如圖甲所示,物體A重52N,物體B重24N,B用水平繩OC系住A與B,A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若用20N的水平力F1拉A,恰能將A拉出,那么當(dāng)繩OC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45°時,如圖乙,要用水平拉力F2將A拉出,則F2的大小至少是多大?
分析:以A物體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情況.根據(jù)平衡條件和摩擦力公式求解動摩擦因數(shù).
將物體A勻速向右拉出過程中,B物體保持靜止?fàn)顟B(tài),受力均平衡.分別分析兩個物體的受力情況,作出力圖,根據(jù)平衡條件列方程求解A受到的支持力和水平力F的大小.
解答:解:解:設(shè)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物體A與B間的摩擦力為
   F1=μGB
物體A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
   F′=μ(GA+GB
將A勻速拉出,拉力大小與兩個摩擦力的合力大小應(yīng)相等,有
F=μGB+μ(GA+GB)=μ(2GB+GA
即20=μ(2×24+52)
解得:μ=0.2
以B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應(yīng)用平衡條件
Tsin45°=f=μN       ①
Tcos45°+N=mBg        ②
聯(lián)立①、②兩式可得:f=4N
則F2═f1+μ(N+mAg)=18.4N
答:F2的大小至少是18.4N.
點評:本題考查應(yīng)用平衡條件處理問題的能力,要注意A對地面的壓力并不等于A的重力.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8?惠州二模)(1)實驗室常用的彈簧秤如圖甲所示,彈簧的一端與連接有掛鉤的拉桿相連,另一端固定在外殼上的O點,外殼上固定一個圓環(huán),整個外殼重為G,彈簧和拉桿的質(zhì)量忽略不計.現(xiàn)將該彈簧秤以如圖(乙)和(丙)的兩種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別用同樣的力F(F>G)豎直向上拉彈簧秤,則穩(wěn)定后彈簧秤的讀數(shù)分別為:乙圖讀數(shù)為
F-G
F-G
,丙圖讀數(shù)為
G
G


(2)實驗室有打點計時器、天平、刻度尺三種器材,現(xiàn)要完成下列學(xué)生實驗:
A、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B、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C、究平拋物體的運動
你認(rèn)為(以下只要填寫字母即可)
B
B
實驗中必須用到打點計時器;
A
A
實驗中必須用到天平;
ABC
ABC
實驗中必須用到刻度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某同學(xué)利用下圖甲的實驗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
(1)該同學(xué)開始實驗時情形如圖甲所示,接通電源釋放紙帶.請指出該同學(xué)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明顯錯誤或不當(dāng)?shù)牡胤剑孩?!--BA-->
 
;②
 

(2)該同學(xué)經(jīng)修改錯誤并正確操作研究從靜止開始下落的物體所受阻力的情況,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A、B、C、D、E均為相鄰的打點),測出A、C間的距離為14.77cm,點C、E間的距離為16.33cm.已知當(dāng)?shù)刂亓铀俣葹?0m/s2,重錘質(zhì)量為m=1.0kg,設(shè)重錘所受阻力大小不變.在從A下落到E的過程中,阻力大小為
 
_N.(已知電源的頻率為50HZ)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1)下列是某同學(xué)在高中物理實驗中的一些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A.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同一次實驗結(jié)點O位置允許變動.
B.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中,安裝斜槽時末端可以不水平.
C.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測得的g值比當(dāng)?shù)氐臉?biāo)準(zhǔn)值偏小,可能原因是懸點未固定緊,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
D.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需要用天平測物體(或重錘)的質(zhì)量.
(2)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及頻閃照相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實驗時先單獨讓A球從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自靜止開始滑下,圖乙是A球從斜槽末端水平拋出后下落過程中的頻閃照片.已知坐標(biāo)紙中每一小方格邊長為10cm,g取10m/s2
I.由頻閃照片求出A球水平拋出時的初速度vA=
 
m/s;
II.再把半徑相同的B球放在水平槽末端,讓A球作從位置C由靜止開始下滑并與B球相碰,碰撞之后A、B球分別從斜槽末端水平拋出,用與上次相同的方法計算出A球與B球碰后從斜槽末端水平拋出時的初速度v'A=1.3m/s;v'B=3.3m/s;測出A球質(zhì)量為50g、B球質(zhì)量為10g,求A球碰撞前的動量大小PA=
 
kg?m/s,A球與B球碰撞后的總動量P′=
 
kg?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