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a)的電路測量規(guī)格為“6V,0.5A”的小型直流電動機M中線圈的電阻(阻值約為幾歐姆).R0為阻值為3.0Ω的定值電阻.

①調(diào)節(jié)R時應控制電動機
不轉(zhuǎn)動
不轉(zhuǎn)動
(轉(zhuǎn)動或不轉(zhuǎn)動)時讀出電流表、電壓表示數(shù).
②若電壓表示數(shù)是2.50V,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b),讀得電流表示數(shù)是
0.50A
0.50A

③使用測得數(shù)據(jù),計算電動機線圈的電阻為
2.0
2.0
Ω.該電動機正常工作時輸出的機械功率為
2.5
2.5
 W.(計算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④由于
電壓表內(nèi)阻
電壓表內(nèi)阻
(電流表或電壓表內(nèi)阻)的影響,測得的電阻比實際值偏
(大或。
分析:當電動機不轉(zhuǎn)動時,電動機電路為純電阻電路,才可用歐姆定律求解電阻.由功率關系求出電動機正常工作時輸出的機械功率.實際電壓表會分流,使得電流表測量的電流產(chǎn)生誤差.
解答:解:①控制電動機不轉(zhuǎn)動時,線圈的電阻為純電阻,才有電阻R=
U
I

          ②量程是0.6A,電流的最小分度為0.02A,讀數(shù)為0.50A.
    、垭妱訖C線圈電阻R=
U
I
=2Ω
           電動機正常工作時輸出的機械功率P=UI-I2R=(6×0.5-0.52×2)W=2.5W
          ④由于電壓表的分流,電流表測量的是電動機與電壓表并聯(lián)的總電流,由R=
U
I
算出的是電動機與電壓表并聯(lián)的電阻,測量值比電動機電阻的真實值。
故答案是:①不轉(zhuǎn)動
               ②0.50A
               ③2.0Ω,2.5W.
               ④電壓表內(nèi)阻,。
點評:對于電動機電路,當電動機不轉(zhuǎn)動時,其電路為純電阻電路,歐姆定律U=IR適用;當電動機正常工作時,U>IR,歐姆定律U=IR不成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1)將一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固定在桌面上,在長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點計時器;
(2)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連在小車后端,用細線跨過定滑輪連接小車和鉤碼;
(3)把小車拉到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接通電源,從靜止開始釋放小車,得到一條紙帶;
(4)關閉電源,通過分析小車位移與速度的變化關系來研究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點O為紙帶上的起始點,A、B、C是紙帶的三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均有4個點未畫出,用刻度尺測得A、B、C到O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所用交變電源的頻率為50Hz,問:
(1)打B點時刻,小車的瞬時速度vB=
0.40
0.40
m/s.(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本實驗中,若鉤碼下落高度為h1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W0,則當鉤碼下落h2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為
h2
h1
w0
h2
h1
w0
.(用h1、h2、w0表示)
(3)實驗中,該小組同學畫出小車位移x與速度v的關系圖象如圖3所示.根據(jù)該圖形狀,某同學對W與v的關系作出的猜想,
肯定不正確的是
AC
AC
(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W∝v        B.W∝v2
C.W∝
1
v
       D.W∝v3
(4)在本實驗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減小實驗誤差的是
ABC
ABC
(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把長木板右端適當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B.實驗中控制鉤碼的質(zhì)量,使其遠小于小車的總質(zhì)量
C.調(diào)節(jié)滑輪高度,使拉小車的細線和長木板平行
D.先讓小車運動再接通打點計時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物體加速度與合力、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時,先接通電源再松開小車,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小車的質(zhì)量為200g.
(1)實驗前,應將木板的一端墊起以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的目的是
為了平衡摩擦力
為了平衡摩擦力


(2)同學甲選取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如圖2)做分析,并選取了其中一段AC,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測量AB、BC間距離分別為x1、x2.則B點的瞬時速度vB=
x1+x2
4T
x1+x2
4T
,小車的加速度為
x2-x1
(2T)2
x2-x1
(2T)2
.(用已知量表示)
(3)甲、乙兩個同學在同一組做實驗,甲同學認為往砝碼盤加10g砝碼比較合適,而乙同學認為加100g比較合適.你認為他們兩人做法哪一個更好?設小車質(zhì)量為M,砝碼及砝碼盤質(zhì)量為m,請定量分析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①將一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固定在桌面上,
在長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點計時器;
②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連在小車后端,
用細線跨過定滑輪連接小車和鉤碼;
③把小車拉到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接通電源,從靜止開始釋放小車,得到一條紙帶;
④關閉電源,通過分析小車位移與速度的變化關系來研究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如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點O為紙帶上的起始點,A、B、C是紙帶上的三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均有4個點未畫出,用刻度尺測得A、B、C到O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所用交變電源的頻率為50Hz,問:
(1)打B點時刻,小車的瞬時速度vB=
0.40
0.40
m/s.(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本實驗中,若鉤碼下落高度為h1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為W1,則當鉤碼下落h2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為
h2
h1
W0
h2
h1
W0
.(用h1、h2、W1表示)

(3)實驗中,該小組同學畫出小車位移x與速率v的關系圖象如圖3所示.根據(jù)該圖線形狀,某同學對W與v的關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
AC
AC

A.W∝v    B.W∝v2     C.W∝
1
v
      D.W∝v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恒力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系”實驗中,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和實驗器材.
(1)為了用細線的拉力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實驗中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改變木板的傾角,用重力的下滑分量來平衡摩擦力
改變木板的傾角,用重力的下滑分量來平衡摩擦力
;為了能夠用砂桶和砂所受的重力代替拉力,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M>>m
M>>m

(2)如圖為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現(xiàn)選取紙帶中的A、B兩點對應的過程來探究恒力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系.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重力加速度為g.若砂與砂桶的總質(zhì)量為m1,小車的質(zhì)量為m2.則此過程恒力做的功W=,
mgs
mgs
,動能的改變量△EK=
1
2
M(
s2
2T
)
2
-
1
2
M(
s1
2T
)
2
1
2
M(
s2
2T
)
2
-
1
2
M(
s1
2T
)
2
(用題中或圖中的物理量符合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椒江區(qū)模擬)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
(1)實驗中木板略微傾斜,這樣做
CD
CD
;
A.是為了使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勻加速下滑
B.是為了增大小車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對小車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車做勻速運動
(2)實驗中,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某同學打出的一段紙帶如圖所示,則小車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為
4.0
4.0
m/s.(計算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3)實驗中,某同學分別用1根、2根、…、5根相同橡皮筋進行實驗,測得小車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分別為0.52m/s、0.78m/s、0.96m/s、1.08m/s、1.22m/s.請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中畫出W-v的圖線.
(4)根據(jù)圖線可知,對W與v的關系的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
B
B

A.W∝
v
    B.W∝
1
v
      C.W∝v2      D.W∝v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