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865年麥克斯韋提出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形態(tài) | |
B. | 1801年托馬斯•楊在實驗室成功觀察到了光的衍射 | |
C. | 1818年泊松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了圓板衍射的“泊松亮斑” | |
D. | 1905年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光速不變原理 |
分析 根據(jù)物理學(xué)史和常識解答,記住著名物理學(xué)家的主要貢獻即可.
解答 解:A、1865年麥克斯韋提出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形態(tài),故A正確;
B、1801年托馬斯•楊在實驗室成功觀察到了光的干涉,故B錯誤;
C、法國科學(xué)家泊松通過實驗觀察到光的圓板衍射-泊松亮斑,故C正確;
D、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是以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這兩條基本假設(shè)為前提的,故D錯誤;
故選:AC.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學(xué)史,是常識性問題,對于物理學(xué)上重大發(fā)現(xiàn)、發(fā)明、著名理論要加強記憶,這也是考試內(nèi)容之一.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m3c2 | B. | (m1+m2)c2 | C. | (m3-m2-m1)c2 | D. | (m1+m2-m3)c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玻璃球體對a光的折射率小于對b光的折射率 | |
B. | 用同一裝置分別進行雙縫干涉實驗時,b光的條紋間距大些 | |
C. | 經(jīng)過同一單縫時,b光衍射現(xiàn)象更明顯 | |
D. | 逐漸增大入射角θ,b光比a光先發(fā)生全反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線速度vb=vc<va | |
B. | 周期Tb=Tc>Ta | |
C. | b與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 |
D. | b加速則可追上前面的c與之對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