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精英家教網如圖所示,讓擺球從圖中的C位置由靜止開始擺下,擺到最低點D處,擺線剛好被拉斷,小球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由D點向右做勻減速運動,到達小孔A進入半徑R=0.3m的豎直放置的光滑圓弧軌道,當擺球進入圓軌道立即關閉A孔.已知擺線長L=2m,
12
mv2+mgh
,小球質量為m=0.5kg,D點與小孔A的水平距離s=2m,g取10m/s2.試求:
(1)求擺線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多大?
(2)要使擺球能進入圓軌道并且不脫離軌道,求粗糙水平面摩擦因數μ的范圍.
分析:(1)擺球擺到D點時,擺線的拉力最大,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求出擺球擺到D點時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擺線的最大拉力.
(2)要使擺球能進入圓軌道,并且不脫離軌道,有兩種情況:一種在圓心以下做等幅擺動;另一種能通過圓軌道做完整的圓周運動.
小球要剛好運動到A點,對小球從D到A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求出動摩擦因數μ的最大值;
若小球進入A孔的速度較小,并且不脫離軌道,那么將會在圓心以下做等幅擺動,不脫離軌道,其臨界情況為到達圓心等高處速度為零,根據機械能守恒和動能定理求出動摩擦因數.
要使擺球能進入圓軌道,恰好到達軌道的最高點,就剛好不脫離軌道,在最高點時,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此時小球的速度,對從D到軌道最高點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求解動摩擦因數的最小值,即可得到μ的范圍.
解答:解:(1)當擺球由C到D運動,機械能守恒,則得:mg(L-Lcosθ)=
1
2
m
v
2
D

在D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m-mg=
m
v
2
D
L

聯立可得:擺線的最大拉力為 Fm=2mg=10N 
(2)小球不脫圓軌道分兩種情況:
①要保證小球能達到A孔,設小球到達A孔的速度恰好為零,
對小球從D到A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可得:-μ1mgs=0-
1
2
m
v
2
D

解得:μ1=0.5 
若進入A孔的速度較小,那么將會在圓心以下做等幅擺動,不脫離軌道.其臨界情況為到達圓心等高處速度為零,由機械能守恒可得:
1
2
m
v
2
A
=mgR
由動能定理可得:-μ2mgs=
1
2
m
v
2
A
-
1
2
m
v
2
D

解得:μ2=0.35
②若小球能過圓軌道的最高點則不會脫離軌道,在圓周的最高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g=m
v2
R

由動能定理可得:-μ3mgs-2mgR=
1
2
mv2-
1
2
mvD2

解得:μ3=0.125 
綜上,所以摩擦因數μ的范圍為:0.35≤μ≤0.5或者μ≤0.125 
答:(1)擺線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0N;
(2)粗糙水平面摩擦因數μ的范圍為:0.35≤μ≤0.5或者μ≤0.125.
點評:本題關鍵是不能漏解,要知道擺球能進入圓軌道不脫離軌道,有兩種情況,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機械能守恒和動能定理結合進行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松山區(qū)三模)如圖所示,讓擺球從圖中的 C位置由靜止開始擺下,擺到最低點D處,擺線剛好被拉斷,小球在粗糙的 水平面上由D點向右做勻減速運動,到達小A孔進入半徑R=0.3m的 豎直放置的 光滑圓弧軌道,當擺球進入圓軌道立即關閉A孔.已知擺線長L=2m,θ=60°,小球質量為m=0.5kg,D點與小孔A的 水平距離s=2m,g取10m/s2.試求:
(1)求擺線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多大?
(2)要使擺球能進入圓軌道并且不脫離軌道,求粗糙水平面摩擦因數μ的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讓擺球從圖中C點由靜止開始運動,正好擺到懸點正下方D處時,線被拉斷,緊接著,擺球恰好能沿豎直放置的光滑半圓形軌道內側做圓周運動,已知擺球質量m=0.5kg,擺線長l=2.0m,軌道半徑R=2.0m,不計空氣阻力 (g=10m/s2).
(1)求擺球剛開始擺動時,擺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
(2)如僅在半圓形軌道內側E點下方
14
圓弧有摩擦,擺球到達最低點A時的速度為6m/s,求摩擦力對擺球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讓擺球從圖中的A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擺,正好擺到最低點B位置時線被拉斷.設擺線長l=1.6m,擺球質量為0.5kg,擺線的最大拉力為10N,懸點到地面的豎直高度為H=4.0m,不計空氣阻力,g=10m/s2.求:
(1)擺球落地時的速度;
(2)落地點D到C點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湖北省洪湖市高一五校期中聯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讓擺球從圖中的A位置開始下擺,正好擺到最低點B位置時線被拉斷.設擺線長l,懸點到地面的豎直高度為3l,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mg,不計空氣阻力,求:

(1)擺球落地時的速度.

(2)落地點DC點的距離(g=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