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14.0W | B. | 電源輸出的電功率為20.0W | ||
C. | 電動機產(chǎn)生的熱功率4.0W | D. | 電動機兩端的電壓為5.0V |
分析 在計算電功率的公式中,總功率用P=IU來計算,發(fā)熱的功率用P=I2R來計算,如果是計算純電阻的功率,這兩個公式的計算結(jié)果是一樣的,但對于電動機等非純電阻,第一個計算的是總功率,第二個只是計算發(fā)熱的功率,這兩個的計算結(jié)果是不一樣的.
解答 解:D、電路中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2.0A,所以電動機的電壓為:U=E-U內(nèi)-UR0=12-Ir-IR0=12-2×1-2×1.5=7V,故D錯誤;
AC、電動機的總功率為:P總=UI=7×2=14W,電動機的發(fā)熱功率為:P熱=I2R=22×0.5=2W,所以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P機=14 W-2W=12W,故A錯誤,C錯誤;
B、電源的輸出的功率為:P輸出=EI-I2R=12×2-22×1=20W,故B正確;
故選:B
點評 對于電功率的計算,一定要分析清楚是不是純電阻電路,對于非純電阻電路,總功率和發(fā)熱功率的計算公式是不一樣的.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frac{F}{{I}_{2}{L}_{1}}$ | B. | B=$\frac{F}{{I}_{2}{L}_{2}}$ | C. | B=$\frac{F}{{I}_{1}{L}_{2}}$ | D. | B=$\frac{F}{{I}_{1}{L}_{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1=Gsinα | B. | F1=Gtanα | C. | F2=Gcos α | D. | F2=Gsin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6}{5}$mg | B. | $\frac{11}{5}$mg | C. | $\frac{9}{5}$mg | D. | 2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進站時所需時間為18s | B. | 前2s的位移為24m | ||
C. | 6s時的位移為25m | D. | 進站過程的平均速度5.0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球A可能受到2個力的作用 | B. | 小球A一定受到3個力的作用 | ||
C. | 小球B可能受到3個力的作用 | D. | 繩子對A 的拉力大于對B的拉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平拋初速度越大,小球在空中飛行時間越長 | |
B. | 無論平拋初速度多大,小球落地時的末動能都相等 | |
C. | 平拋初速度越大,小球落地時的末速度與水平地面的夾角越大 | |
D. | 無論平拋初速度多大,小球落地時重力的瞬時功率都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yīng)將測力計水平放置,然后檢查并矯正零點 | |
B. | 用彈簧測力計拉細繩套時,拉力應(yīng)沿彈簧的軸線,且與水平木板平行 | |
C. | 兩細繩套必須等長 | |
D. | 用彈簧測力計拉細繩套時,拉力應(yīng)適當(dāng)大些,但不能超過量程 | |
E. | 同一次實驗兩次拉細繩套只要使橡皮條伸長相同長度即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整個過程中賽車手的位移是9km | |
B. | 在整個過程中賽車手的路程是9km | |
C. | 在整個過程中賽車手的平均速度是180km/h | |
D. | 經(jīng)過路標時的瞬時速率是108km/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