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a)為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步驟如下:
①長木板適當傾斜,以平衡小車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②用天平測量小車B和遮光片的總質(zhì)量M、重物A的質(zhì)量仇;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片的寬度d;用米尺測小車B與光電門之間的距離s(s小于重物離地高度h);
③調(diào)整輕滑輪,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
④讓小車由靜止釋放,用數(shù)字毫秒計測出遮光片經(jīng)過光電門所用的時間△t,求出小車速度v;
⑤改變小車B與光電門之間的距離s,重復步驟④。
回答下列問題:
(1)小車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速度大小用d和△t表示,v= ,測量d時,某次游標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為1mm)的示數(shù)如圖(b)所示,其讀數(shù)為 cm;
(2)對于重物和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下列關(guān)于探究結(jié)論的說法最恰當?shù)膽獮?/p>
A.重物重力做的功等于小車增加的動能
B.重物重力做的功等于重物和小車增加的動能
C.重物重力做的功和小車重力做的功的代數(shù)和等于重物和小車增加的動能
D.重物重力做的功和摩擦力對小車做的功的代數(shù)和等于重物和小車增加的動能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山東省東營市高三第二次模擬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有一小行星帶,假設該帶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陽的引力,并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小行星帶內(nèi)的行星都具有相同的角速度
B.小行星帶內(nèi)側(cè)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外側(cè)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
C.各小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周期均大于一年
D.要從地球發(fā)射衛(wèi)星探測小行星帶,發(fā)射速度應大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安徽省高三第八次聯(lián)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圓心為原點、半徑為的圓將平面分為兩個區(qū)域,即圓內(nèi)區(qū)域Ⅰ和圓外區(qū)域Ⅱ。區(qū)域Ⅰ內(nèi)有方向垂直于平面的勻強磁場。平行于x軸的熒光屏垂直于平面,放置在直線的位置。一束質(zhì)量為、電荷量為q、速度為的帶正電粒子從坐標為(,0)的A點沿x軸正方向射入?yún)^(qū)域Ⅰ,粒子全部垂直打在熒光屏上坐標為(0,-2R)的點。若區(qū)域Ⅱ中加上平行于x軸的勻強電場,從A點沿x軸正方向以速度2射入?yún)^(qū)域Ⅰ的粒子垂直打在熒光屏上的N點。不考慮重力作用,求:
(1)在區(qū)域Ⅰ中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和方向。
(2)在區(qū)域Ⅱ中電場的場強為多大?MN兩點間距離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安徽省宣城市高考二調(diào)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寬度為L的區(qū)域內(nèi),有一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現(xiàn)有一個邊長為a (a<L)的正方形閉合線圈以垂直于磁場邊界的初速度v0向右滑動,穿過磁場后速度減為v,那么當線圈完全處于磁場中時,其速度大。ā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以上均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傾角=30°。的光滑斜面MN底端固定一輕彈簧,輕彈簧的上端與滑塊A固定連接,彈簧勁度系數(shù)k-100N/m,A靜止且與距斜面頂端N點相距x=0.10m。另一小滑塊B在N點以初速度沿斜面向下運動,A、B碰撞后具有相同速度但不粘連。B與A分離后,B恰水平進入停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小車最左端,小車右端與墻壁足夠遠,小車上表面與半圓軌道最低點P的切線相平,小車與墻壁碰撞時即被粘在墻壁上。已知水平地面和半圓軌道面均光滑,滑塊A、B可視為質(zhì)點且質(zhì)量均為m=2kg,被A壓縮時彈簧存儲的彈性勢能Ep=0.5J,小車質(zhì)量M=lkg、長L=l.0m,滑塊B與小車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0.2,g取l0m/s2。求:
(I)滑塊B與A碰撞結(jié)束瞬間的速度;
(2)小車與墻壁碰撞前瞬間的速度;
(3)為使滑塊B能沿圓軌道運動而不脫離圓軌道,對軌道半徑R有何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發(fā)射。與“嫦娥一號”的探月軌道不同,“嫦娥三號”衛(wèi)星不采取多次變軌的方式,而是直接飛往月球,然后再進行近月制動和實施變軌控制,進入近月橢圓軌道,F(xiàn)假定地球、月球都靜止不動,用火箭從地球沿地月連線向月球發(fā)射一探測器,探測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脫離火箭。已知地球中心與月球中心之間的距離約為r =3.8×l05km,月球半徑R=l.7×l03 km,地球的質(zhì)量約為月球質(zhì)量的81倍。在探測器飛往月球的過程中
A.探測器到達月球表面時動能最小
B.探測器距月球中心距離為3.8×l04 km時動能最小
C.探測器距月球中心距離為3.42×l05km時動能最小
D.探測器距月球中心距離為1.9×l05 km時動能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天津市高三5月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在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下的恒定推力F作用下沿粗糙的水平面運動,1s后撤掉推力F,其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sin37°=0.6,cos37°=0.8,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0~2s內(nèi),合外力一直做正功
B.推力F等于24N
C.在0~3s內(nèi),物體克服摩擦力做功120J
D.在0~2s內(nèi),合外力平均功率為6.2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天津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兩個相互垂直的力F1、F2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使物體發(fā)生一段位移,已知F1做功為4J,F(xiàn)2做功為3J,則他們的合力做功為( )
A.5J B.7J
C.1J D.3.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四川省雅安市第三次診斷性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變化的電場可能產(chǎn)生變化的磁場
B. 紅外線能殺死多種細菌,常用于醫(yī)院和食品消毒
C. 光在真空中運動的速度在任何慣性系中測得的數(shù)值都是相同的
D. 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第一次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并測定了電磁波的波長和頻率,證實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