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87%
2.一物體自由下落1m和4m時的動能之比是1:4,動量之比是1:2.

分析 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jù)2gh=v2求解速度,根據(jù)Ek=12mv2求解動能;根據(jù)P=mv求解動量即可.

解答 解: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由公式:2gh=v2得:
v=2gh
所以:v1v2=2gh12gh2=h1h2=14=12
根據(jù)動能的定義式:Ek=12mv2
所以:Ek1Ek2=v21v22=14
根據(jù)動量的定義式:P=mv,所以:
P1P2=v1v2=12
故答案為:1:4,1:2

點評 本題關鍵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求解速度,然后根據(jù)動能定義式求解動能之比,根據(jù)動量的定義式求解動量之比即可.基礎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P1、P2為相距遙遠的兩顆行星,半徑相同,圖中縱坐標表示行星對周圍空間各處物體的引力產(chǎn)生的加速度a,橫坐標表示物體到行星中心的距離r的平方,兩條曲線分別表示P1、P2周圍物體的a與r2的反比關系,兩曲線左端點的橫坐標相同.則(  )
A.行星P1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P2的小B.行星P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2的小
C.行星P1的自轉周期比P2的大D.行星P1的密度比P2的要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同學測定一根金屬絲的電阻率.
(1)先用多用電表粗測其電阻.將選擇開關調到歐姆擋“×10”檔位并調零,測量時發(fā)現(xiàn)指針向右偏轉角度太大,這時他應該:
a.將選擇開關換成歐姆擋的×1檔位(選填“×100”或“×1”)
b.將紅、黑表筆短接,調節(jié)歐姆調零旋鈕,使歐姆表指針指在表盤右端零刻度處.再次測量電阻絲的阻值,其表盤及指針所指位置如圖所示,則此段電阻絲的電阻為12Ω.
(2)現(xiàn)要進一步精確測量其阻值,實驗室提供了以下器材:4V的直流電源;3V量程的直流電壓表;電鍵;導線等.還有電流表與滑動變阻器各兩個以供選用:
A.電流表A1(量程0.3A,內(nèi)阻約1Ω)
B.電流表A2(量程0.6A,內(nèi)阻約0.3Ω)
C.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為10Ω)
D.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為50Ω)
為了盡可能提高測量準確度且要求電壓調節(jié)范圍盡量大.電流表應選A,滑動變阻器應選C(填器材前面的選項字母).
(3)請根據(jù)實驗原理,試在答題紙的對應方框內(nèi)畫出相應的實驗原理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如圖所示,傳送帶與水平面夾角為37°,白色皮帶以12m/s的恒定速度沿順時針方向轉動.今在傳送帶上端A處無初速度 地輕放上一個質量為1kg的小煤塊(可視為質點),它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75,已知傳送帶A 到B的長度為12m.取sin37°=0.6,cos37°=0.8,g=10m/s2.則在小煤塊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 �。�
A.小煤塊從A運動到B的時間為1.5s
B.小煤塊在白色皮帶上留下黑色印記的長度為6m
C.煤塊對皮帶做的總功為36J
D.煤塊和皮帶之間因摩擦而產(chǎn)生的內(nèi)能為36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在“測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中,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直徑時的刻度位置如圖所示,用米尺測量金屬絲的長度l=0.810m.金屬絲的電阻大約為4Ω,先用伏安法測出金屬絲的電阻,然后根據(jù)電阻定律計算出該金屬材料的電阻率.
(1)從圖1中讀出金屬絲的直徑為0.520mm.
(2)在用伏安法測定金屬絲的電阻時,除被測電阻絲外,還有如下供選擇的實驗器材:
A.直流電源:電動勢約4.5V,內(nèi)阻很�。�
B.電流表A1:量程0~0.6A,內(nèi)阻0.125Ω;
C.電流表A2:量程0~3.0A,內(nèi)阻0.025Ω;
D.電壓表V:量程0~3V,內(nèi)阻3kΩ;
E.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10Ω;
F.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50Ω; 
G.開關、導線等.
在可供選擇的器材中,應該選用的電流表是A1,應該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是R1
(3)根據(jù)所選的器材,在如圖2所示的方框中畫出實驗電路圖.
(4)若根據(jù)伏安法測出電阻絲的電阻為Rx=4.1Ω,則這種金屬材料的電阻率為1.1×10-6Ω•m.(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用來測算纏繞螺線管的金屬絲長度.已知纏繞螺線管的金屬絲電阻較小,經(jīng)查閱資料得知該金屬絲的電阻率為ρ.

(1)實驗中用螺旋測微器測得金屬絲的直徑,如圖甲所示,可知金屬絲的直徑為d=1.773mm.
(2)然后利用多用電表測纏繞螺線管的金屬絲的電阻,將選擇開關旋轉到“Ω”擋的“×10”位置時,多用表指針指示位置如圖乙所示,可知金屬絲的電阻為R=50Ω.
(3)若測得的金屬絲直徑用d表示,電阻用R表示,則由已知量和測得量的符號表示金屬絲的長度L=\frac{7plv79z^{2}πR}{4ρ}
(4)歐姆表調零后,用“×10”檔測量另一個阻值未知的電阻,發(fā)現(xiàn)指針偏轉角度很小,則下列說法和做法中正確的是BD
A.這個電阻的阻值很小
B.這個電阻的阻值很大
C.為測得更準確些,應當換用“×1”檔,并且重新調零后進行測量
D.為測得更準確些,應當換用“×100”檔,并且重新調零后進行測量
(5)若某歐姆表表頭的滿偏電流為5mA,內(nèi)裝一節(jié)干電池,電動勢為1.5V,待測電阻接入紅、黑兩表筆之間時,指針指在刻度盤的中央,則待測電阻的阻值為30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平拋運動規(guī)律,用小錘打擊彈性金屬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拋出,同時b球自由下落.不計一切阻力,在兩球下落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任意時刻a、b兩球都處在同一高度B.任意時刻a、b兩球速度都相同
C.b球的加速度始終大于a球D.b球的下落時間小于a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關于相互作用和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物體的速度越大,則慣性越大
D.同一物體在加速運動時和靜止時慣性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在做“測電池組的電動勢E(約3V)和內(nèi)電阻r”的實驗時,其中部分實驗器材參數(shù)如下:電壓表(量程3V ),電流表(量程0.6A ),定值電阻R0 (阻值為3Ω ),滑動變阻器R(阻值約30Ω).

(1)某同學設計的電路圖如圖甲所示.請你按圖甲電路圖在圖乙上用線條代表導線完成事務連接.
(2)在電路連接正確的情況下,該同學閉合開關時發(fā)現(xiàn)電壓表有示數(shù),電流表沒有示數(shù),反復檢查后發(fā)現(xiàn)電路連接完好,估計是某一元件短路,因此他拿來多用電表檢查故障.其操作過程如下:
①斷開電源開關S.
②將多用表選擇開關置于×1Ω檔,調零后,紅黑表筆分別接R兩端,讀數(shù)為30Ω.
③將多用表選擇開關置于×100Ω檔,調零后,將紅黑表筆分別接電壓表兩端,發(fā)現(xiàn)指針讀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所測阻值為3000Ω,然后又將兩表筆接電流表兩端,發(fā)現(xiàn)指針位置幾乎不變.
由以上操作可知判斷發(fā)生斷路故障的元件是電流表(填元件名稱).
(3)在更換規(guī)格相同的元件后,他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測出了6組對應的數(shù)據(jù)并在圖象上描點如圖丁所示,請繼續(xù)完成圖象,根據(jù)所作圖象可得該電池組的電動勢E=3.00V.內(nèi)阻r=0.57Ω.(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