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小強把質(zhì)量為0.5kg的石塊從10m高處以30°角斜向上方拋出,初速度是v0=5m/s.小強通過定量計算得出了石塊落地時的速度大小,請你幫他探究這個落地速度與下列哪些量有關(不考慮阻力)(  )
(1)石塊的質(zhì)量
(2)石塊初速度的大小
(3)石塊初速度的仰角
(4)石塊拋出時的高度.
A.(2)(4)B.(1)(4)C.(1)(2)(4)D.(2)(3)(4)
從拋出到落地,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
1
2
m
v20
+mgh=
1
2
mv2

求出石塊落地速度:v=
v20
+2gh

從公式中可看出,物體落地時的速度與物體拋出時的初速度以及石塊的高度有關,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初速度的仰角無關.故選項A正確.
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置于水平地面上的一門大炮,斜向上發(fā)射一枚炮彈.假設空氣阻力可以忽略,炮彈可以視為質(zhì)點,則(  )
A.炮彈在上升階段,重力勢能一直增大
B.炮彈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動能一直增大
C.炮彈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
D.炮彈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所示為某電視臺舉行的闖關比賽中的“飛渡橫流”關卡,固定點O系一輕繩,輕繩的另一端吊著一質(zhì)量M=40kg的柔軟“抱團”Q.現(xiàn)在,一質(zhì)量為m=60kg參賽者從平臺CD上向池塘奔跑,最后沿水平方向以vo=10m/s的速度飛出抱住原來靜止在CD邊緣的“抱團”Q,并隨Q-起向前擺動,最后,該參賽者恰好能夠到達平臺EF上,若“抱團”Q和參賽者均可視為質(zhì)點,試求:
①當參賽者抱住“抱團”Q后,參賽者的速度;
②求比賽前平臺EF和“抱團”Q的高度差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為兒童娛樂的滑梯示意圖,其中AB為長S1=3m的斜面滑槽,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7°,BC為水平滑槽,AB與BC連接外通過一段短圓弧相連,BC右端與半徑R=0.2m的
1
4
圓弧CD相切,ED為地面.兒童在娛樂時從A處由靜止下滑經(jīng)過BC段滑落到地面,設該兒童與斜面滑槽及與水平滑槽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都為μ=0.5,求:
(1)該兒童滑到斜面底端B點時速度為多大?
(2)為了使該兒童滑下后不會從C處平拋出去,水平滑槽BC長度S2應大于多少?(sin37°=0.6,cos37°=0.8,取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均勻的細鏈條長為L,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一端,使
L
2
長部分垂在桌面下,(桌面高度大于鏈條長度,取桌面為零勢能面),則鏈條的重力勢能為(  )
A.0B.-
1
2
mgL
C.-
1
4
mgL
D.-
1
8
m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如圖,滑塊以速率v1沿斜面由底端向上滑行,至某一位置后返回,回到出發(fā)點時的速率變?yōu)関2,且v2<v1,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全過程中重力做功為零
B.在上滑和下滑兩過程中,機械能減少量相等
C.在上滑和下滑兩過程中,滑塊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在上滑和下滑兩過程中,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如圖D、E、F、G為地面上水平間距相等的四點,三個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A、B、C分別在E、F、G的正上方不同高度處,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向左拋出,最后均落到D點.若不計空氣阻力,則可判斷A、B、C三個小球( 。
A.初始離地面的高度之比為1:2:3
B.落地時重力的瞬時功率之比為1:2:3
C.落地時三個小球的速度大小之比為1:2:3
D.從拋出到落地過程中,動能的變化量之比為1: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空中某點,將三個相同小球同時以相同的初速度v水平拋出、豎直上拋、豎直下拋,則從拋出到落地,設地面為零勢面,忽略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豎直向上拋的小球在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的變化量最大
B.三個小球落地的速度相同
C.落地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相同,方向都是豎直向下
D.豎直下拋的小球,其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以地面為參考平面,從地面豎直上拋兩個質(zhì)量不等的物體(不計空氣阻力),它們的初動能相等.當它們上升到同一高度時,具有相等的( 。
A.重力勢能B.動能C.機械能D.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