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甲中標出數(shù)字的9個質點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線上,相鄰兩質點間的距離勻為a,振動由質點1向右傳播,質點1開始振動時速度方向豎直向上,經(jīng)過時間t,前9個質點第一次形成如圖乙所示的波形,則該波的周期是    ,波速是   
【答案】分析:簡諧波向右傳播,質點1的起始速度方向豎直向上,介質中各質點的起振方向都豎直向上,而圖中質點9振動方向向下,說明波并不是剛傳到質點9,根據(jù)前9個質點第一次形成如圖(乙)所示的波形,得到周期與時間的關系,求出周期,由圖讀出波長,求出波速.
解答:解:由波動圖象讀出波長為λ=8a.由題,波向右傳播,質點1的起始速度方向豎直向上,介質中各質點的起振方向都向上,而圖中質點9振動方向向下,說明波并不是剛傳到質點9,已經(jīng)振動了半個周期,則有T=t,得到T=t.
則波速為v==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認為時間t=T,得到T=t,是由于對機械波特點:介質中各質點起振方向與波源起振方向相同掌握不牢造成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圖甲中標出數(shù)字的9個質點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線上,相鄰兩質點間的距離勻為a,振動由質點1向右傳播,質點1開始振動時速度方向豎直向上,經(jīng)過時間t,前9個質點第一次形成如圖乙所示的波形,則該波的周期是
 
,波速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某學校的學生為了測定物塊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想出了很多方法.
①其中甲同學采用了如圖4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他使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始運動,當重物落地后,物塊再運動一段距離停在桌面上.實驗中甲同學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物塊的運動,圖5為他截取的一段紙帶,記錄了物塊做勻減速運動過程的信息,1、2、3、4、5是他選取的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Hz.
根據(jù)紙帶可求出物塊做減速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
 
m/s2(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若當?shù)氐闹亓铀俣却笮?.8m/s2,則物塊與桌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
 
(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該測量結果比動摩擦因數(shù)的真實值
 
(填“偏大”或“偏小”).
②乙同學采用了如圖6所示的另一套裝置進行實驗,使物塊A位于水平桌面的O點時,重物B剛好接觸地面.將A拉到P點,待B穩(wěn)定后由靜止釋放,A最終滑到Q點.分別測量OP、OQ的長度h和s.改變h,重復以上的操作,分別測出以下幾組實驗數(shù)據(jù).
1 2 3 4 5 6
h/cm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s/cm 9.5 12.5 28.5 39.0 48.0 56.5
精英家教網(wǎng)
乙同學在圖7中已標出第1、2、3、5、6組數(shù)據(jù)對應的坐標點,請你在圖中標出第4組數(shù)據(jù)對應的坐標點,并畫出s-h關系圖線.
實驗中測得A、B的質量之比mA:mB=4:5,則根據(jù)s-h圖線計算出物塊A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嘉定區(qū)二模 題型:填空題

圖甲中標出數(shù)字的9個質點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線上,相鄰兩質點間的距離勻為a,振動由質點1向右傳播,質點1開始振動時速度方向豎直向上,經(jīng)過時間t,前9個質點第一次形成如圖乙所示的波形,則該波的周期是______,波速是______.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某學校的學生為了測定物塊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想出了很多方法。

①其中甲同學采用了如圖4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他使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始運動,當重物落地后,物塊再運動一段距離停在桌面上。實驗中甲同學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物塊的運動,圖5為他截取的一段紙帶,記錄了物塊做勻減速運動過程的信息,1、2、3、4、5是他選取的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Hz。

根據(jù)紙帶可求出物塊做減速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_____m/s2(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若當?shù)氐闹亓铀俣却笮?.8m/s2,則物塊與桌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該測量結果比動摩擦因數(shù)的真實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圖 5

②乙同學采用了如圖6所示的另一套裝置進行實驗,使物塊A位于水平桌面的O點時,重物B剛好接觸地面。將A拉到P點,待B穩(wěn)定后由靜止釋放,A最終滑到Q點。分別測量OP、OQ的長度hs。改變h,重復以上的操作,分別測出以下幾組實驗數(shù)據(jù)。

1

2

3

4

5

6

h/cm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s/cm

9.5

12.5

28.5

39.0

48.0

56.5

          

乙同學在圖7中已標出第1、2、3、5、6組數(shù)據(jù)對應的坐標點,請你在圖中標出第4組數(shù)據(jù)對應的坐標點,并畫出s-h關系圖線。

實驗中測得A、B的質量之比mA:mB=4:5,則根據(jù)s-h圖線計算出物塊A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