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四只電阻并聯(lián)起來使用時,通過各個電阻的電流分別是I1、I2、I3、I4,則其大小順序為
[     ]
A. I2>I4>I3>I1
B. I4>I3>I2>I1
C. I1=I2=I3=I4
D. I1>I2>I3>I4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新進了一批未知電阻的電磁螺線管,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shè)計了一個試驗來測算螺線管的電阻.他們選擇了多用電表、電流表(內(nèi)阻約為0.5Ω)、電壓表(內(nèi)阻約為10KΩ)、開關(guān)、滑動變阻器、導線和學生電源等.
(1)他們首先使用多用電表粗測金屬絲的電阻,操作過程分以下三個步驟:
①將紅表筆插入多用電表的
插孔(正、負)、黑表筆插入多用電表的另一插孔;選擇電阻檔“×1”;
將紅、黑表筆短接,進行歐姆調(diào)零
將紅、黑表筆短接,進行歐姆調(diào)零

③把紅、黑表筆分別與螺線管金屬絲的兩端相接,多用表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示數(shù)為
10
10
Ω
(2)根據(jù)多用電表示數(shù),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在實驗中只需測得常溫狀態(tài)下的電阻,以及考慮到環(huán)保,應從下圖中的A、B、C、D四個電路中選擇
A
A
電路來測量金屬絲電阻:
(3)根據(jù)你所選的電路圖,請分析誤差來源,并提出減小誤差的方法:(只需指出一個誤差來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案)
誤差來源于電壓表的分流,為減小誤差要用內(nèi)阻大的電壓表
誤差來源于電壓表的分流,為減小誤差要用內(nèi)阻大的電壓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通州區(qū)二模)(1)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打點計時器工作頻率為50Hz.
①實驗中木板略微傾斜,這樣做
CD
CD

A.是為了使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勻加速下滑
B.是為了增大小車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對小車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車做勻速運動
②實驗中先后用同樣的橡皮筋1條、2條、3條…,并起來掛在小車的前端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把小車拉到同一位置再釋放小車.把第1次只掛1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1,第二次掛2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為2W1,…;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后而使小車獲得的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測出.根據(jù)第四次的紙帶(如圖所示)求得小車獲得的速度為
2
2
 m/s.

③若根據(jù)多次測量數(shù)據(jù)畫出的W-v草圖如圖所示,根據(jù)圖線形狀,可知對W與v的關(guān)系做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
AB
AB

A.W∝
v
      B.W∝
1
v
     C.W∝v2       D.W∝v3
(2)為了測量一個“12V、5W”的小燈泡在不同電壓下的功率,給定了以下器材:
電源:12V,電阻不計;
電流表:0~0.6A,0~3A,內(nèi)阻可忽略;
電壓表:0~3V,0~15V,內(nèi)阻很大;
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20Ω,允許最大電流1A
開關(guān)一個,導線若干
實驗時要求加在燈泡兩端的電壓可從0V調(diào)到12V.
①按畫出的電路圖,在下面圖中的實物圖上連接
②某位同學測得小燈泡的伏安特征曲線如圖所示,某次測量時,小燈泡電流強度大小為0.40A,則此時加在它兩端的電壓為為
6.0
6.0
V,此時小燈泡的實際功率為
2.4
2.4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Ⅰ.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打點計時器工作頻率為50Hz.
(1)實驗中木板略微傾斜,這樣做
CD
CD

A.是為了使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勻加速下滑
B.是為了增大小車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對小車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馳后小車做勻速運動
(2)實驗中先后用同樣的橡皮筋1條、2條、3條…,并起來掛在小車的前端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把小車拉到同一位置再釋放小車.把第1次只掛1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1,第二次掛2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為2W1,…;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后而使小車獲得的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測出.根據(jù)第四次的紙帶求得小車獲得的速度為
2
2
m/s.

(3)若根據(jù)多次測量數(shù)據(jù)畫出的W-v草圖如圖1所示,根據(jù)圖線形狀,可知對w與v的關(guān)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
AB
AB


A.W∝
v
    B.W∝
1
v
   C.W∝v2     D.W∝v3
(4)如果W∝v2的猜想是正確的,則畫出的W-v2圖象應是
過原點的一條直線
過原點的一條直線

(5)在本實驗中你認為影響實驗效果的可能原因是
橡皮筋的規(guī)格不完全相同、木板傾斜過多、小車質(zhì)量太小等
橡皮筋的規(guī)格不完全相同、木板傾斜過多、小車質(zhì)量太小等
.(只要回答出一種原因即可)
Ⅱ.現(xiàn)有一特殊的電池,其電動勢E為9~10V,內(nèi)阻r在35~55Ω范圍,最大允許電流為50mA.為測定這個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某同學利用如圖2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圖中電壓表的內(nèi)電阻很大,對電路的影響可以不計;R為電阻箱,阻值范圍為0~9 999Ω;R0是定值電阻.
(1)實驗室備有的定值電阻R0有以下幾種規(guī)格:
A.10Ω,2.5W    B.50Ω,1.0W    C.150Ω,1.0W    D.1 500Ω,5.0W
本實驗應選用
C
C
,其作用是
保護電路
保護電路

(2)該同學接人符合要求的R0后,閉合開關(guān)S,調(diào)整電阻箱的阻值讀出電壓表的示數(shù)U,再改變電阻箱阻值,取得多組數(shù)據(jù),作出了如圖3所示的圖線.則根據(jù)該同學所作的圖線可知圖象的橫坐標與縱坐標的比值表示
電流
電流

(3)根據(jù)圖3所作出的圖象求得該電池的電動勢E為
10
10
V,內(nèi)電阻r為
4.75
4.75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Ⅰ)如圖為“用DIS(位移傳感器、數(shù)據(jù)采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guān)系”的實驗裝置.
精英家教網(wǎng)
(1)在該實驗中必須采用控制變量法,應保持
 
不變,用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
 
,用DIS測小車的加速度.
(2)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在某次實驗中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可畫出a-F關(guān)系圖線(如圖所示).
①分析此圖線的OA段可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
 

精英家教網(wǎng)
②(單選題)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所掛鉤碼的總質(zhì)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太大
(Ⅱ)實驗室新進了一批低電阻的電磁螺線管,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shè)計了一個試驗來測算螺線管的電阻.他們選擇了多用電表、電流表、電壓表、開關(guān)、滑動變阻器、導線和學生電源等.
(1)他們使用多用電表粗測金屬絲的電阻,操作過程分以下三個步驟:
①將紅表筆插入多用電表的
 
插孔(正、負)、黑表筆插入多用電表的插孔(正、負);選擇電阻檔“×1”;
 

③把紅黑表筆分別與螺線管金屬絲的兩端相接,如圖所示,讀數(shù)為
 
Ω
精英家教網(wǎng)
(2)根據(jù)多用電表示數(shù),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并在實驗中獲得較大的電壓調(diào)節(jié)范圍,應從下圖中的A、B、C、D四個電路中選擇
 
  電路來測量金屬絲電阻;
精英家教網(wǎng)
(3)他們正確連接電路,接通電源后,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發(fā)現(xiàn)電流始終無示數(shù).請設(shè)計一種方案,利用多用電表檢查電路故障并寫出判斷依據(jù).(只需寫出簡要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