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兩物體質量之比為2:1,以繩相連(繩質量不計)并在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運動(如圖甲),若將A、B位置對調(diào)后仍用原來力使它們運動(圖乙).前后兩次運動中,繩中張力之比是________.

1:2
分析:兩種情況下系統(tǒng)的加速度相同,但繩中的張力不同,求解張力時采用隔離法,隔離下面的物體較為簡單
解答:設B的質量為m,采用整體法分析兩種情況下的加速度為:
a=
第一次繩中的張力為F1,則有;
F1-mg=ma
第二次張力為F2,則有:
F2-2mg=2ma
故:F1=m(g+a)
F2=2m(g+a)

故答案為:1:2
點評:對于多個物體的受力分析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整體法和隔離法,通過整體法求得加速度,再利用隔離法求物體之間的力的大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A、B兩物體質量之比=3:2,原來靜止在平板小車C上,A、B間有一根被壓縮的彈簧,地面光滑,當彈簧突然釋放后,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A、B兩物體質量之比為2:1,以繩相連(繩質量不計)并在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運動(如圖甲),若將A、B位置對調(diào)后仍用原來力使它們運動(圖乙).前后兩次運動中,繩中張力之比是
1:2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物理實驗小組利用如圈所示的自制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實驗.沿豎直墻面固定一根刻度尺,使刻度尺的零刻度與水平地面重合;在墻上,距離地面L的P點詞定一小定滑輪,用一根輕質尼龍絲線繞過定滑輪,兩端拴接質量不等的兩個物體A、B.開始時,將兩物體處于相等高度位置,絲線繃直;通過刻度尺,記錄A、B兩物體距離地面的高度為h;然后,同時由靜止釋放A、B物體,較重的A物體豎直下落與地面相碰后靜止,較輕的B物體仍向上運動,觀察B物體所能到達的最大高度為2.5h,并記錄下來
①根據(jù)上述測量的物理量可計算A、B兩物體質量之比
mAmB
=
3:1
3:1
;
②用天平測量兩物體質量,所得A、B兩物體質量之比,與上述①所得數(shù)據(jù)略有差距,試分析造成誤差的原因
存在空氣阻力或摩擦阻力、H或h的測量值有誤差
存在空氣阻力或摩擦阻力、H或h的測量值有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6-4所示,A、B兩物體質量之比mA∶mB=3∶2,原來靜止在平板小車C上,A、B間有一根被壓縮的彈簧,地面光滑,當彈簧突然釋放后,則(    )

圖16-4

A.若A、B與平板車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A、B組成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

B.若A、B與平板車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A、B、C組成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

C.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B組成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

D.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B、C組成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6-2-11所示,A、B兩物體質量之比mA:mB=3:2,原來靜止在平板小車C上,A、B間有一根被壓縮的彈簧,地面光滑,當彈簧突然釋放后,則(   )

A.若A、B與平板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A、B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B.若A、B與平板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A、B、C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C.若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B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D.若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B、C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