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塊放在質量為M的木板上,一起減速向右滑行,木板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木塊與木板相對靜止,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f1,木板受到木塊的摩擦力為f2,則( 。
A.f11 Mg  f21 mgB.f11(M+m)g  f21 mg
C.f11Mg   f22mgD.f11(M+m)g   f22 mg

分析 先用整體法求出加速度,再由隔離法求物體的摩擦力.

解答 解:物體m與M向右減速滑動,加速度相等,由整體法得:f11(M+m)g=(M+m)a,所以a=μ1 g;
以m為對象:f2=ma=μ1 mg.
故選:B

點評 本題關鍵要分清楚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對連接體問題,整體法與隔離法是常用的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著質量為M的木板,木板的上表面粗糙且左端有一個質量為m的木塊?現(xiàn)對木塊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F,木塊與木板由靜止開始運動,經過時間t分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僅增大木板的質量M,則時間t增大
B.若僅增大木塊的質量m,則時間t增大
C.若僅增大恒力F,則時間t增大
D.若僅增大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則時間t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為宇宙中一恒星系的示意圖,A為該星系的一顆行星,它繞中央恒星O運行軌道近似為圓,天文學家觀測得到A行星運動的軌道半徑為r,周期為T.長期觀測發(fā)現(xiàn),A行星實際運動的軌道與圓軌道總有一些偏離,且周期每隔t時間發(fā)生一次最大偏離,天文學家認為形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A行星外側還存在著一顆未知的行星B(假設其運動軌道與A在同一平面內,且與A的繞行方向相同),它對A行星的萬有引力引起A軌道的偏離,由此可推測未知行星B的運動軌道半徑為( 。
A.$\frac{t}{t-T}$rB.r($\frac{t}{t-T}$)${\;}^{\frac{2}{3}}$C.r($\frac{t}{t-T}$)${\;}^{\frac{3}{2}}$D.r($\frac{t-T}{T}$)${\;}^{\frac{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黑體輻射電磁波的強度按波長的分布只與黑體的溫度有關
B.同種金屬產生光電效應時,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照射光的強度成線性關系
C.一塊純凈的放射性的礦石,經過一個半衰期,它的總質量僅剩下一半
D.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小,原子的能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高速公路的一個出口路段如圖所示,情景簡化:轎車從出口A進入匝道,先勻減速直線通過下坡路段至B點(通過B點前后速率不變),再勻速率通過水平圓弧路段至C點,最后從C點沿平直路段勻減速到D點停下.已知轎車在A點的速度v0=72km/h,AB長L1=l50m;BC為四分之一水平圓弧段,限速(允許通過的最大速度)v=36km/h,輪胎與BC段路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最大靜摩擦力可認為等于滑動摩擦力,CD段為平直路段長L2=50m,重力加速度g取l0m/s2
(1)若轎車到達B點速度剛好為v=36km/h,求轎車在AB下坡段加速度的大;
(2)為保證行車安全,車輪不打滑,求水平圓弧段BC半徑R的最小值;
(3)轎車A點到D點全程的最短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半徑R=0.4m的光滑圓弧軌道固定在豎直平面內,軌道的一個端點B和圓心O的連線與水平方向間的夾角θ=30°,另一端點C為軌道的最低點,C點右側的光滑水平路面上緊挨C點放置一木板,木板質量M=2kg,上表面與C點等高.質量m=1kg的物塊(可視為質點)從空中A點以v0=1m/s的速度水平拋出,恰好從軌道的B端沿切線方向進入軌道,沿軌道滑行之后又滑上木板,當木塊從木板右端滑出時的速度為v1=2m/s,已知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取g=10m/s2,求:
(1)物塊剛到達軌道上的C點時對軌道的壓力
(2)木板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在真空中足夠大的絕緣水平面上,有一個質量m=0.20kg,所帶電荷量為q=2.0×10-6 C的小物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從t=0時刻開始,在水平面上方空間加一個范圍足夠大、水平向右E=3.0×105N/C的勻強電場,使小物塊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小物塊運動1.0s時撤去該電場.已知小物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0,(g=10m/s2).求:
(1)小物塊運動1.0s時速度v的大小;
(2)小物塊運動2.0s過程中位移x的大小;
(3)小物塊運動過程中電場力對小物塊所做的功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用圖1所示的裝置做“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

(1)為了消除長木板與小車間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必須在長木板遠離滑輪的一端下面墊一塊薄木板,反復移動薄木板的位置,直至不掛沙桶時輕推小車能在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2)為保持拉力的方向不變,應調節(jié)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
(3)掛上沙桶后,某同學只改變小車的質量進行測量.他根據(jù)實驗得到的幾組數(shù)據(jù)作出a-$\frac{1}{m}$圖象如圖2.根據(jù)圖2,可判斷本次實驗中小車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為0.06 N.(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二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甲所示,P為金屬圓環(huán),半徑r=5m,環(huán)內的磁場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甲所示,以垂直紙面向里為磁場正方向;A、B是帶有小孔的帶電金屬板,UAB=100V;C、D是與P環(huán)相連的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屬板,板長L=16m,兩板間距D=16m;Q是邊長d=24m的正方形磁場區(qū)域.P環(huán)圓心,A、B板小孔連線,C、D板中線及正方形Q的中線都在同一線水平線上.現(xiàn)有質量m=1×10-4kg,電量q=+1.6×10-5C的粒子(重力不計)源源不斷的從A板小孔由靜止釋放,依次進入C、D兩板及正方形磁場區(qū)域.求:

(1)帶電粒子離開A、B板進入C、D板時的速度v;
(2)在圖丙中作出C、D金屬板上的電勢差UCD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3)帶電粒子穿越C、D板過程中產生的最大偏轉位移Y1和最小偏轉位移Y2;
(4)欲使帶電粒子全部從正方形磁場的下邊界射出,磁感應強度大小應該滿足什么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