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酒后駕駛會導致許多安全隱患,是因為駕駛員的反應時間變長,反應時間是指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采取制動的時間.表中“思考距離”是指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采取制動的時間內汽車行駛的距離,“制動距離”是指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的距離(假設汽車制動時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思考距離/m制動距離/m
正常酒后正常酒后
157.515.022.530.0
分析表,求解下列問題
(1)駕駛員酒后反應時間比正常情況下多用多少時間?
(2)若汽車以20m/s的速度行駛時,發(fā)現(xiàn)前方40m處有險情,判斷酒后駕駛能不能安全停車.

分析 (1)根據(jù)反應時間內汽車做勻速運動,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求解.
(2)汽車先勻速運動和后勻減速運動,可以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求解出減速的加速度大小,再求出制動距離,即可分析.

解答 解:(1)反映時間內汽車做勻速運動,故從表中數(shù)據(jù)得到,駕駛員酒后比正常情況下多出的反應時間為:
△t=$\frac{{x}_{酒后}-{x}_{正常}}{v}$=$\frac{15-7.5}{15}$s=0.5s
(2)酒后駕駛時制動加速度大小為 a=$\frac{{v}^{2}}{2x}$=$\frac{1{5}^{2}}{2×30}$m=3.75m/s2
若汽車以20m/s的速度行駛時,思考距離 x1=15m,制動距離為x2=$\frac{v{′}^{2}}{2a}$=$\frac{2{0}^{2}}{2×3.75}$m≈53.3m
因為x1+x2=68.3m>40m,故不能安全停車.
答:
(1)駕駛員酒后反應時間比正常情況下多用0.5s時間.
(2)若汽車以20m/s的速度行駛時,發(fā)現(xiàn)前方40m處有險情,酒后駕駛不能安全停車.

點評 本題關鍵要明確制動距離的構成,然后結合運動學公式進行計算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船在河中以靜水中v的速度過河,河流速度是u,河的寬度為d,船會以( 。
A.最短時間為:t=$\fracqznfokk{v}$過河B.以最短距離$\frac{ud}{v}$過河
C.若v<u,船以最短距離d過河D.若v>u,船以最短距離d過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所示,用長為l的絕緣細線拴一個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可視為質點)后懸掛于O點,整個裝置處于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將小球拉至使懸線呈水平的位置A后,由靜止開始將小球釋放,小球從A點開始向下擺動,當懸線轉過60°角到達位置B時,速度恰好為零.求:
(1)B、A兩點的電勢差UBA;
(2)電場強度E;
(3)小球到達B點時,懸線對小球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如圖所示,小物體A與圓盤保持相對靜止,跟著圓盤一起作勻速圓周運動,則( 。
A.A的加速度不為零B.A的速度不變
C.A的角速度不斷變化D.A受的合外力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質量為0.3kg的木塊以2m/s的速度水平地滑上靜止的足夠長的平板小車,車的質量為1.7kg,木塊與小車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為0.2(g取10m/s2).設小車足夠長,求:
(1)木塊和小車相對靜止時小車的速度.
(2)從木塊滑上小車到它們處于相對靜止木塊在小車上滑行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有一橫截面積為S的銅導線,流經(jīng)其中的電流為I,設每單位體積的導線有n個自由電子,電子電量為e,此時電子的定向轉動速度為v,在△t時間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自由電子數(shù)目可表示為(  )
A.nvS△tB.nv△tC.$\frac{I△t}{n}$D.$\frac{I△t}{S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將4×10-6C 的正電荷,從勻強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正功2×10-4 J.
(1)A、B兩點的電勢差UAB多少?
(2)若A、B兩點沿電場線方向的距離為2cm,則該電場的電場強度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兩根長度不同的輕質細繩,一端固定于O點,另一端各系一個完全相同的可以看成質點的小鐵球,分別給給兩小球一水平速度,兩球恰好在同一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已知∠AOC=60°,∠BOC=30°,則兩繩中張力之比FA:FB=$\sqrt{3}$:1;兩球運動的周期之比TA:TB=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有三個質量均為m的物體A、B、C,C物體在OO′細繩的中點處,如圖所示,細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不計,滑輪的半徑很小,OO′=L,今將C物從靜止開始釋放.求C物體的下落的最大高度.(這一過程中A、B兩物沒有與滑輪相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