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為紀念愛因斯坦對物理學的巨大貢獻,聯(lián)合國將2005年定為“國際物理年”.對于愛因斯坦提出的質(zhì)能方程E=mc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E=mc2表明物體具有的能量與其質(zhì)量成正比
B.根據(jù)△E=△mc2可以計算核反應中釋放的核能
C.一個中子和一個質(zhì)子結(jié)合成氘核時,釋放出核能表明此過程中出現(xiàn)了質(zhì)量虧損
D.E=mc2中的E是發(fā)生核反應中釋放的核能

分析 了解愛因斯坦質(zhì)能方程的含義.
知道核反應過程中發(fā)生質(zhì)量虧損會釋放能量.

解答 解:A、愛因斯坦提出的質(zhì)能方程E=mc2告訴我們,物體具有的能量與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故A正確.
B、△E=△mc2中△m是虧損質(zhì)量,△E是釋放的核能,故B正確.
C、核反應中若質(zhì)量虧損,就要釋放能量,所以一個質(zhì)子和一個中子結(jié)合成一個氘核時釋放能量,表明此過程出現(xiàn)了質(zhì)量虧損.故C正確.
D、E=mc2中的E是物體具有的能量.故D錯誤.
本題選擇錯誤的,故選:D.

點評 考查質(zhì)能方程的應用,認識質(zhì)量虧損的概念,清楚E=mc2和△E=△mc2的各個量的意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在下列幾種運動中遵守機械守恒定律的是( 。
A.雨點勻速下落B.自由落體運動
C.汽車剎車時的運動D.物體從光滑斜面頂端自由下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質(zhì)量為m的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阻力F保持不變.當它以速度v、加速度a加速前進時,發(fā)動機的實際功率正好等于額定功率,從此時開始,發(fā)動機始終在額定功率下工作.若公路足夠長,汽車最后的速度是$\frac{(F+ma)v}{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公式F=k$\frac{{{Q_1}{Q_2}}}{r^2}$中,k$\frac{Q_2}{r^2}$是點電荷Q2產(chǎn)生的電場在點電荷Q1處的場強大小
B.由公式E=$\frac{F}{q}$可知,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與試探電荷在該點所受到的電場力成正比
C.公式E=$\frac{F}{q}$只適用于真空中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
D.電場線是電荷在電場中的運動軌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如圖是一正弦交變電流的i-t圖象,則該交流電流的瞬時值的表達式為i=10sin10πt(A),電流的有效值為5$\sqrt{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于物理學家的貢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卡文迪許利用扭秤實驗首先較準確地測定了靜電力常量
B.奧斯特最早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
C.庫侖提出了庫侖定律,并最早通過實驗測得元電荷e的數(shù)值
D.牛頓最早通過理想斜面實驗得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必然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是某運動員在舉重訓練中的幾個分解動作,圖中a表示正在上舉,b表示上舉后停頓片刻,c表示運動員舉著杠鈴向前水平移動(杠鈴高度不變).關于運動員對杠鈴的做功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過程做功,b、c過程不做功B.b過程做功,a、c過程不做功
C.c過程做功,a、b過程不做功D.b、c過程做功,a過程不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決定一個平拋運動總時間的因素是( 。
A.拋出時的初速度B.拋出時的豎直高度
C.拋出時的豎直高度和初速度D.物體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關于運動的合成與分解,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兩個速度大小不等的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B.兩個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直線運動
C.合運動是加速運動時,其分運動中至少有一個是加速運動
D.合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其分運動中至少有一個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