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2.如圖所示,物塊m與斜面體M均靜止,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相對于M運動趨勢沿斜面向上B.M相對于m運動趨勢沿斜面向上
C.M相對于地面運動趨勢水平向右D.M相對于地面運動趨勢水平向左

分析 因物體和斜面體都是平衡狀態(tài),故可以把兩個做為一個整體來進行受力分析,則物體受的支持力應為斜面和物體重力之和,而斜面體相對地面既沒有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故斜面體所受摩擦力為零.

解答 解:A、斜面M對物塊m的作用有:支持力與靜摩擦力,因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m相對于M運動趨勢沿斜面向下,故A錯誤,B正確;
C、物體靜止,受合力為零,把物塊和斜面作為一個整體,由受力分析知整體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不受力,所受摩擦力為零,故C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重點就是要用整體法來解答,其次就是判定斜面體所受摩擦力的有無,這個要用假設法,本題涉及的分析方法比較多樣,故而是個很好的對受力方法的練習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A、B兩物體疊放,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兩者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由于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B之間無摩擦力
B.A對B的摩擦力大小為F,方向向右
C.B對地面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F,方向向右
D.B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方向都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汽車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為60kw,汽車載重后的質量為5000kg,汽車在平直的路面上行駛時,其阻力是車受重力的0.1倍,汽車從靜止開始以額定功率啟動.求:
(1)汽車可以達到的最大速度為多大?
(2)若汽車的加速度為1m/s2時,汽車的速度為多大?
(3)當速度為10m/s時的加速度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有關物體慣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只有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才有慣性
B.物體慣性大小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
C.受力物體的慣性將隨著所受力的增大而逐漸消失
D.兩個物體質量相等,那么它們的慣性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學習小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體速度變化關系”的實驗,如圖1,圖中小車是在一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沿木板滑行,這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當用2條、3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實驗時,使每次實驗中橡皮筋伸長的長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實驗中小車獲得的速度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測出.

(1)除了圖中已有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導線、開關、刻度尺和交流電源(填“交流”或“直流”);
(2)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車在兩條橡皮筋作用下運動,當小車速度最大時,關于橡皮筋所處的狀態(tài)與小車所在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橡皮筋處于原長狀態(tài)
B.橡皮筋仍處于伸長狀態(tài)
C.小車在兩個鐵釘的連線處
D.小車已過兩個鐵釘的連線
(3)在正確操作情況下,打在紙帶上的點,并不都是均勻的,為了測量小車獲得的速度,應選用紙帶的G K部分進行測量(根據如圖2所示的紙帶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開口向下插入水銀槽內,如圖所示,管內水銀柱比槽內水銀面高h=5cm,空氣柱長L=45cm,要使管內外水銀面相平.求:
(1)應如何移動玻璃管?
(2)此刻管內空氣柱長度為多少?(設此時大氣壓相當于75cmHg產生的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相距為L的且足夠長兩光滑平行導軌與水平面成θ角放置,上端連接一阻值為R的電阻,其它電阻不計.整個裝置處在方向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為B,質量為m、電阻為r的導體MN,垂直于導軌放在導軌上,如圖所示.由靜止釋放導體MN,求:
(1)MN可達到的最大速度vm;
(2)回路產生的最大功率P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兩分力大小不變時,合力隨兩分力間夾角的增大而減小.合力一定時,兩分力間夾角越大,分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在甲、乙兩個相同的水平圓盤上,分別沿半徑方向放置用長度相同的細線相連質量均為m的小物體A(位于轉軸處)、B和C、D,它們與圓盤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相等.當甲、乙的角速度緩緩增大到B、D恰好將要相對圓盤滑動時,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若突然剪斷細線,A仍靜止,B向外滑動
B.若突然剪斷細線,C仍靜止,D向外滑動
C.若突然剪斷細線,C、D均向外滑動
D.當角速度繼續(xù)增加時,C、D均將向外滑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