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光滑圓錐形容器內(nèi)固定了一根光滑的豎直細桿,細桿與圓錐的中軸線重合,細桿上穿有小環(huán)(小環(huán)可以自由轉動,但不能上下移動),小環(huán)上連接一輕繩,與一質(zhì)量為m的光猾小球相連,讓小球在圓錐內(nèi)做水平面上的勻速圓周運動,并與圓錐內(nèi)壁接觸.如下圖所示,圖甲中小環(huán)與小球在同一水平面上,圖乙中輕繩與豎直細桿成角。設甲圖和乙圖中輕繩對球的拉力分別為Ta和Tb,圓錐內(nèi)壁對小球的支持力分別為Na和Nb,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Ta一定為零,Tb一定為零
B. Ta可以為零,Tb不可以為零
C. Na一定不為零,Nb可以為零
D. Na可以為零,Nb可以不為零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用打點計時器測小車加速度”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在紙帶上確定出0、1、2、3、4、5、6共7個測量點,每兩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沒標出,其部分相鄰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打點計時器的使用情況,下列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電源電壓越高,每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就越短
B.紙帶速度越大,每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就越短
C.打點計時器連續(xù)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由電源的頻率決定.
D.該實驗應先釋放小車,再接通電源.
(2)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計算出打下點4時小車的瞬時速度為_______m/s,求出小車的加速度為_________m/s2.(要求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曲線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在變力作用下一定能做曲線運動
B. 曲線運動可能是勻變速運動,其加速度可以恒定
C. 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其位移的大小一定大于相應時間內(nèi)的路程
D. 曲線運動一定是變加速運動,其速度的大小、方向均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彈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簡諧運動,其位移x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為x=Asinωt,振動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彈簧在第1s末與第3s末的長度相同
B. 第3s末振子的位移大小為
C. 從第3s末到第5s末,振子的速度方向發(fā)生變化
D. 從第3s末到第5s末,振子的加速度方向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下列問題時,可以把火車看成質(zhì)點的是 ( )
A. 研究人在火車上走動時B. 研究火車過山洞隧道所需要的時間
C. 研究火車車輪的運動情況D. 研究火車沿平直軌道運動的速度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xOy平面內(nèi)有一列沿x軸正方向傳播的簡諧橫波,波速為2 m/s,振幅為A。M、N是平衡位置相距2 m的兩個質(zhì)點,如圖所示。在t=0時,M通過其平衡位置沿y軸正方向運動,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處。已知該波的周期大于1 s。則( )
A. 該波的周期為 s
B. 在t=s時,N的速度一定為2 m/s
C. 從t=0到t=1 s,M向右移動了2 m
D. 從t= s到t= s,M的動能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列長100 m的列車以v1=30 m/s的正常速度行駛,當通過1 000 m長的大橋時,必須以v2=20 m/s的速度行駛.在列車上橋前需提前減速,當列車頭剛上橋時速度恰好為20 m/s,列車全部離開大橋時又需通過加速恢復原來的速度.減速過程中,加速度大小為0.25 m/s2;加速過程中,加速度大小為1 m/s2,則該列車從減速開始算起,到過橋后速度達到30 m/s,共用了多長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明代學者方以智在《陽燧倒影》中記載:“凡寶石面凸,則光成一條,有數(shù)棱則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過多棱晶體折射會發(fā)生色散現(xiàn)象。如圖所示,一束復色光通過三棱鏡后分解成兩束單色光a、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增大入射角i,則b光先消失
B. 在該三棱鏡中a光波長小于b光
C. a光能發(fā)生偏振現(xiàn)象,b光不能發(fā)生
D. 若a、b光分別照射同一光電管都能發(fā)生光電效應,則a光的遏止電壓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