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數學 > 題目詳情
已知在三棱錐P-ABC中,PA⊥面ABC,AC⊥BC,且PA=AC=BC=1,點E是PC的中點,作EF⊥PB交PB于點F.
(Ⅰ)求證:PB⊥平面AEF;
(Ⅱ)求二面角A-PB-C的大。
分析:(Ⅰ)要證PB⊥平面AEF,只要證PB垂直于平面AEF內的兩條相交直線即可,可轉化為證明PB垂直于AE,可證AE垂直于平面PBC,結合已知條件,利用線面垂直的判定進行證明;
(Ⅱ)以A為坐標原點,AC所在直線為y軸,AP所在直線為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然后利用平面法向量所成的角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解答:(Ⅰ)證明:∵PA⊥面ABC,BC?面ABC,
∴PA⊥BC,又AC⊥BC,PA⊥BC,PA∩AC=A,∴BC⊥面PAC,
而AE?PAC,∴BC⊥AE,又PA=AC,點E是PC的中點,∴AE⊥PC,
又AE⊥BC,BC∩PC=C,∴AE⊥面PBC,而PB?面PBC,AE⊥PB,又EF⊥PB,AE⊥BP,AE∩EF=E,∴PB⊥平面AEF;
(Ⅱ)解:以A為坐標原點,AC所在直線為y軸,AP所在直線為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PA=AC=BC=1,則A(0,0,0),P(0,0,1),C(0,1,0),B(1,1,0).
AB
=(1,1,0),
BC
=(-1,0,0)
,
PB
=(1,1,-1)

設平面PAB的一個法向量為
m
=(x1y1,z1)
,
則由
m
AB
=0
m
PB
=0
,得
x1+y1=0
x1+y1-z1=0
,取y1=-1,得x1=1,z1=0,
m
=(1,-1,0)

再設平面PBC的一個法向量為
n
=(x2,y2,z2)
,
則由
n
PB
=0
n
BC
=0
,得
x2+y2-z2=0
-x2=0
,取z2=1,得y2=1,
n
=(0,1,1)

cos<
m
,
n
>=
m
n
|
m
|•|
n
|
=
-1
2
×
2
=-
1
2

∴二面角A-PB-C的大小為60°.
點評:本題考查了線面垂直的判定,考查了利用平面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考查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計算能力,是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正三棱錐P-ABC的側棱長為2,底面邊長為1,平行四邊形EFGH的四個頂點分別在棱AB、BC、CP、PA上,則
1
EF
+
1
FG
的最小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正三棱錐P-ABC的底面邊長為6,側棱長為
13
.有一動點M在側面PAB內,它到頂點P的距離與到底面ABC的距離比為2
2
:1

精英家教網
(1)求動點M到頂點P 的距離與它到邊AB的距離之比;
(2)在側面PAB所在平面內建立為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求動點M的軌跡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

(2013•梅州一模)已知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AB=2,PA=AD=1,E,F分別是AB、PD的中點.
(1)求證:AF⊥平面PDC;
(2)求三棱錐B-PEC的體積;
(3)求證:AF∥平面PE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2006-2007學年浙江省寧波市八校聯(lián)考高二(上)數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正三棱錐P-ABC的底面邊長為6,側棱長為.有一動點M在側面PAB內,它到頂點P的距離與到底面ABC的距離比為

(1)求動點M到頂點P 的距離與它到邊AB的距離之比;
(2)在側面PAB所在平面內建立為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求動點M的軌跡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2013年廣東省梅州市高考數學一模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AB=2,PA=AD=1,E,F分別是AB、PD的中點.
(1)求證:AF⊥平面PDC;
(2)求三棱錐B-PEC的體積;
(3)求證:AF∥平面PE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