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C1:y2=2px(p>0)的焦點F恰好是曲線C2
x2
a2
-
y2
b2
=1(a>0,b>0)的右焦點,且曲線C1與曲線C2交點連線過點F,則曲線C2的離心率是
 
考點:拋物線的簡單性質(zhì),雙曲線的簡單性質(zhì)
專題:圓錐曲線的定義、性質(zhì)與方程
分析:先求出拋物線y2=2px(p>0)的焦點坐標(biāo),再利用兩條曲線的交點的連線過F,求出其中一個交點的坐標(biāo),最后利用定義求出2a和2c就可求得雙曲線的離心率.
解答: 解:因為拋物線y2=2px(p>0)的焦點F為(
p
2
,0),
設(shè)雙曲線的另一焦點為E.兩曲線的交點為P,Q
因為兩曲線交點經(jīng)過焦點F,當(dāng)x=
p
2
時代入拋物線方程得y=±p.
所以P(
p
2
,p),
所以|PF|=p,|PE|=
(
p
2
+
p
2
)2+p2
=
2
p.
故2a=
2
p-p,2c=p,
∴e=
2c
2a
=
1
2
-1
=
2
+1

故答案為:
2
+1
點評:本題給出雙曲線的右焦點恰好是拋物線的焦點,并且兩曲線的通徑合在一起,求雙曲線的離心率,著重考查了雙曲線的定義與簡單幾何性質(zhì)和拋物線的標(biāo)準(zhǔn)方程等知識點,屬于中檔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m,n表示直線,α,β,γ表示平面,給出下列三個命題:
(1)若α∩β=m,n?α,n⊥m,則n⊥β
(2)若α⊥β,α∩γ=m,β∩γ=n,則n⊥m
(3)若m⊥α,n⊥β,m⊥n,則α⊥β
其中正確的命題為( 。
A、(1)(2)
B、(3)
C、(2)(3)
D、(1)(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若橢圓
x2
a2
+
y2
b2
=1(a>b>0)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拋物線y2=2bx的焦點為F.若
F1F
=3
FF2
,則此橢圓的離心率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
a
=3
e
,
b
=6
e
,把向量
b
表示為實數(shù)與向量
a
的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設(shè)函數(shù)f(x)、g(x)的定義域分別為F、G,且F⊆G.若對任意的x∈F,都有f(x)=g(x),則稱g(x)為f(x)在G上的一個“延拓函數(shù)”.已知f(x)=2x(x≤0),若g(x)為f(x)在R上的一個延拓函數(shù),且g(x)是偶函數(shù),則g(x)的解析式是( 。
A、log2|x|
B、2|x|
C、log
1
2
|x|
D、(
1
2
)|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有連續(xù)的自然數(shù)1、2、3、…、n,去掉其中一個數(shù)后,剩下的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16,則滿足條件的n的最小值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函數(shù)f(x)=|x2-ax-b|(x∈R,b≠0),給出以下三個條件:
(1)存在x0∈R,使得f(-x0)≠f(x0);
(2)f(3)=f(0)成立;
(3)f(x)在區(qū)間[-a,+∞]上是增函數(shù).若f(x)同時滿足條件
 
 
(填入兩個條件的編號),則f(x)的一個可能的解析式為f(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P(4,-9),Q(-2,3),y軸與線段PQ的交點為M,則M分
PQ
所成的比為( 。
A、
1
3
B、
1
2
C、2
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某學(xué)校團(tuán)委組織生態(tài)興趣小組在學(xué)校的生態(tài)園種植了一批樹苗,為了解樹苗的生長情況,在這批樹苗中隨機(jī)抽取了50棵測量高度(單位:厘米),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組別[35,45)[45,55)[55,65)[65,75)[75,85)[85,95]
頻數(shù)341315105
將頻率作為概率,解決下列問題:
(1)在這批樹苗中任取一棵,其高度不低于65厘米的概率是多少?
(2)為進(jìn)一步了解這批樹苗的情況,再從高度在[35,45)中的樹苗A,B,C中移出2棵,從高度在[85,95]中的樹苗D,E,F(xiàn),G,H中移出1棵進(jìn)行試驗研究,則樹苗A和樹苗D同時被移出的概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