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BC⊥AC,BC=AC=AA1=2,D為AC的中點.
(1)求證:AB1∥平面BDC1;
(2)求二面角B-C1D-C的正切值;
(3)設AB1的中點為G,問:在矩形BCC1B1內(nèi)是否存在點H,使得GH⊥平面BDC1.若存在,求出點H的位置,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欲證AB1∥平面BC1D,只需證明AB1平行平面BC1D中的一條直線,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與第三邊,構(gòu)造一個三角形AB1C,使AB1成為這個三角形中的邊,而中位線MD恰好在平面BC1D上,就可得到結(jié)論.
(2)先過C作CE⊥C1D且設CE∩C1D=E,可得∠CEB為二面角C-BC1-D的平面角.再把∠CEB放到三角形CEB中求出正切值即可;
(3)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求出各點坐標以及各向量的坐標,根據(jù)GH⊥平面BC1D,可算得點H的位置.
解答:解:(1)連接B1C,設B1C∩BC1=M,連接MD,
在△AB1C中,M為B1C中點,D為 AC中點,
∴DM∥AB1,
又∵AB1不在面BDC1內(nèi),DM在面BDC1內(nèi),
∴AB1∥面BDC1.…(3分)
(2)過C作CE⊥C1D且設CE∩C1D=E,連接BE,
∵BC⊥面ACC1A1,C1D在平面ACC1A1內(nèi),
∴BC⊥C1D.又CE⊥C1D,
∴C1D⊥面BEC,∴C1D⊥BE,
∴∠CEB為二面角B-C1D-C的平面角,設為θ.…(5分)
在RT△BEC中,BC=2,由CE×C1D=C1C×DC可得CE=,
∴tanθ==,即二面角B-C1D-C的正切值為.…(7分)
(3)以C1為坐標原點,為X軸,為Y軸,為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依題意,得:C1(0,0,0),D(1,2,0),B(0,2,2,),G(1,1,1,),假設存在H(0,m,n)
=(-1,m-1,n-1),=(1,2,0),=(-1,0,2)
由GH⊥平面BC1D,得:
⇒(-1,m-1,n-1)•(1,2,0)=0
∴m=
同理,由得:n=
即:在矩形BCC1B1內(nèi)是存在點H,使得GH⊥平面BDC1
此時點H到B1C1的距離為,到C1C的距離為.…(13分)
點評:本題考察了線面平行判定定理的應用和二面角的作法和求法,解決二面角問題是要按照一作二證三計算的步驟,準確規(guī)范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CC1⊥平面ABC,AC=BC=CC1=1,則直線A1C1和平面ACB1的距離等于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AB⊥AC,D、E分別為AA1、B1C的中點,AB=AC.
(1)證明:DE⊥平面BCC1
(2)設B1C與平面BCD所成的角的大小為30°,求二面角A-B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黑龍江)如圖,三棱柱ABC-A1B1C1中,側(cè)棱垂直底面,∠ACB=90°,AC=BC=
12
AA1,D是棱AA1的中點.
(Ⅰ)證明:平面BDC1⊥平面BDC
(Ⅱ)平面BDC1分此棱柱為兩部分,求這兩部分體積的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ABC為正三角形,側(cè)棱AA1⊥平面ABC,D是BC中點,且AA1=AB
(1)證明:AD⊥BC1
(2)證明:A1C∥平面AB1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大連二模)如圖,三棱柱ABC-A′B′C′,cc′=
2
,BC′=
2
,BC=2,△ABC是以BC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平面ABC⊥平面BCC′B′,E、F分別為棱AB、CC′的中點.
(I)求證:EF∥平面A′BC′;
(Ⅱ)若AC≤
2
,且EF與平面ACC'A'所成的角的余弦為
7
3
,求二面角C-AA'-B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