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正三角形PAD所在的平面與直角梯形ABCD垂直,AB⊥AD,AB∥CD,且AD=DC=2,AB=4.求證:
(1)AB⊥PD
(2)求點C到平面PAD的距離
(3)在線段PD上是否存在一點M,使得AM∥平面PBC.

【答案】分析:(1)由于正三角形PAD所在的平面與直角梯形ABCD垂直,AB⊥AD,可得AB⊥平面PAD,從而有AB⊥PD;
 (2)利用體積相等VC-PAB=VP-ABC,可求點C到平面PAD的距離;
(3)利用反證法.假設PD上存在點M,使得AM∥平面PBC.在平面PDC內過點M作MN∥DC交PC于N,連接BN,從而可得平面AMNB是平行四邊形,所以MN=AB,這與MN<CD<AB矛盾,從而可知在線段PD上不存在一點M,使得AM∥平面PBC.
解答:證明:(1)∵面PAD⊥面ABCD
面PAD∩面ABCD=AD
AB⊥AD,
∴AB⊥平面PAD
∵PD?面PAD
∴AB⊥PD;
(2)由VC-PAB=VP-ABC

(或過D作PA的垂線,求垂線段的長)
(3)假設PD上存在點M,使得AM∥平面PBC.
在平面PDC內過點M作MN∥DC交PC于N,連接BN,
則∵AM∥面PBC,AM?面PBC
∴AM∥NB
又MN∥CD,CD∥AB
∴MN∥AB
所以平面AMNB是平行四邊形
所以MN=AB
這與MN<CD<AB矛盾,
所以假設不成立,
即在線段PD上不存在一點M,使得AM∥平面PBC.
點評:本題以面面垂直為載體,考查證明線面平行、線面垂直的方法,體現(xiàn)了數(shù)形結合的數(shù)學思想,考查反證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已知四邊形ABCD為菱形,AB=6,∠BAD=60°,兩個正三棱錐P-ABD、S-BCD(底面是正三角形且頂點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正三角形的中心)的側棱長都相等,如圖,E、M、N分別在AD、
AB、AP上,且AM=AE=2,AN=
13
AP,MN⊥PE

(Ⅰ)求證:PB⊥平面PAD;
(Ⅱ)求平面BPS與底面ABCD所成銳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切
值;
(Ⅲ)求多面體SPABC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開封二模)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側面PAD為邊長等于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為菱形,∠DAB=60°.
(1)證明:∠PBC=90°;
(2)若PB=3,求直線AB與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正三角形PAD,正方形ABCD,平面PAD⊥平面ABCD,E為PD的中點.
(1)求證:CD⊥AE;
(2)求證:AE⊥平面PCD;
(3)求直線AC與平面PCD所成的角的大小的正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已知正三角形PAD,正方形ABCD,平面PAD⊥平面ABCD,E為PD的中點.
(1)求證:CD⊥AE;
(2)求證:AE⊥平面PCD;
(3)求直線AC與平面PCD所成的角的大小的正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溫州四中高二(上)10月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已知正三角形PAD,正方形ABCD,平面PAD⊥平面ABCD,E為PD的中點.
(1)求證:CD⊥AE;
(2)求證:AE⊥平面PCD;
(3)求直線AC與平面PCD所成的角的大小的正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