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滿分14分)設(shè)直線
. 若直線
l與曲線
S同時滿足下列兩個條件:①直線
l與曲線
S相切且至少有兩個切點;②對任意
x∈
R都有
. 則稱直線
l為曲線
S的“上夾線”.(Ⅰ)已知函數(shù)
.求證:
為曲線
的“上夾線”.
(Ⅱ)觀察下圖:
根據(jù)上圖,試推測曲線
的“上夾線”的方程,并給出證明.
(Ⅰ)由
得
, -------1分
分當(dāng)
時,
,此時
,
, -------2分
,所以
是直線
與曲線
的一個切點;-------3分
當(dāng)
時,
,此時
,
,------4分
,所以
是直線
與曲線
的一個切點; -----5分
所以直線
l與曲線
S相切且至少有兩個切點;
對任意
x∈
R,
,所以
--------6分
因此直線
是曲線
的“上夾線”. ----------7分
(Ⅱ)推測:
的“上夾線”的方程為
------9分
①先檢驗直線
與曲線
相切,且至少有兩個切點:
設(shè):
,
令
,得:
(
kZ)-----10分
當(dāng)
時,
故:過曲線
上的點(
,
)的切線方程為:
y-[
]
= [
-(
)],化簡得:
.
即直線
與曲線
相切且有無數(shù)個切點.----12分
不妨設(shè)
,②下面檢驗
g(
x)
F(
x)
g(x)-F(x)= 直線
是曲線
的“上夾線”.--------14分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設(shè)向量
為直角坐標(biāo)平面內(nèi)
x軸,
y軸正方向上的單位向量.若向量
,
,且
.(1)求滿足上述條件的點
的軌跡方程;(2)設(shè)
,問是否存在常數(shù)
,使得
恒成立?證明你的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已知直線
l的方程為
,且直線
l與
x軸交于點
M,圓
與
x軸交于
兩點(如圖).
(I)過
M點的直線
交圓于
兩點,且圓孤
恰為圓周的
,求直線
的方程;
(II)求以
l為準(zhǔn)線,中心在原點,且與圓
O恰有兩個公共點的橢圓方程;
(III)過
M點的圓的切線
交(II)中的一個橢圓于
兩點,其中
兩點在
x軸上方,求線段
CD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本題滿分15
分)
已知曲線C上的動點
滿足到點
的距離比到直線
的距離小1.
求曲線C的方程;
過點F的直線
l與曲線C交于A、B兩點.(
。┻^A、B兩點分別作拋物線的切線,設(shè)其交點為M,證明
:
;(ⅱ)是否在y軸上存在定點
Q,使得
無論AB怎樣運動,都有
?證明你的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直線
l與橢圓
(
a>
b>0)相交于不同兩點
A、
B,
,且
,以
M為焦點,以橢圓的右準(zhǔn)線為相應(yīng)準(zhǔn)線的雙曲線與直線
l相交于
N(4,
1). (I)求橢圓的離心率
; (II)設(shè)雙曲線的離心率為
,記
,求
的解析式,并求其定義域和值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面積為18的△ABC中,AB=5,雙曲線E過點A,
且以B、C為焦點,已知
(Ⅰ)建立適當(dāng)?shù)淖鴺?biāo)系,求雙曲線E的方程;
(Ⅱ)是否存在過點D(1,1)的直線
l,
使
l與雙曲線E交于不同的兩點M、N,且
如果存在,求出直線
l的方程;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已知拋物線
:
上一點
到其焦點的距離為
.
(I)求
與
的值;
(II)設(shè)拋物線
上一點
的橫坐標(biāo)為
,過
的直線交
于另一點
,交
軸于點
,過點
作
的垂線交
于另一點
.若
是
的切線,求
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已知拋物線C:y2=4x,過點A(x0,0)(其中x0為常數(shù),且x0>0)作直線l交拋物線于P,Q(點P在第一象限);
(1)設(shè)點Q關(guān)于x軸的對稱點為D,直線DP交x軸于點B,求證:B為定點;
(2)若x0=1,M1,M2,M3為拋物線C上的三點,且△M1M2M3的重心為A,求線段M2M3所在直線的斜率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直線
過點(-1,2)且與直線
垂直,則
的方程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