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Ⅰ)要證平面PCD⊥平面PAC,只需證明平面PCD內(nèi)的直線CD,垂直平面PAC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PA、AC即可;
(Ⅱ)過點A作AH⊥PC于H,說明∠PBO為所求角,然后解三角形求直線PB與平面PCD所成角的大小,也可以利用空間直角坐標系,求出向量
,平面PCD的一個法向量
=(0,1,1),計算
cosθ=,即可.
(Ⅲ)直接求出底面面積和高,再求四棱錐P-ACDE的體積.
解答:解:(Ⅰ)證明:因為∠ABC=45°,AB=2
,BC=4,
所以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AC2=(2)2+42-2×2×4cos45°=8,解得
AC=2,
所以AB
2+AC
2=8+8=16=BC
2,即AB⊥AC,
又PA⊥平面ABCDE,所以PA⊥AB,
又PA∩AC=A,所以AB⊥平面PAC,又AB∥CD,所以CD⊥平面PAC,
又因為CD?平面PCD,所以平面PCD⊥平面PAC;
(Ⅱ)由(Ⅰ)知平面PCD⊥平面PAC,
所以在平面PAC內(nèi),過點A作AH⊥PC于H,
則AH⊥平面PCD,又AB∥CD,AB?平面PCD內(nèi),所以AB平行于平面PCD,
所以點A到平面PCD的距離等于點B到平面PCD的距離,過點B作BO⊥平面PCD于點O,
則∠BPO為所求角,且AH=BO,又容易求得AH=2,
所以
sin∠BPO=,即∠BPO=30°,
所以直線PB與平面PCD所成角的大小為30°;
另解:(Ⅱ)因為△PAB為等腰三角形,所以
PA=AB=2,PB==4又AB∥CD,所以點B到平面PCD的距離等于點A到平面PCD的距離.
由CD⊥平面PAC,在Rt△PAC中,
PA=2,AC=2,所以PC=4.
故PC邊上的高為2,即點A到平面的距離,即點點B到平面PCD的距離為2.
設直線PB與平面PCD所成的角為θ,則
sinθ===,
又
θ∈[0,],所以
θ=.
(Ⅱ)由(Ⅰ)知AB,AC,AP兩兩互相垂直,
分別以AB,AC,AP為x,y,z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
由△PAB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PA=AB=2,
而
AC=2,則
A(0,0,0),B(2,0,0),C(0,2,0),P(0,0,2)因為AC∥ED,CD⊥AC,所以四邊形ACDE是直角梯形.
因為AE=2,∠ABC=45°,AE∥BC,所以∠BAE=135°,∠CAE=45°,
故
CD=AE•sin45°=2×=,所以
D(-,2,0).
因此
=(0,-2,2),=(-,0,0),設
=(x,y,z)是平面PCD的一個法向量,
則
•=0,•=0,解得x=0,y=z.取y=1,得
=(0,1,1),
而
=(-2,0,2).
設θ表示向量
與平面PCD的法向量
所成的角,則
cosθ==,θ=因此直線PB與平面PCD所成角的大小為
;
(Ⅲ)由(Ⅰ)知CD⊥平面PAC,所以CD⊥AC,又AC∥ED,所以四邊形ACDE是直角梯形,又容易求得
DE=,AC=
2,所以四邊形ACDE的面積為
(+2)×=3,所以四棱錐P-ACDE的體積為
×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