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M,N分別在△ABC的邊AB和AC上,且
AM
=2
MB
,
AN
=
NC
,設
AB
=
a
,
AC
=
b

(1)若P為線段CM的中點,用
a
,
b
表示
AP

(2)設CM與BN交于點Q,求
|BQ|
|QN|
的值.
分析:(1)由M,N分別在△ABC的邊AB和AC上,P為線段CM的中點,且
AM
=2
MB
AN
=
NC
,我們易根據(jù)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用
a
,
b
表示
AP
;
(2)由
AB
=
a
,
AC
=
b
,我們易將向量
AP
,
AQ
AS
,用
a
b
表示,利用向量加減法的運算法則,易得到
AP
+
AQ
+
AS
=
3
2
(
a
+
b
)

(2)由于B,Q,N三點共線,根據(jù)共線向量基本定理得:存在實數(shù)λ使得
BQ
BN
=-λ
a
+
1
2
λ
b
,同理C,Q,M三點共線,存在實數(shù)m,n使得
BQ
=m
BM
+n
BC
,且m+n=1,綜合即得結(jié)論.
解答:解:(1)
AP
=
AC
+
CP
=
AC
+
1
2
CM
,
又∵
CM
=
AM
-
AC
=
2
3
AB
-
AC
,∴
AP
=
1
3
AB
+
1
2
AC
….(3分)
(2)∵
AN
=
NC
,∴
AN
=
1
2
b
,
BN
=
BA
+
AN
=-
a
+
1
2
b

∵B,Q,N三點共線,
∴存在實數(shù)λ使得
BQ
BN
=-λ
a
+
1
2
λ
b
,①
AM
=2
MB
,∴
BM
=-
1
3
a
,又
BC
=
b
-
a

∵C,Q,M三點共線,
∴存在實數(shù)m,n使得
BQ
=m
BM
+n
BC
,且m+n=1,
BQ
=-
m
3
a
+n(
b
-
a
)=-(
m
3
+n)
a
+n
b
,②
綜合①②,得
-λ=-(
m
3
+n)
1
2
λ=n
,
又m+n=1,解得λ=
1
2
,∴
|BQ|
|QN|
=1
…..(10分)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向量加減混合運算及其幾何意義,利用向量加減法的三角形法則,及數(shù)乘向量運算法則,將平面內(nèi)任一向量分解為用基底向量表示的形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O為坐標原點,點M,N分別在x,y軸上運動,且|MN|=4,動點P滿足
MP
=
1
3
PN

(I)求動點P的軌跡C的方程.
(II)過點(0,2)的直線l與C交于不同兩點A,B.
①求直線l斜率k的取值范圍.②若OA⊥OB,求直線l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線段MN的兩個端點M、N分別在x軸、y軸上滑動,且|MN|=4,點P在線段MN上,滿足
MP
=m
MN
(0<m<1),記點P的軌跡為曲線W.
(1)求曲線W的方程,并討論W的形狀與m的值的關系;
(2)當m=
1
4
時,設A、B是曲線W與x軸、y軸的正半軸的交點,過原點的直線與曲線W交于C、D兩點,其中C在第一象限,求四邊形ACBD面積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以Ox軸為始邊做兩個銳角α,β,且α,β的終邊依次與單位圓O相交于M、N兩點,已知M、N的橫坐標分別為
2
5
5
、
3
10
10

(I )求α+β的值;
(II)在△ABC中,A,B為銳角,A=α,B=β,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若
m
=(a+1,1),
n
=(b+
2
,1),當
m
n
時,求a b、c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點M,N分別在直線y=mx和y=-mx(m>0)上運動,點P是線段MN的中點,且|MN|=2,動點P的軌跡是曲線C.
(1)求曲線C的方程,并討論方程所表示的曲線類型;
(2)設m=
2
2
時,過點A(-
2
6
3
,0)的直線l與曲線C恰有一個公共點,求直線l的斜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