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黑龍江“五校聯誼”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6分)下圖中的甲和乙是植物細胞的兩種狀態(tài),請根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乙圖細胞所處的生理狀態(tài)叫做________,這種生理狀態(tài)發(fā)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選擇乙圖細胞中各結構的編號回答:
從整個細胞來看,可以把_______看成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膜。而______的結構是全透性的。
(3)在實驗中,將乙圖細胞放入到 中,細胞能由乙圖恢復成甲圖的狀態(tài),此過程稱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屆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P53基因是正常細胞內重要的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53基因突變可導致肝臟細胞癌變?茖W家研究發(fā)現P53基因對體外培養(yǎng)的肝癌細胞生長有抑制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切下新鮮的肝癌組織,在37。C下用_____消化30一40分鐘,在5%_____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是模擬了人體_____的成分配制的,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其目的是____。
(2)獲取P53基因的方法通常包括______和_______。
(3)將P53基因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并與脂質體混合,將混合物滴加至肝癌細胞上,輕輕混勻。最后篩選出含有P53基因的肝癌細胞。脂質體在這個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
(4)為證明P53基因有抑癌作用,需將兩種細胞接入多孔板中,并從次日開始檢測每孔的細胞總數,繪制成如圖13所示的生長曲線。請分析兩條曲線分別是哪種細胞,曲線1是________細胞,曲線2是_________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屆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下表是某地區(qū)森林群落演替過程中相關項目的調查,試根據表中數據回答問題:
調查時間 調查項目 | 1953年 | 1973年 | 1984年 | 1996年 |
葉面積指數 | 2.48 | 6.61 | 11.28 | 17.76 |
光能截獲率(%) | 20.3 | 42.3 | 88.9 | 95.9 |
總初級生產量(t/hm2.a一1) | 17.43 | 55.50 | 116.61 | 150.81 |
凈初級生產量(t/hm2.A-1) | 1.50 | 14.52 | 23.88 | 26.O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屆內蒙古包頭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人類白化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某患者家系的系譜圖如圖甲。已知某種方法能夠使正;駻顯示一個條帶,白化基因a則顯示為不同的另一個條帶。用該方法對上述家系中的每個個體進行分析,條帶的有無及其位置標示為圖乙。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條帶1代表 基因。
(2)已知系譜圖和圖乙的實驗結果都是正確的,根據遺傳定律分析圖甲和圖乙,發(fā)現該家系中有一個體的條帶表現與其父母不符,該個體與其父母的編號分別是 、 、和 。
(3)僅根據圖乙的個體基因型的信息,若不考慮突變因素,則個體9與一個家系外的白化病患者結婚,生出一個白化病子女的概率為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屆內蒙古包頭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圖1是高等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圖2中5個細胞是某種生物不同細胞分裂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圖1中屬于生物膜系統的結構是 (填標號);
(2)若圖1所示細胞為癌變細胞,往往容易擴散轉移,這主要是由于細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減少所致;若圖1是人皮膚生發(fā)層的細胞,則該細胞可能會發(fā)生類似于圖2中 (寫全)時期所示的分裂現象,其中DNA和染色體之比為2∶1的是 。(填字母)
(3)圖2中的B屬于 期;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是 (填字母)。
(4)圖2中的D細胞的名稱是 ,其分裂后產生的子細胞的名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屆山西省臨汾一中高三第二次四校聯考(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農業(yè)科技工作者在煙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現擬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將該基因轉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要獲得該抗病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為了能把該抗病基因轉入到棉花細胞中,常用的載體是________。
(2)要使載體與該抗病基因連接,首先應使用________進行切割。假如載體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為,則能與該載體連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 )
(3)切割完成后,采用____ 酶將載體與該抗病基因連接,連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稱為________。
(4)再將連接得到的DNA分子導入農桿菌,然后用該農桿菌去________棉花細胞,利用植物細胞具有的________性進行組織培養(yǎng),從培養(yǎng)出的植株中________出抗病的棉花。
(5)該抗病基因在棉花細胞中表達的產物是( )
A.淀粉 | B.脂類 | C.蛋白質 | D.核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屆山西省臨汾一中高三第二次四校聯考(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研究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對于人們在工業(yè)生產中的應用有著積極的意義。請回答:
(1)下面是分離纖維素分解菌的實驗流程,請補全所缺內容:
土壤取樣→① →梯度稀釋→② →③ 。
纖維素粉 | 5 g |
NaN03 | 1 g |
Na2HP04·7H 20 | 1.2 g |
KH2P04 | 0.9 g |
MgS04·7H20 | 0.5 g |
KCl | 0.5 g |
酵母膏 | 0.5 g |
水解酪素 | 0.5 g |
將上述物質溶解后,用蒸餾水定容到1000 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屆山西省臨汾一中高三第二次四校聯考(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玉米短節(jié)植株與長節(jié)植株是一對相對性狀,皺縮葉與正常葉是一對相對性狀。玉米葉脈的顏色有綠色和褐色兩種,莖稈有甜和不甜兩種。下面是科學家分別用玉米進行的兩個遺傳實驗。
實驗一:純合的短節(jié)皺縮葉植株與純合的長節(jié)正常葉植株雜交,F1全部為長節(jié)正常葉,F1自交,F2中長節(jié)正常葉、長節(jié)皺縮葉、短節(jié)正常葉、短節(jié)皺縮葉的比例為9:3:3:1。
實驗二:純合的綠色葉脈、莖稈不甜植株與純合的褐色葉脈、莖稈甜植株雜交,F1全部為綠色葉脈、莖稈不甜,F1自 交,F2的綠色葉脈不甜植株、褐色葉脈甜植株比例為3:1。
(1)如果控制節(jié)長度的基因用A和a表示,而控制葉形狀的基因用B和b表示,請在下列方框中畫出實驗一中的F1兩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提示用長線條表示染色體,用其上的短線條表示基因位置,如右圖所示。)
(2)與實驗一的F2結果相比,你從實驗二F2的結果中發(fā)現了什么問題?
。
(3)根據你發(fā)現的問題,嘗試提出一個合理的假說。
。
(4)根據你的假說,請寫出實驗二的遺傳圖解(提示:標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控制葉脈顏色的基因用R和r來表示,控制莖稈甜度的基因用M和m表示,不存在基因致死的情況。)
(5)你如何驗證你的假說是否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屆山西省臨汾一中高三第二次四校聯考(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報春花的花色表現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黃色(含黃色素)一對相對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顯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為前體物合成黃色素的代謝過程,但當顯性基因B存在時可抑制其表達(生化機制如下圖所示)。據此回答:
(1)開黃花的報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2分)
(2)現有AABB、aaBB和aabb三個純種白色報春花品種,為了培育出能穩(wěn)定遺傳的黃色品種,某同學設計了如下程序:
Ⅰ.選擇________和________兩個品種進行雜交,得到F1種子;
Ⅱ.F1種子種下得Fl植株,F1隨機交配得F2種子;
Ⅲ.F2種子種下得F2植株,F2自交,然后選擇開黃色花植株的種子混合留種;
Ⅳ.重復步驟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現性狀分離為止。
(3)根據上述程序,回答相關問題:
①報春花自然狀態(tài)下可以進行異花傳粉。為了讓F2自交,應該怎樣處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F2植株中開黃花的占_________________,在這些開黃花的植株上所結的種子中黃色純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請你在原方案的基礎上補充設計一個新的方案,以縮短培育年限。(2分)
方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屆山西省臨汾一中高三第二次四校聯考(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在牧草中,白花三葉草有兩個穩(wěn)定遺傳的品種,葉片內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F已研究查明,白花三葉草的葉片內的氰化物是由體內的前體物質經過復雜的生化途徑轉化而來。其中基因D、H分別決定產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基因d、h則無此功能。現有兩個不產氰的純合親本雜交,F1全部產氰,F1自交得F2,F2中有產氰的,也有不產氰的,F用F2中各表現型的葉片提取液作實驗,實驗時在提取液中分別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然后觀察產氰的情況,結果記錄于下表:
葉片 | 表現型 | 提取液 | 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 | 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 |
葉片Ⅰ | 產氰 | 含氰 | 產氰 | 產氰 |
葉片Ⅱ | 不產氰 | 不含氰 | 不產氰 | 產氰 |
葉片Ⅲ | 不產氰 | 不含氰 | 產氰 | 不產氰 |
葉片Ⅳ | 不產氰 | 不含氰 | 不產氰 | 不產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