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精子和卵細胞融合形成受精卵過程中發(fā)生基因重組
B、基因結構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替換導致基因突變
C、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基因頻率會發(fā)生定向改變
D、三倍體植物可以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但其不可育
考點:受精作用,基因突變的特征,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基因頻率的變化
專題:
分析: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選擇是定向的.外來物種入侵能影響生物的多樣性,同時改變生物進化的速度和方向.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共同進化.
解答: 解:A、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過程中,A錯誤;
B、基因突變指的是DNA(基因)的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B正確;
C、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會發(fā)生定向改變,C正確;
D、四倍體和二倍體雜交產生的后代是三倍體,由于三倍體減數(shù)分裂聯(lián)會紊亂,所以不可育,D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受精作用、基因突變的特征、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基因頻率的變化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甲是某生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圖乙是該生物體內5個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圖.請據(jù)圖回答以下問題:

(1)若圖甲細胞能產生某種抗體,則甲細胞是由
 
細胞增殖分化而成.
(2)研究表明,圖甲結構②的功能越復雜,其上面的
 
種類和數(shù)量就越多.如果用某種藥物處理,發(fā)現(xiàn)該細胞對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對其他物質的吸收速率沒有影響,說明這種藥物最可能的作用是
 

(3)若圖甲是動物的胚胎細胞,檢測到細胞中有合成血紅蛋白的mRNA出現(xiàn),說明該細胞正在發(fā)生
 
,進而形成一種新的細胞.
(4)若圖甲是人的皮膚生發(fā)層細胞,則該細胞可能會發(fā)生類似于圖乙中
 
(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現(xiàn)象.結構③由兩個
 
和周圍物質組成,參與
 
結構的形成.
(5)在乙圖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的細胞分裂圖象有
 
(填字母);屬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特有圖象的是
 
(填字母).圖乙中D細胞的名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表是某科研單位對某地區(qū)紅松種群的年齡結構調查的結果,有關該種群的最終發(fā)展趨勢描述不正確的是( 。
年齡結構一級幼苗階段二級幼苗階段小樹階段中樹階段大樹階段
個體數(shù)(棵)120101602815
A、種群數(shù)量增加
B、環(huán)境阻力增大
C、凈光合總量增加
D、營養(yǎng)級總能量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一項關于生長素的研究實驗.以下關于實驗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N比M長得慢
B、X比Y的生長素少
C、M彎向一側而N不彎曲
D、N彎向一側而M不彎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細胞中多聚核糖體合成多肽的過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過程表明生物體內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質
B、該過程的模板是①,原料是20種游離的氨基酸
C、圖中結構⑥的移動方向是從左到右
D、合成①和⑥的場所在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生化反應不全在細胞器中進行的是( 。
A、人體內丙酮酸的徹底氧化分解
B、各種消化酶的合成
C、谷氨酸棒狀桿菌利用葡萄糖進行有氧呼吸
D、葉肉細胞中二氧化碳的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調查某湖水中H細菌指數(shù)(1升水中含有的H細菌菌群數(shù))的實驗中,先將5升湖水水樣濃縮至5毫升,然后各取濃縮水樣1毫升,涂布到4個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后統(tǒng)計的菌落數(shù)分別是42、38、55、18.實驗引發(fā)出一系列的問題,請回答:
(1)培養(yǎng)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別為細菌培養(yǎng)提供了
 

(2)配制好的培養(yǎng)基用
 
法滅菌,并在
 
條件下接種.
(3)為了盡快觀察到細菌培養(yǎng)的實驗結果,應將接種了湖水樣品的平板置于
 
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的溫度設定在37℃.要使該實驗所得結果可靠,還應該同時在另一平板上接種
 
作為對照進行實驗.
(4)細菌培養(yǎng)產生的單個菌落在生態(tài)學中稱為
 
. 根據(jù)上述結果計算,被檢水樣的H細菌指數(shù)為
 

(5)在培養(yǎng)H細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另一種X細菌,并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從生態(tài)學的角度分析,H細菌與X細菌之間的關系是
 
. X細菌周圍H細菌不能生長和繁殖的原因最可能是
 

(6)干擾素是動物或人體細胞受到病毒侵染后產生的一種糖蛋白,科學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產干擾素時,用H菌作為
 
,常用的轉化方法是,先用
 
處理細胞,使其處于感受態(tài),然后將其與
 
在緩沖液中混合,最后通過
 
的表達檢測干擾素基因是否成功導入.
(7)若X細菌感染特定人群,則X細菌對感染者來說屬于免疫學中的
 
物質,如果X細菌侵入人體細胞內,則徹底消滅這些細菌所涉及的免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此表是有機物從植物傳遞到植食動物鱗翅目幼蟲過程中能量流動情況,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項目能量(J)
被鱗翅目幼蟲吃掉的植物419
鱗翅目幼蟲糞便含有的能量209.5
鱗翅目幼蟲呼吸消耗的能量146.65
用于鱗翅目幼蟲生長的能量62.85
A、食物中的能量15%用于了幼蟲自身的生長
B、鱗翅目幼蟲攝入419J的食物至少需要第一營養(yǎng)級同化1047.5J的能量
C、某一只最高營養(yǎng)級消費者與一只低營養(yǎng)級消費者相比,獲得的能量較少
D、鱗翅目幼蟲從第一營養(yǎng)級獲取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熱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流動是不可能循環(huá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一)為高等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的部分代謝示意圖;圖(二)為不同光照強度下,測定綠色植物對CO2的吸收速率并繪制成的相應曲線.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當圖(一)中細胞有d過程發(fā)生而沒有e過程發(fā)生時,該細胞處于的生理狀態(tài)是
 

(2)適當提高CO2濃度時,D點將
 
(填“上移”、“下移”或“不動”);當植物缺鎂時,B點將
 
(填“左移”或“右移”).
(3)葉綠體內的三碳化合物含量,F(xiàn)點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點.
(4)若要圖(一)中d過程也不發(fā)生,此時測得的CO2的數(shù)值為圖(二)中多少?
 
.若該細胞進行需氧呼吸,中間產物物質A是指
 
,CO2產生于第
 
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