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生物興趣小組在密閉玻璃溫室內(nèi)進行植物栽培實驗,他們對溫室內(nèi)CO2含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進行了24h測定,得到如圖所示曲線,則以下說法有幾種是正確的( )
①c、e兩點的光合速率為零
②c、d之間的區(qū)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③de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④進行細胞呼吸的區(qū)段只有ab段和fg段
A.1種說法正確
B.2種說法正確
C.3種說法正確
D.4種說法正確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項中,不是細胞學說主要內(nèi)容的是( )
A.細胞分為細胞質(zhì)、細胞核和細胞膜三大部分
B.細胞是生物體相對獨立的單位
C.細胞可以產(chǎn)生細胞
D.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及其產(chǎn)物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不完全屬于免疫系統(tǒng)組成內(nèi)容的是( )
A.吞噬細胞、淋巴細胞、淋巴因子和抗體
B.淋巴細胞、淋巴結、淋巴組織和細胞外液
C.胸腺、骨髓、脾臟、扁桃體
D.白細胞、淋巴因子、吞噬細胞和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果要得到無子番茄,需要使用的激素和處理方法分別是( )
A.生長素;適宜濃度;處理授粉后的柱頭
B.生長素;適宜濃度;處理授粉前的柱頭
C.乙烯;高濃度;處理花瓣
D.乙烯;適宜濃度;處理雌蕊的任何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由美國生物學家馬古利斯(LynnMargulis)于1970年出版的《真核細胞的起源----共生起源假說》書中正式提出。她認為,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藍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廢物”制造營養(yǎng)物質(zhì),逐漸進化為葉綠體。
(1)圖中原始真核生物與被吞噬的藍藻之間的種間關系為_______________。
(2)據(jù)題干信息可知葉綠體中可能存在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_;葉綠體_______(能/不能)合成自身所需全部蛋白質(zhì)。
(3)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藍藻為原始真核生物的線粒體提供了_______________。原始真核生物吞噬某些生物具有選擇性是與其細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物質(zhì))有關 。
(4)馬古利斯認為線粒體也是由真核生物吞噬某種細菌逐漸形成,試推測該種細菌的呼吸作用類型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能為該觀點提供依據(jù)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 線粒體內(nèi)含有DNA和RNA,在遺傳上具有半自主性
② 線粒體在細胞內(nèi)可運動,并大量集中在代謝旺盛部位
③ 線粒體的外膜成分與細胞的其他內(nèi)膜系統(tǒng)相似,內(nèi)膜與細菌細胞膜相似
④ 吞噬現(xiàn)象普遍存在,如白細胞吞噬病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森林公園內(nèi)有一群灰喜鵲,它們是這個森林公園里馬尾松的“保護神”.這一群灰喜鵲,屬于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中的哪個層次( 。
A.個體
B.種群
C.群落
D.生態(tài)系統(tǒ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在不同溫度下,測定某植物葉片重量變化情況(均考慮為有機物的重量變化)的操作流程及結果,據(jù)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從圖分析可知,該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為X
B.從圖分析可知,該植物光合速率可表示為Y+2X
C.在13~16 ℃之間,隨著溫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強度增強,實際光合作用的先增后降
D.恒定在上述14 ℃溫度下,維持10小時光照,10小時黑暗,該植物葉片增重最多,增重了30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880年美國生物學家恩格爾曼設計了一個實驗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譜.他將棱鏡產(chǎn)生的光譜投射到絲狀水綿體上,并在水綿懸液中放入好氧性細菌,觀察細菌的聚集情況(如圖).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紅光區(qū)和藍光區(qū)最強.這個實驗的思路是( 。
A.細菌對不同的光反應不一,細菌聚集多的地方,細菌光合作用強
B.好氧性細菌聚集多的地方,O2濃度高,水綿光合作用強
C.好氧性細菌聚集多的地方,產(chǎn)生的有機物多,水綿光合作用強
D.好氧性細菌大量消耗O2 , 使水綿光合作用速度快,則該種光利于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