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白菜—甘藍”雜種植株的培育過程(已知兩種植物均為二倍體)。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①過程需要用___________法去除植物的細胞壁,②過程可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其中化學法常用的化學試劑為________,促使動物細胞融合還可使用____________。
(2)融合完成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參與③過程的細胞器主要是___________。過程④稱為____________。從雜種細胞到白菜—甘藍幼苗階段應用了植物細胞工程的____________技術,此技術的原理是___________。
(3)獲得的“白菜—甘藍”植株屬于_______倍體生物。該技術在育種工作中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酶解 聚乙二醇 滅活的病毒 雜種細胞再生細胞壁 高爾基體 脫分化 植物組織培養(yǎng) 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四 能夠克服不同物種遠緣雜交的障礙
【解析】
分析題圖:①是用酶解法去除細胞壁,②是誘導原生質體融合,③雜種細胞再生細胞壁,④是脫分化,⑤是再分化。
(1)①是去除細胞壁獲得原生質體的過程,該過程常用酶解法,即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細胞壁,②過程是誘導原生質體融合,常用的化學試劑為聚乙二醇,促使動物細胞融合還可使用滅活的病毒;
(2)植物體細胞融合成功的標志是產生新的細胞壁,③過程是再生細胞壁,與細胞壁形成有關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過程④稱為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為脫分化,從雜種細胞到白菜—甘藍幼苗階段,需要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其原理是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3)白菜和甘藍都是二倍體,則獲得的“白菜—甘藍”植株屬于四倍體,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能夠克服不同物種遠緣雜交的障礙。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Ⅰ.“標志(記)重捕法”是動物種群密度調查中的一種常用的取樣調查法:在被調查種群的生存環(huán)境中,捕獲一部分個體(M)全部進行標記后釋放,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重捕,根據重捕中標記個體數(m)占總捕獲數(n)的比例,估計該種群的數量(N)。某研究機構對我國北方草原上一種主要害鼠——布氏田鼠進行了調查。調查樣方總面積為2 hm2(1 hm2="10" 000 m2),隨機布設100個鼠籠,放置1夜后,統(tǒng)計所捕獲的鼠數量、性別等,進行標記后放歸;3日后進行重捕與調查。所得到的調查數據如下表。
捕獲數/只 | 標記數/只 | 雌性個體數 | 雄性個體數 | |
初捕 | 32 | 32 | 14 | 18 |
重捕 | 36 | 4 | 18 | 18 |
(1)假定重捕取樣中標記比例與樣方總數中標記比例相等,寫出樣方中種群總數(N)的計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
(2)該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種群密度為_________只/hm2。事實上田鼠在被捕捉過一次后更難捕捉,上述計算所得的平均種群密度與實際種群密度相比可能會偏________。
(3)綜合兩次捕獲情況,該田鼠種群的性別比例(♀/♂)為_____________。
(4)在上述調查的同時,還對樣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數進行了調查(假設樣方中只有這一種鼠),平均每100 m2有3.6個洞口,洞口數與田鼠數的比例關系為______________。
Ⅱ.下圖是某人工魚塘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過程中部分環(huán)節(jié)涉及的能量值(單位為103kJ/m2.y)。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圖中①代表的生理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圖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形式儲存。
(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是_______________kJ/m2.y。
(3)能量從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傳遞的效率為__________。
(4)試分析圖中植食動物、小型肉食動物和大型肉食動物隨營養(yǎng)級的升高需要的有機物輸入越來越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關于種群特征的概念圖,據此所做分析錯誤的是( )
A. 種群密度是種群的最基本的數量特征
B. 利用性引誘劑誘殺害蟲將會影響到④
C. 預測一個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依據是③
D. 寒假期間某大學城人口數量取決于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研究神經干的興奮傳導和神經—肌肉突觸的興奮傳遞,將蛙的腦和脊髓損毀,然后剝制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如下圖所示。實驗過程中需要經常在標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見下表),以保持標本活性。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任氏液中維持酸堿平衡的成分有_______,其Na+/K+比與體液中______的Na+/K+比接近。
(2) 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將其濃度提高到15%,標本活性會顯著降低,主要是因為______。
(3)反射弧五個組成部分中,該標本仍然發(fā)揮功能的部分有______。
(4)刺激坐骨神經,引起腓腸肌收縮,突觸前膜發(fā)生的變化有______、______。
(5)神經-肌肉突觸易受化學因素影響,毒扁豆堿可使乙酰膽堿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桿菌毒素可阻斷乙酰膽堿釋放;箭毒可與乙酰膽堿受體強力結合,卻不能使陽離子通道開放。上述物質中可導致肌肉松弛的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X、Y、Z是細胞中的三種化合物,X為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能源物質,Y、Z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如果X被人的紅細胞吸收,需要消耗ATP
B.維生素D可優(yōu)先通過細胞膜擴散到細胞內部與Y有關
C.細胞膜會被蛋白酶分解,說明組成細胞膜的物質中有Z
D.Z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組成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病,且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下圖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胰島素的操作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同答。
(1)過程②必需的酶是__________酶,在生物體內過程③必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酶,在生物體內過程④必需的酶是__________酶。
(2)能否利用人的皮膚細胞來完成①的過程? ______,為什么? ______________。
(3)為使過程⑧更易進行,可用_____________(藥劑)處理D。
(4)下列四條DNA分子,彼此間能夠粘連起來拼接成新的DNA分子的一組是_______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 利用過程⑤可在體外大量擴增A,過程⑤的名稱是__________技術,原理是___________。應用此技術擴增DNA,需要的條件有:a.引物b. 模板DNAc. 四種脫氧核苷酸d.__________ e.能量 f.Mg2+g.緩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可食用疫苗的部分過程,其中PstI SmaI EcoRI ApaI為四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示過程需要的工具只有限制酶和運載體
B.一種限制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C.圖中的質粒只能來自于原核細胞
D.限制酶作用于雙鏈DNA中的H鍵,將其斷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枝條側芽的生長受生長素調節(jié)。近期發(fā)現植物體內的獨腳金內酯(SL)也與側芽生長有關。研究人員利用野生型和不能合成SL的突變體植株進行不同組合的“Y”型嫁接(將保留有頂芽和等量側芽的A、B兩個枝條嫁接到同一個根上),一段時間后分別測定A、B兩個枝條上側芽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以下不能作出的推測是
A. SL的合成部位是根 B. SL抑制側芽的生長
C. SL可由根運輸到枝條 D. SL通過生長素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融合技術有著廣泛應用。下圖為細胞融合的簡略過程,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1)若a、b分別是基因型為yyRr和YYrr兩個玉米品種的花粉,且這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茖W家分別將它們的花粉除去細胞壁,然后誘導其融合,再把這些融合細胞進行培養(yǎng),培育出了玉米新品種。這兩個品種的花粉可用化學誘導劑_______誘導融合,這些融合細胞經過脫分化形成_____,再經培養(yǎng)可以得到不同于親本表現型的玉米新品種。
(2)若a、b表示番茄和馬鈴薯兩種植物的體細胞,請據圖回答問題。
①在“番茄—馬鈴薯”的培育過程中,運用了植物細胞工程中的_____技術,植物體細胞融合完成的標志是_________。
②a、b細胞融合之前,要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酶處理后得到______。
(3)若a、b分別為骨髓瘤細胞和已免疫的B淋巴細胞,請據圖回答。為了能充分發(fā)揮上述兩種細胞各自的特點,經特殊處理,在促細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兩種細胞發(fā)生融合,形成圖中的d細胞,d細胞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由d細胞產生的抗體與普通血清抗體相比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