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的平衡對于保證機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的能量供應具有重要的意義.請回答:
(1)胰島細胞分泌激素,除了直接感受
 
含量的變化而發(fā)揮作用外,還可受
 
發(fā)出的神經(jīng)控制,間接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
(2)當機體處于不同的功能狀態(tài)時,血漿中的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的摩爾比(I/G)不同.在攝食后,I/G變
 
 (大或。@是由于
 
所致;當饑餓或長時間運動時,I/G又發(fā)生相應變化,有利于促進
 
,維持血糖水平.
(3)將胰島B細胞分別接種于含有5.6mmol/L葡萄糖(低糖組)和16.7mmol/L葡萄糖(高糖組)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進行檢測,高糖組釋放胰島素多.此結果說明
 

(4)不同激素的化學組成不同,但它們的作用方式卻有共同的特點:
 
,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使靶細胞
 
發(fā)生變化.
考點:體溫調節(jié)、水鹽調節(jié)、血糖調節(jié),動物激素的調節(jié)
專題:
分析:胰島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為兩個方面:促進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轉化成非糖類物質;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進效果沒有抑制作用,即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
解答: 解:(1)胰島細胞分泌激素,受到神經(jīng)-體液的調節(jié),除了直接感受血糖的含量變化,還間接受到下丘腦的神經(jīng)控制.
(2)攝食后,血糖的含量升高,胰島素的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減少,I/G變大,當饑餓或長時間運動時,血糖的含量會下降,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會上升,促進血糖的升高,通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維持血糖水平.
(3)直接將正常胰島B細胞分別接種于葡萄糖的培養(yǎng)液中,無其他的影響條件,檢測高糖組釋放胰島素多,說明胰島B細胞能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變化而調節(jié)胰島素的分泌.
(4)激素調節(jié)的特點:微量和高效、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使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
故答案為:(1)血糖     下丘腦
(2)大    血糖升高,導致胰島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減少
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
(3)胰島B細胞能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變化而調節(jié)胰島素的分泌
(4)微量和高效、通過體液運輸            原有的生理活動
點評:本題考查血糖調節(jié)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相關知識之間的遷移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述措施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是(  )
A、將濕地開墾成為農田
B、自然保護區(qū)內任意引入外來物種
C、利用生物防治減少農藥使用量
D、為保護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物種多樣性,應完全禁止捕撈海洋魚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A、B分別是洋蔥根尖不同部位細胞的放大圖,圖C是表示洋蔥根尖在不同的氧濃度下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變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水分進入圖A細胞的方式是
 
,與洋蔥葉肉細胞相比,此細胞內不具有的細胞器是
 

(2)圖B中的
 
(填序號)時期是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最好的時期,③時期的細胞染色體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
 
.位于①和④時期的細胞中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含量的比值為
 

(3)在圖C中,當氧濃度為a時,能產生ATP的細胞結構是
 
;與氧濃度為a 相比,在氧濃度為c時,CO2釋放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當氧濃度為d時,葡萄糖氧化分解的化學反應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有些人在口服氧化劑藥物、食用生蠶豆等情況下會發(fā)生急性溶血性貧血癥狀.現(xiàn)已證明這是一種由隱性基因控制的單基因遺傳病,該基因在性染色體上的位置如右圖中箭頭所示.請回答:
(1)人群中出現(xiàn)該遺傳病的根本原因是發(fā)生了
 
.若需調查某地該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最簡單的方法是調查該地區(qū)
 
人群的發(fā)病率.
(2)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溶血性貧血是因為紅細胞內缺乏了一種重要的抗氧化酶,這說明基因可以通過控制
 
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3)將患病基因和正;蚪(jīng)生物技術擴增后,再用
 
標記可制成兩種DNA探針.將這兩種DNA探針與某受檢者的DNA雜交,如果受檢者的基因與兩種探針均可雜交,則表明此受檢者的性別為
 
性.
(4)某女性攜帶者與正常男性婚配,理論上其后代獲得致病基因的幾率為
 
,請利用遺傳圖解加以說明(用A-a表示相關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中國研究員們從樹鼩這種動物入手,構建了高質量的樹鼩肝細胞基因表達圖譜數(shù)據(jù)庫.他們結合先進的純化技術和高分辨質譜分析手段,發(fā)現(xiàn)肝臟膽酸轉運蛋白(NTCP)會與乙肝病毒表面包膜大蛋白的關鍵受體結合區(qū)發(fā)生特異性相互作用,即乙肝病毒與肝臟細胞膜上的NTCP結合,進而感染肝細胞.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乙肝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按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來分,屬于
 
,
 
(能/不能)用普通的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乙肝病毒能在肝細胞內繁殖,主要原因是
 
.請寫出乙肝病毒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方式
 

(2)請舉出一個病毒應用的例子.
 

(3)病毒感染細胞一般是先要病毒與細胞膜表面的
 
結合,然后進入細胞內.乙肝病毒首次入侵機體,體內的
 
等細胞可特異性識別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誘使機體產生相應抗體,該抗體的作用是
 

(4)NTCP平時在肝臟起的基本作用是轉運膽酸和鈉離子.膽酸和鈉離子進入肝細胞的方式是
 
.研究員們將NTCP導入以前不能感染乙肝病毒的細胞中,使這些細胞能被乙肝病毒感染,證明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雄家蠶的性染色體為ZZ,雌家蠶的性染色體為ZW.蠶的耐氟性、不耐氟性由基因A、a控制,蠶繭顏色由兩對等位基因(B與b、C與c)控制,這3對基因位于三對常染色體上.幼蠶體色正常、紅體色由基因R、r控制,該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請回答:
(1)研究人員進行了系列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組別 F1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
耐氟性蠶 耐氟性蠶 耐氟性蠶
3
4
、不耐氟性蠶
1
4
耐氟性白繭 不耐氟性白繭 耐氟性黃繭
3
32
、耐氟性白繭
13
32
、不耐氟性黃繭
3
32
、不耐氟性白繭
13
32
體色正常 紅體色 體色正常(♂)、紅體色(♀)
①若將桑葉浸漬在6×10-5ppm的NaF溶液中5min,撈出晾干后飼喂甲組F1,淘汰不耐氟家蠶,然后讓其自由交配,則理論上F2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耐氟性家蠶占
 
,F(xiàn)2中A的基因頻率是
 

②寫出乙組雜交組合的親本基因型:♀
 
、♂
 

③家蠶的Z染色體和W染色體大小、形態(tài)不完全相同,但存在著同源區(qū)段(Ⅱ)和非同源區(qū)段(I、Ⅲ),如下圖所示.若丙組親本均為純種(ZRW、ZrW均視為純種),請根據(jù)丙組實驗的結果分析,基因R、r應位于性染色體的區(qū)段
 
.若基因R、r位于性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II,則乙組的F1表現(xiàn)型應為
 

(2)科學家將人干擾素基因M導人家蠶細胞培養(yǎng)后可提取干擾素用于制藥.一個核糖體從起始密碼子到達終止密碼子約需5s,實際上合成120個干擾素分子所需的時間約為1min,其原因是
 
.若M基因中編碼第90位谷氨酸的CTC突變成ATC,翻譯就此終止,由此推斷,mRNA上的
 
為終止密碼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示豌豆種子圓粒性狀的產生機制.請據(jù)圖分析.

(1)圖中b過程所需的原料是
 
,b過程能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的物質是
 
.豌豆種子細胞不能依靠滲透吸水的原因是缺少
 
(細胞器).
(2)當R中插入一小段DNA序列后,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而使
 
 增多.其發(fā)生的變異類型是
 

(3)純種黃色圓粒豌豆(YYRR)與綠色皺粒豌豆(yyrr)雜交得F1,F(xiàn)1自交得F2.F2中綠色圓粒的基因型有
 
種. F2的圓粒豌豆中Y基因的頻率為
 
;若F2的全部綠色圓粒豌豆植株進行自交,所得到的F3中純合綠色圓粒的比例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中①~③表示的是生物體內3種有機物的分子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比葉黃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大
B、①~③存在于所有植物細胞
C、細胞中有①就必定能通過光反應產生③
D、③失去兩個磷酸基團后是②的組成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觀點中,不支持“轉基因生物存在生物安全問題”的是( 。
A、轉基因植物可能擴散到野外變成雜草而破壞生態(tài)平衡
B、轉基因生物可能成為外來物種而威脅其他生物的生存
C、轉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可能與病毒雜交重組出有害的病原體
D、轉基因農作物需要在一定的水肥條件下才能表現(xiàn)出新的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