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利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培育脫毒苗,獲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種 | |
B. | 利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獲得人工種子,能保持親本的優(yōu)良性狀 | |
C. | 利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獲得紫草素,實現了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 | |
D. | 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獲得“蘿卜-甘藍”,克服了生殖隔離的障礙 |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植物組織培養(yǎng)和植物體細胞雜交的知識.
1、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是: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終形成植物體.植物組織培養(yǎng)依據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2、植物的體細胞雜交是將不同植物的細胞通過細胞融合技術形成雜種細胞,進而利用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將雜種細胞培育成多倍體的雜種植株.植物體細胞雜交依據的原理是細胞膜的流動性和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解答 解:A、利用植物的幼嫩的芽或莖進行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可以培育脫毒苗,但不能獲得抗病毒的新品種,A錯誤;
B、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獲得人工種子,能保持親本的優(yōu)良性狀,B正確;
C、利用細胞培養(yǎng)技術獲得紫草素,實現了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C正確;
D、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獲得“蘿卜-甘藍”,克服了生殖隔離的障礙,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植物組織培養(yǎng)相關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在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中,需要的條件:①消毒滅菌;②一定濃度的植物激素;③適宜的溫度;④充足的養(yǎng)料.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植物激素使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關鍵性激素是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IAA和GA均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的作用,且IAA的促進效應較GA明顯 | |
B. | IAA和GA具有協同作用 | |
C. | 生長素的作用機理是通過細胞分裂促進細胞生長 | |
D. | 可采用外加赤霉素的方法使幼嫩的矮小植株增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與信使RNA | B. | 氨基酸與轉運RNA | ||
C. | 信使RNA與轉運RNA | D. | 核糖體與信使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白眼突變體與野生型雜交,F1全部表現為野生型,雌雄比例1:1 | |
B. | F1相互交配,后代出現性狀分離,白眼全部是雄性 | |
C. | F1雌性與白眼雄性雜交,后代出現白眼,且雌雄比例1:1 | |
D. | 白眼雌性與野生型雄性雜交,后代白眼全部為雄性,野生型全部為雌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中國傳統農業(yè)-物種多樣性原理 | |
B. | 在養(yǎng)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種豐富的珊瑚礁-物質循環(huán)再生原理 | |
C. | 水鄉(xiāng)的桑基魚塘-整體性原理 | |
D. | 太湖中水葫蘆泛濫-協調與平衡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生物的部分育種過程。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③到④過程能提高突變頻率,從而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B.⑤×⑥到⑧的育種過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C.若③的基因型為AaBbdd,則⑩植株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總數的1/4
D.③到⑦過程如果出現突變和重組,將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貴州遵義航天高中高一下6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所示為DNA分子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組成DNA的基本單位是[ ]______。
(2)若3為胞嘧啶,則4應是_____。兩者之間通過_____鍵相連。
(3)圖中8示意的是一條__________的片段。與另一條片段的位置關系是_______。
(4)構成DNA分子的堿基有__________種,但由于______的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因此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仲元中學高二下期中考試文科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成年大白鼠的某腺體被摘除后出現了行動呆滯、精神萎靡、 代謝耗氧量下降和產熱量減少等現象。被摘除的腺體最可能是( )
A.腎上腺 B.睪丸 C.甲狀腺 D.胸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