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和能量流向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初級消費者的糞便中所含有機物的能量屬于Z2
B. X1過程吸收的CO2總量與Y1、Y2、Y3……及Z過程釋放的CO2總量相等
C. 當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時,X3過程的能量值約為X1過程的能量值的1%~4%
D. 調查初級消費者中的某一個種群,若初次捕獲60只已經標記,再次捕獲20只中有標記的4只,若每只個體平均含4kJ能量,生產者最少應有12000kJ能量才能維持該種群的穩(wěn)定
【答案】C
【解析】據(jù)圖生產者、消費者體內的有機物除了被分解者分解外(Z),還有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消耗(Y),以及流入下一營養(yǎng)級(X)。X1過程為光合作用,X1過程吸收的CO2總量中,除了一部分通過Y1、Y2、Y3、…及Z過程釋放的CO2回歸大氣外,還有一部分貯存在生物體內或者有一部分未被利用;能量在食物鏈中的傳遞效率為10%~20%,按此效率計算,X3過程的能量值約為X1過程的能量值的1%~4%。
A. 初級消費者糞便中有機物的能量屬于上一營養(yǎng)級,即生產者,A錯誤;
B. 生產者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可能有一部分貯存在生物體內或者未利用,因此X1過程吸收的CO2總量與Y1、Y2、Y3……及Z過程釋放的CO2總量不一定相等,B錯誤;
C. 按照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計算,X3過程的能量值約為X1過程的能量值的1%~4%,C正確;
D. 僅考慮這一種群,初次捕獲60只并標記,再次捕獲20只中有標記的4只,則該種群數(shù)量有300只,共有能量300×4=1200kJ,至少消耗的能量按20%計算,生產者應有6000kJ,但消費者有多個營養(yǎng)級,實際需要的能量遠多于這些,D錯誤。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9世紀80年代,有人撰文介紹某外國著作,稱“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書……其大旨謂:凡植物、動物之種類,時有變遷……不合時宜者漸漸澌滅,其合宜者得以永存”。對上述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A. 該外國著作是《物種起源》
B. 該外國著作的作者是赫胥黎
C. 該文著力傳播西方社會政治學說
D. 維新派找到了自己的理論武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肝細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受體缺乏,可導致低血糖
B. 線粒體是肌肉細胞產生二氧化碳的唯一場所
C. 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和代謝中心
D. 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細胞,其高爾基體膜成分更新速度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碳排放增加形式的溫室效應導致北極海冰的覆蓋面積減小,對北極當?shù)匚锓N造成嚴重威脅,如很多獸群之間彼此遠離。下圖為北極地區(qū)的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北極鱈魚捕食10kg浮游動物A可增加2.5kg重量,捕食30kg浮游動物B可增加2.5kg重量,但不能推算出第二、三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海冰消失造成浮游動物A的棲息地減少,其K值將________,同時,科學家發(fā)現(xiàn)北極鱈魚大量捕食浮游動物B,這體現(xiàn)了信息傳遞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
(2)一般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北極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抗干擾能力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碳排放的增加與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有關,化石燃料中的能量在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中屬于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大腸桿菌CV101菌株和CV103菌株的營養(yǎng)需求,某團隊在營養(yǎng)成分相同的含醋酸鹽的培養(yǎng)液中分別接種CV101菌株和CV103菌株,并置于相同且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每隔一段時間統(tǒng)計兩種菌株的生長狀況。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醋酸鹽培養(yǎng)基從物理性質上來看屬于________培養(yǎng)基,該培養(yǎng)基主要應用是_________;從功能上來看屬于______________培養(yǎng)基。
(2)由圖可知:更適應醋酸鹽培養(yǎng)基環(huán)境的菌株是___________,其依據(jù)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若要統(tǒng)計培養(yǎng)30小時后醋酸鹽培養(yǎng)基中的CV101活菌數(shù),可采用_______法;為保證能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獲得單個菌落,接種前,需取1mL該菌液進行_____________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大菱鲆是我國重要的海水經濟魚類。研究性學習小組嘗試對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進行研究。
(1)查詢資料得知,18℃時,在不同pH條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圖1。由圖可知,在各自最適pH下,三種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資料表明大菱鲆人工養(yǎng)殖溫度常年在15—18℃之間,學習小組假設: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適溫度在15—18℃間。他們設置15℃、16℃、17℃、18℃的實驗溫度,探究三種酶的最適溫度。
①探究試驗中以干酪素為底物。干酪素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可用_______試劑鑒定。
②胃蛋白酶實驗組合幽門盲囊蛋白酶實驗組的pH應分別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
③為了控制試驗溫度,裝有酶和底物的試管應置于_____________中以保持恒溫。單位時間內______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高低。
④實驗結果如圖2,據(jù)此能否確認該假設成立?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研究還發(fā)現(xiàn)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養(yǎng)殖投放的飼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________的比例,以減少對海洋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玉米的PEPC 酶基因導入水稻后,測的光照強度對轉基因水稻和原種水稻的氣孔導度及光合速率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注:氣孔導度越大,氣孔開放程度越高)
(1)水稻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 ,捕獲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
(2 )CO2 通過氣孔進入葉肉細胞后,首先與 結合而被固定,固定產物的還原需要光反應提供 。
(3 )光照強度低于 8×102μmol·s-1時,影響轉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光照強度為10~14×102μmol·s-1時,原種水稻的氣孔導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變,可能的原因是 。
(4 )分析圖中信息,PEPC 酶所起的作用是 ;轉基因水稻更適合栽種在 環(huán)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番茄營養(yǎng)豐富,是人們喜愛的一類果蔬。但普通番茄細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控制細胞產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該酶能破壞細胞壁,使番茄軟化,不耐貯藏。為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要,科學家們通過基因工程技術,給普通番茄細胞中導入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抗PG),培育出了抗軟化、保鮮時間長的番茄新品種。操作流程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
(1)過程①通常會用兩種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經過程②可獲得三種土壤農桿菌,除依據(jù)質粒上的____________篩選出的含重組DNA的土壤農桿菌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兩種土壤農桿菌。
(3)從圖中可見,mRNA1和mRNA2的結合直接導致了____________無法合成,最終使番茄獲得抗軟化的性狀。
(4)目的基因能否在番茄細胞內穩(wěn)定存在的關鍵是____________。
(5)如果利用上述方法培育出的蕃茄不具抗軟化性狀,經分子雜交技術檢測,發(fā)現(xiàn)細胞內有抗PG存在,但檢測不到mRNA2分子,可能原因是目的基因(抗PG)上游缺少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反應物A生成產物P的化學反應在無酶和有酶催化條件下的能量變化過程,假設酶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最適,對于圖中曲線分析正確的是( )
A. ad段表示無酶催化時該反應的活化能
B. 若將有酶催化的反應溫度下降10℃,則ab段會縮短
C. 若把酶改成無機催化劑,則圖中b點位置會下移
D. bc段表示酶為底物提供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