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7.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胚胎細胞中存在與細胞凋亡有關的基因
B.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在正常細胞中沒有活性
C.真核細胞不存在無絲分裂這一細胞增殖方式
D.細胞分化過程中蛋白質種類和數量未發(fā)生改變

分析 1、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編程序死亡的過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發(fā)育的基礎、能維持組織細胞數目的相對穩(wěn)定、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成熟的生物體內,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2、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其中原癌基因負責調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過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
3、細胞分化的概念:在個體發(fā)育中,相同細胞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細胞分化過程遺傳物質不變,只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解答 解:A、與細胞凋亡有關的基因存在于正常體細胞中,故胚胎細胞中存在與細胞凋亡有關的基因,A正確;
B、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為控制細胞正常分裂的基因,故在正常細胞中有活性,會表達,B錯誤;
C、無絲分裂是真核細胞增殖方式之一,C錯誤;
D、細胞分化過程中有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故其蛋白質種類和數量會發(fā)生改變,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分化、細胞分裂、細胞癌變和細胞凋亡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分化的原因及意義;識記細胞分裂的方式及特點;識記與細胞癌變有關的基因;識記細胞凋亡的概念,并與細胞壞死進行區(qū)分,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表示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的過程.請分析并回答:
(1)甲過程需以②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在①RNA聚合酶的催化下完成.RNA病毒導致的疾病比DNA病毒導致的疾病更難治療和預防是因為RNA病毒更容易變異.
(2)若DNA的一條模板鏈上堿基序列GCC能指導一個氨基酸,則對應的tRNA上氨基酸是精氨酸(脯氨酸的密碼子為CCG,精氨酸的密碼子為CGG,丙氨酸的密碼子為GCC,甘氨酸的密碼子為GGC).
(3)該細胞內有密碼子64種,rRNA的形成與核仁有關,mRNA與核糖體的結合部位最多可以有2個密碼子?上圖中含有氫鍵的化合物有tRNA和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某雄性動物體內,甲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是乙細胞的2倍,下列敘述不可能的是( 。
A.甲細胞是初級精母細胞,乙細胞是次級精母細胞
B.甲細胞是高度分化的體細胞,乙細胞是成熟的生殖細胞
C.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乙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甲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乙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得F1,F1全為黃色圓粒.F1與某豌豆雜交,得到四種類型的后代及其比為黃圓:黃皺:綠圓:綠皺=3:3:1:1.那么,某豌豆的遺傳因子的組合是( 。
A.YYRRB.yyRrC.YyrrD.Y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將某種植物純合的藍色品種與純合的鮮紅色品種雜交,F1為藍色.若讓F1藍色與純合鮮紅色品種雜交,其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藍色:鮮紅色=3:1.
(1)取F1植株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獲得幼苗(填''幼苗''、“種子‘’或‘’幼苗或種子‘’)后用秋水仙素進行處理,得到的個體中與親本基因型相同的占$\frac{1}{2}$.
(2)F1藍色植株自花受粉,后代基因型有9種:表現型及比例為藍色:鮮紅色=1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措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風沙嚴重的地區(qū)大量栽種防護林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B.保護生物多樣性是指對珍稀瀕危物種要嚴格保護,禁止獵殺和采伐
C.易地保護就是把大批野生動物遷入動物園、水族館等進行保護
D.建立自然保護區(qū)的功能是接納各地遷移和捕來的野生動物并加以保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表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甲、乙、丙三個種群數量變化的相互關系.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甲與乙、乙與丙為捕食關系B.甲與乙、乙與丙是競爭關系
C.甲為生產者、乙為初級消費者D.甲→乙→丙構成一條食物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亞硝酸鹽對人體的危害不包括( 。
A.一次性大劑量地攝入亞硝酸鹽能夠引起高鐵血紅蛋白癥,導致組織缺氧
B.亞硝酸鹽在自然界和胃腸道的酸性環(huán)境中可以轉化為亞硝胺,亞硝胺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
C.亞硝酸鹽能夠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兒有致畸作用
D.長期食用含亞硝酸鹽的食品,會引起亞硝酸鹽在體內積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炭疽桿菌能使人畜患炭疽病,主要引起皮膚炭疽和肺炭疽等.對炭疽病疑似患者,可通過甲圖所示鑒定炭疽桿菌的實驗進行確診,其中實驗組中的噬菌體能特異性地侵染炭疽桿菌.

(1)炭疽桿菌在細胞結構上無(“有”或“無”)成形細胞核,根據炭疽病的發(fā)病部位,你猜測炭疽桿菌的代謝方式應為異養(yǎng)需氧型.
(2)若要從炭疽病疑似患者體內分離出炭疽桿菌,可將患者皮膚膿胞滲出物接種于特定的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如乙圖所示.圖中A和D所示的接種方法分別叫:稀釋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劃線法.
(3)甲圖中制備的液體培養(yǎng)基時需采取高壓蒸汽滅菌法滅菌.甲乙兩圖中的各組培養(yǎng)基中都必須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有水、無機鹽、碳源、氮源.接種可疑菌后,需將三角瓶置于35℃下的搖床上振蕩培養(yǎng)24小時,可疑菌會大量繁殖,液體培養(yǎng)基變渾濁.
(4)甲圖中,對照組與實驗組試管同時培養(yǎng)6小時后,若實驗組液體培養(yǎng)基的渾濁度比對照組低(高/低),則可明確疑似患者被炭疽桿菌感染;反之則排除.此判斷的依據是實驗組中的噬菌體能特異性地侵染炭疽桿菌,使細菌死亡,溶液變澄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