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胡蘿卜在不同的含氧情況下從硝酸鉀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線.影響A,B兩點和B,C兩點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別是(

A.載體數(shù)量、能量
B.能量、載體數(shù)量
C.載體數(shù)量、離子濃度
D.能量、離子濃度

【答案】B
【解析】解:無機鹽離子的吸收是主動運輸,與載體和能量有關,據(jù)圖可知:A、B兩點在同一曲線(吸收NO3)上,載體數(shù)量相同,因變量是氧濃度,A點大于B,A點有氧呼吸較強,提供能量較多,則主動運輸吸收的NO3較多;而B、C兩點對應的氧濃度一樣,說明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一樣,不同的是B所在的曲線NO3載體數(shù)量多于A所在曲線K+載體數(shù)量.
故選:B.
物質(zhì)的跨膜運輸方式有三種: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和主動運輸.吸收K+和NO3的方式是主動運輸,需要載體協(xié)助,消耗能量ATP.A、B兩點表示不同溫度下吸收NO3的量,則載體相同,影響因素是能量,B、C兩點表示在同一氧濃度下吸收K+和NO3的量,則能量相同,影響因素是載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某種植物置于CO2濃度適宜、水分充足的環(huán)境中,溫度分別保持在5、15、25、35℃下,改變光照強度,測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圖1所示的結果.處理圖1中有關數(shù)據(jù)得到圖2、圖3.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當光照強度小于1時,溫度是呼吸作用的限制因素,不是真正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B.當光照強度大于7時,25℃比15℃條件下植物的有機物的合成速率大
C.圖2表示在5℃﹣35℃下該植物最大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化
D.圖3表示在5℃﹣35℃下該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人體的調(diào)節(jié)中,不是體液調(diào)節(jié)特點的是

A. 調(diào)節(jié)速度緩慢,作用時間長 B. 通過體液運送調(diào)節(jié)物

C. 調(diào)節(jié)物都是由內(nèi)分泌腺產(chǎn)生的 D. 調(diào)節(jié)作用范圍廣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轉基因小鼠培育過程示意圖,①~⑦表示相關過程。請回答:

(1)過程①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__,過程②須進行_____________處理。

(2)過程③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過程④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蚬こ痰暮诵牟襟E是__________________

(3)過程⑤的培養(yǎng)液中除了含有各種無機鹽、有機鹽類、維生素、氨基酸、核苷酸、激素等外,還要添加______________等物質(zhì)。

(4)過程⑦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為獲得較多基因型相同的轉基因小鼠,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基因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每個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個片段
B.DNA分子上的每一個片段都是基因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zhì)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
D.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為DNA的是

乳酸菌 藍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哺乳動物紅細胞的部分生命歷程如下圖所示,圖中除成熟紅細胞外,其余細胞中均有核基因轉錄的RNA。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成熟紅細胞在細胞呼吸過程中不產(chǎn)生二氧化碳

B.網(wǎng)織紅細胞仍然能夠合成核基因編碼的蛋白質(zhì)

C.造血干細胞與幼紅細胞中基因的執(zhí)行情況不同

D.成熟紅細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開始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人體內(nèi)兩種重要化合物A與B的化學組成關系,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a的種類約有20種,b的種類約有8種
B.a的結構中都含有一個“﹣NH2”和一個“﹣COOH”
C.B是人類的遺傳物質(zhì),也是植物的遺傳物質(zhì)
D.A的種類在神經(jīng)細胞與表皮細胞中相同,B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制作的固定化酵母凝膠珠顏色很淺且硬度大、易開裂.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酵母細胞沒有充分活化
B.海藻酸鈉溶液濃度偏低
C.CaCl2溶液濃度過大
D.在CaCl2溶液中浸泡時間過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