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是組成生物體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與組成它們的化學元素的關系圖.

(1)A、B、C、D、E中含有N元素的有C、D、E(填圖中字母).
(2)寫出下列大分子化合物的中文名稱:⑥糖原; ⑨脫氧核糖核酸.
(3)現(xiàn)有800個E,氨基總數(shù)808個,由這些E合成的含有2條肽鏈的⑩,至少含有的游離的氨基數(shù)是10、氧原子的個數(shù)是802,
(4)圖中由E形成⑩的場所是核糖體,該過程稱為脫水縮合反應,連接兩個相鄰E的化學鍵的結構式為-CO-NH-.
(5)小分子C和D的差別是前者含核糖和尿嘧啶,后者含脫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6)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具體名稱:F5為血紅蛋白、載體蛋白;F6為酶.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構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生理功能.解答本題時要從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入手,動物特有的儲能物質(zhì)是糖原,植物特有的儲能物質(zhì)是淀粉;動植物普遍都有的儲能物質(zhì)是脂肪.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少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DNA和RNA所含的五碳糖有差異,DNA中的五碳糖為脫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為核糖.
分析題圖可知,⑥是糖原,A是葡萄糖,①是c、H、O;⑦是脂肪,B是甘油和脂肪酸,②是c、H、O;⑧是RNA,C是核糖核苷酸,③是C、H、O、N、P;⑨是DNA(脫氧核糖核酸),D是脫氧核苷酸,④是C、H、O、N、P;(10)是蛋白質(zhì),E是氨基酸,⑤是C、H、O、N.

解答 解:(1)由分析知道,含有N元素的有C、D、E.
(2)分析題圖可知,⑥是糖原,⑨是脫氧核糖核酸.
(3)蛋白質(zhì)功能的多樣性是由蛋白質(zhì)結構多樣性決定的.蛋白質(zhì)結構多樣性的原因是構成多肽的氨基酸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不同,蛋白質(zhì)的空間結構不同;
氨基酸800個,氨基總數(shù)為808個,游離的氨基為808-800=8個.所以總的氨基為10+2=12個,總的氨基數(shù)目為8+2=10個.800個氨基酸含有羧基總數(shù)是800個,脫水縮合反應形成2條肽鏈的過程中脫去了800-2=798,因此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條肽鏈的蛋白質(zhì)中含有氧原子的數(shù)目是:800×2-798=802個.
(4)E(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蛋白質(zhì)的場所是核糖體、連接兩個氨基酸之間的肽鍵是-CO-NH-.
(5)小分子C和D分別是核糖核苷酸、脫氧核苷酸,它們最主要差別是前者含核糖,后者含脫氧核糖. 
(6)F5具有轉運功能,故為載體或血紅蛋白等,F(xiàn)6起到催化作用是酶.
故答案為:
(1)C、D、E
(2)糖原   脫氧核糖核酸
(3)10       802
(4)核糖體     脫水縮合-CO-NH-
(5)核糖和尿嘧啶     脫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6)血紅蛋白、載體蛋白      酶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蛋白質(zhì)的元素組成主要是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的,然后要明確蛋白質(zhì)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經(jīng)過脫水縮合形成多肽,多肽經(jīng)過盤曲折疊形成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相關的題目首先要掌握氨基酸的結構簡式,然后要掌握氨基酸脫水縮合的以后,形成肽鍵數(shù)和水分子數(shù)的計算公式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高三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陰生植物在弱光下,當提高CO2濃度時,光合速率并未加快。對這一現(xiàn)象最可能的解釋是

A.呼吸作用受阻影響光合作用

B.使三碳化合物還原的還原劑和ATP不足

C.暗反應過程所需的酶在弱光條件下活性低

D.呼吸作用強,大量消耗光合作用產(chǎn)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是組成生物體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與組成它們的化學元素的關系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構成小分子A、B、C、D、E相同的化學元素是C、H、O.
(2)寫出下列大分子化合物的名稱:⑦脂肪;⑨DNA.
(3)小分子C和D的差別是前者含有核糖和尿嘧啶,后者含有脫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4)對小分子A進行鑒定使用什么試劑?斐林試劑,小分子E大約有20種,不同分子E的區(qū)別在于R基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表示低倍顯微鏡觀察到的人血涂片的一個視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圓餅形的細胞Ⅰ必須經(jīng)過染色才能觀察到
B.圓餅形的細胞Ⅰ細胞呼吸能產(chǎn)生大量的CO2和H2O
C.人體中細胞Ⅱ來自骨髓干細胞分化而來
D.為放大細胞Ⅱ觀察形態(tài)結構需先將涂片向左上方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象.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數(shù)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數(shù)小
B.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應選用②③⑤
C.若將觀察的視野調(diào)亮些,應選①③⑤組合
D.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的調(diào)節(jié)順序:轉動轉換器→調(diào)節(jié)光圈→轉動細準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過敏反應與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異常有關,地塞米松是用來治療此病的一種免疫抑制劑.尋找更加高效且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劑已成為當前的一個研究熱點.
(1)研究人員以DNFB刺激健康小鼠,建立過敏反應的小鼠模型.將這批小鼠分成五組,再用DNFB刺激模型小鼠,誘發(fā)其過敏反應.誘發(fā)前的0.5h和誘發(fā)后6h,在B、C、D、E組小鼠外耳分別涂濃度為0、2%、4%、8%的青蒿素乳膏,F(xiàn)組小鼠外耳涂地塞米松,同時另設健康小鼠為對照組.誘發(fā)48h后取小鼠胸腺并稱重,計算胸腺指數(shù),結果如圖1.

細胞相對生存活力=$\frac{實驗組活細胞數(shù)量}{空白對照組活細胞數(shù)量}$×100%
①胸腺是T淋巴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其重量變化能反映機體免疫功能的狀態(tài).與A組相比,B組小鼠的胸腺指數(shù)明顯升高,原因是發(fā)生了免疫應答(反應).
②C、D、E組結果與B組比較,說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作用.當青蒿素的濃度達到8%時作用效果超過了地塞米松.
(2)在對不同濃度的青蒿素和地塞米松進行細胞毒性的比較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從健康的實驗小鼠體內(nèi)分離淋巴結,研磨過濾,收集細胞懸液;體外誘導細胞分裂并培養(yǎng)24h后,統(tǒng)計細胞數(shù)量,計算細胞相對生存活力,結果如圖2.
①本實驗中空白對照組是用不含地塞米松和青蒿素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細胞,空白對照組細胞相對存活力是100%.
②圖2所示實驗結果說明青蒿素和地塞米松對細胞均有毒性;在各濃度下,青蒿素對細胞的毒性均小于地塞米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種群數(shù)量數(shù)學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驟是( 。
A.觀察并提出問題→提出合理假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用適當?shù)臄?shù)學形式表達事物的性質(zhì)→實驗或觀察檢驗或修正數(shù)學形式
B.觀察并提出問題→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用適當?shù)臄?shù)學形式表達事物的性質(zhì)→提出合理假設→實驗或觀察檢驗或修正數(shù)學形式
C.觀察并提出問題→提出合理假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用適當?shù)臄?shù)學形式表達事物的性質(zhì)
D.提出合理假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用適當?shù)臄?shù)學形式表達事物的性質(zhì)→實驗或觀察檢驗或修正數(shù)學形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圖①~③分別表示人體細胞中發(fā)生的3種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過程②的α鏈中鳥嘌呤與尿嘧啶之和占堿基總數(shù)的54%,α鏈及其模板鏈對應區(qū)段的堿基中鳥嘌呤分別占29%、19%,與α鏈對應的DNA區(qū)段中腺嘌呤所占的堿基比例為26%.
(2)由于基因中一個堿基對發(fā)生替換,而導致過程③合成的肽鏈中第8位氨基酸由異亮氨酸(密碼子有AUU、AUC、AUA)變成蘇氨酸(密碼子有ACU、ACC、ACA、ACG),則該基因的這個堿基對替換情況是T∥A替換為C∥G(A∥T替換為G∥C).
(3)在人體內(nèi)成熟紅細胞、漿細胞、記憶細胞、效應T細胞中,漿細胞和效應T細胞.
(4)人體不同組織細胞的相同DNA,進行過程②時,啟用的起始點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不同組織細胞中基因進行選擇性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簡要概括了真核細胞中基因指導蛋白質(zhì)合成的過程,其中①、④表示物質(zhì);②、③、⑤表示生理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的主要載體是染色體B.②過程堿基配對時有A與U的配對
C.③過程以④為原料合成多肽鏈D.⑤過程是在核糖體上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