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摩爾根團隊偶爾在一群紅眼果蠅的染色體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白眼雄果蠅,于是摩爾根等人做了如圖1的實驗。圖2是雄性果蠅的染色體組成示意圖,A、a表示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基因A(長翅)對a(殘翅)完全顯性。請據圖回答:
(1)當時摩爾根之所以選用果蠅為實驗材料,是因為果蠅______(寫出兩條)。親代那只白眼雄蠅的出現(xiàn)最可能是______的結果。
(2)摩爾根等人根據其他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對該實驗結果提出了______的假說,為驗證其假說,設計了測交方案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驗證。結合當時實際分析,該測交方案應該是讓F1中的_______果蠅與F2中的白眼果蠅交配。
(3)圖2所示雄果蠅與一只殘翅雌果蠅雜交,產生一只Ⅱ號染色體三體長翅雄果蠅。其基因組成可能為AAa或Aaa。AAa產生的原因為___________。
為確定該三體果蠅的基因組成,讓其與殘翅雌果蠅測交(假設染色體組成正常的配子均可育,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的配子50%可育)。
如果后代表現(xiàn)型長翅:殘翅的比例為_______則該三體果蠅的基因組成為Aaa。
如果后代表現(xiàn)型長翅:殘翅的比例為_______則該三體果蠅的基因組成為AAa。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與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為親本雜交得F1,F(xiàn)1自交得F2,F(xiàn)2的性狀分離比為9:3:3:1.則F1中兩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研究過程一般包括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實驗驗證、數(shù)據分析、得出結論等。在孟德爾探究遺傳規(guī)律的過程中,使孟德爾發(fā)現(xiàn)問題的現(xiàn)象是
A.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開而分離
B.具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F(xiàn)2表現(xiàn)型之比為3﹕1
C.F1與隱性親本測交,后代表現(xiàn)型之比為1﹕1
D.雌雄配子結合的機會均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安徽省黃山市畢業(yè)班第三次質量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小鼠和果蠅都是遺傳學常用的實驗材料,請按要求作答:
(1)有兩個獨立發(fā)現(xiàn)的隱性突變純合的小鼠品系,該突變能導致小鼠的眼睛變小,而且這兩種品系的表型很難區(qū)分。其中一個品系的突變稱為L型,另一個稱為T型?梢酝ㄟ^實驗來判斷L型和T型是否為同一基因的不同突變類型。
實驗思路:將__________進行雜交,觀察F1的表現(xiàn)型。若__________________,則這兩種突變型均為同一對等位基因突變所致,兩種突變基因互為______________。
(2)一只突變的雄果蠅為深紫紅色眼,與一只野生型紅眼雌果蠅雜交,F(xiàn)1代均為紅眼。F1代相互交配產生F2代果蠅表現(xiàn)型和比例為:紅眼雌蠅:紅眼雄蠅:深紫紅色眼雄蠅=2:1:1。那么,深紫紅色眼的突變基因位于__________(常、X)染色體上。請畫出該過程的遺傳圖解。(不考慮基因在XY的同源區(qū)段,且已知果蠅眼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用A和a來表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安徽省黃山市畢業(yè)班第三次質量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中心法則是生物界遺傳信息傳遞的主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HIV是逆轉錄病毒,侵染到T細胞后,以自身RNA為模板逆轉錄出DNA
B. mRNA上的密碼子只能和tRNA上的反密碼子堿基互補配對
C. 用32P標記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在子代噬菌體中存在雙鏈都被32P標記的DNA
D. 遺傳病患者的發(fā)生,都是由于DNA復制發(fā)生差錯形成致病基因導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商丘市高三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攜帶抗P基因、不帶抗Q基因的鼠細胞去除細胞核后,與攜帶抗Q基因、不帶抗P基因的鼠細胞融合,獲得的胞質雜種細胞具有P、Q兩種抗性。該實驗證明了
A. 抗Q基因位于細胞核中
B. 該胞質雜種細胞具有無限增殖能力
C. 抗P基因位于細胞質中
D. 該胞質雜種細胞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寧夏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動物種群中AA、Aa和aa的基因頻率分別為0.3、0.4和0.3,請回答
(1)該種群中a基因的頻率為______.
(2)如果該種群滿足四個基本條件,即種群 、不產生______、沒有 、沒有遷入遷出,且種群中個體間隨機交配,則理論上該種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 ;如果該種群的子一代再隨機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 (填“會”或“不會”)發(fā)生改變。
(3)假定該動物種群滿足上述四個基本條件,但不發(fā)生隨機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間進行交配,則理論上該種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______、______、和______;如果子一代也同樣只發(fā)生相同基因型之間的交配,其后代中A和a的基因頻率______(會或不會)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寧夏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袁隆平一直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極大地提高了水稻的產量,緩解了世界糧食短缺的現(xiàn)狀,被提名為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關于雜交育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雜交水稻利用了不同親本染色體重組的原理
B.雜交能將不同物種的優(yōu)良性狀集中到一個個體中
C.雜交后代表現(xiàn)出優(yōu)良性狀就成為優(yōu)良品種
D.該育種方法也可以用于家禽、家畜的育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省贛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動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敗葉為食。為探究蚯蚓對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相關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各種生物的集合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選擇4個樹種的葉片做了不同分解程度的處理,于6〜9月進行了室外實驗。每種葉片置于兩個盆中,與土壤混合均勻,將數(shù)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飼養(yǎng),統(tǒng)計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結果如下表。
①實驗所選擇蚯蚓生長狀況基本一致,其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據表分析,蚯蚓對半分解葉的消耗量明顯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未分解葉的消耗量,在不同葉片中,對__________最為喜好。由此說明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影響蚯蚓攝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據上述實驗分析,若在紅松林和蒙古櫟林中種植一些楊樹,有利于增加_________的數(shù)量,增加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