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表示動物細胞中各種化合物和主要元素占細胞鮮重的含量的多少(未完全按實際比例),以下按①②③④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蛋白質、水、脂質、糖類 O,C,N,H
B.水、蛋白質、糖類、脂質 C,O,H,N
C.水、蛋白質、糖類、脂質 O,C,N,H
D.蛋白質、水、脂質、糖類 C,O,H,N

【答案】D
【解析】解;由題圖可知,該活細胞中占鮮重的比例是的大小依次是②>①>③>④,因此該柱形圖的縱軸如果是化合物,則②是水,①是蛋白質,③是脂質,④是糖類;如果是化學元素則②是O,①是C,③是H,④是N.
故選:D.
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質,然后是糖類和脂質;活細胞中含有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然后是H、N.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U形管中間被一種能允許水分子通過而二糖不能通過的半透膜隔開,現(xiàn)在兩慨分別加入0.1 mol/L的蔗糖溶液和0.1 mol/L的麥芽糖溶液,一段時間后左右兩側液面高度怎樣變化?若向U形管右側加入某種微量物質(不影響溶液濃度),右側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這種微量物質最可能是

A. 右側液面高度下降;胰島素 B. 右側液面高度下降;蔗糖酶

C. 兩側液面高度不變;麥芽糖酶 D. 兩側液面高度不變;蒸餾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普查有助于了解人口基本情況,為科學制定各項政策提供依據(jù),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下表為某地區(qū)人口普查的部分數(shù)據(jù)。據(jù)表回答問題:

2000年

2010年

人數(shù)(萬人)

比例(%)

人數(shù)(萬人)

比例(%)

65歲及以上

16.14

6.34

21.49

8.55

15~64歲

176.28

69.26

176.10

70.08

0~14歲

62.09

24.40

53.68

21.37

全地區(qū)人口(萬人)

254.51

251.27

(1)表中各年齡段的比例反映了該地區(qū)人口種群的_________________。

(2)2000~2010年間該地區(qū)人口平均出生率為11.8‰,死亡率為6.07‰,從種群特征的角度分析,該地區(qū)人口數(shù)量減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與2000年相比,2010年該地區(qū)__________人口增加,表明該地區(qū)營養(yǎng)和醫(yī)療水平有所提高。

(4)2010年該地區(qū)的新生兒性別比例接近1:1,請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用遺傳圖解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一定量的培養(yǎng)液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酵母菌,其種群數(shù)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A所示,a表示每3小時更換一次培養(yǎng)液的種群增長曲線,d表示不更換培養(yǎng)液的種群增長曲線。

(1)曲線a表示種群呈“__________”型增長。理論上講,呈現(xiàn)這種增長模型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曲線d表示種群呈“_________”型增長。屬于這種增長模型的種群,隨種群密度(個體數(shù)量)的增加,其增長速率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種群數(shù)量達到K值的一半時,種群的增長速率達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實際情況下,塔斯馬尼亞綿羊種群的增長曲線如圖B所示,說明在自然界中,種群數(shù)量變化會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象。

(4)某同學在酵母菌培養(yǎng)過程中的操作步驟如下:從靜置試管中吸取酵母菌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shù),記錄數(shù)據(jù);把酵母菌培養(yǎng)液放置在冰箱中培養(yǎng);第7天再取樣計數(shù),記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并繪制曲線。請糾正該同學實驗操作中的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可以準確地復制
B.能夠儲存遺傳信息
C.是4種堿基對的隨機排列
D.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為研究光照強度對某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影響實驗示意圖,圖乙表示其細胞氣體交換情況,圖丙表示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的關系,圖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種綠色植物在24小時內(nèi)O2吸收和釋放速率的變化示意圖(單位:mg/h)。A、B點對應時刻分別為6點和19點。

(1)圖乙中光反應的具體部位字母及名稱是[ ]________,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葉肉細胞處于圖乙狀態(tài)時,對應圖丙中的區(qū)段是________。

(3)圖丙中限制A~B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若提高溫度,曲線的變化是________(填“上移”“下移”“不動”或“無法確定”)。

(4)丁圖中24小時內(nèi)不進行光合作用的時段是________。

(5)丁圖中測得該植物一晝夜的O2凈釋放量為300 mg,假設該植物在24小時內(nèi)呼吸速率不變,則該植物一天通過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O2總量是________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時,光合作用每小時利用CO2的量是________mg。圖中陰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釋放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00 mg。

(6)丁圖中,若適當增加植物生長環(huán)境中CO2濃度,B點將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動。在生產(chǎn)實踐中,常采用施用農(nóng)家肥的方法增加CO2的濃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雜交育種是培養(yǎng)家畜新品種的主要途徑,所依據(jù)的遺傳學原理主要是(  )
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
C.性狀分離
D.染色體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為物質進出細胞膜的示意圖,其中a、b、c、d、e為物質運輸方式,A,B為細胞膜的組成成分;乙、丙圖所示為物質出入方式與濃度的關系,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甲圖中體現(xiàn)細胞膜識別功能的結構是;構成細胞膜基本骨架的結構是[]
(2)吞噬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的特性.
(3)乙圖中曲線可以表示紅細胞吸收葡萄糖.在曲線N中當細胞外濃度超過P點以后,限制物質運輸速率的因素是
(4)葡萄糖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則對應曲線,可以用甲圖中過程表示.
(5)細胞能按照生命活動需要主動吸收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物質,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功能特點是具有
(6)若使用呼吸抑制劑處理該細胞,則甲圖中受到影響的過程有 . (填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脂質和蛋白質是組成細胞膜的主要物質
B.當細胞衰老時,其細胞膜的通透性會發(fā)生改變
C.蛋白質分子構成了細胞膜的基本支架
D.細胞產(chǎn)生的激素與靶細胞膜上相應受體的結合可實現(xiàn)細胞間的信息傳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