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下圖表示幾種細胞器的模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衣藻細胞同時含有A、B、C、D、E、F

B.綠色植物的細胞都含有A、C、D、E、F

C.口腔上皮細胞A、D、F比唾液腺細胞多

D.F與D均含有磷脂和蛋白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對象,運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及密度梯度離心方法進行了DNA復制方式的探索實驗,實驗內(nèi)容及結果見表.
組別1組2組3組4組
培養(yǎng)液中唯一氮源14NH4Cl15NH4Cl14NH4Cl14NH4Cl
繁殖代數(shù)多代多代一代兩代
培養(yǎng)產(chǎn)物ABB的子I代B的子Ⅱ代
操作提取DNA并離心
離心結果僅為輕帶(14N/14N)僅為重帶(15N/15N)僅為中帶(15N/14N)12輕帶(14N/14N)
12中帶(15N/14N)
請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標記的大腸桿菌B,必須經(jīng)過多代培養(yǎng),且培養(yǎng)液中的15N/15NH4Cl是唯一氮源.
(2)綜合分析本實驗的DNA離心結果,第3組結果對得到結論起到關鍵作用,但需要把它與第1組和第2組的結果進行比較,才能說明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
(3)分析討論:
①若子I代DNA的離心結果為“輕”和“重”兩條密度帶,則“重帶”DNA來自于B,據(jù)此可判斷DNA分子的復制方式不是半保留復制.
②若將子I代DNA雙鏈分開后再離心,其結果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判斷DNA的復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條件下將子Ⅱ代繼續(xù)培養(yǎng),子n代DNA離心的結果是:密度帶的數(shù)量和位置沒有變化.其中含有放射性的DNA所占的比例下降.
④若某此實驗結果中,子I代DNA的“中帶”比以往實驗結果的“中帶”略寬,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單鏈中的N尚有少部分為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對細胞內(nèi)囊泡運輸?shù)南嚓P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囊泡內(nèi)運輸?shù)奈镔|一定是蛋白質
B.分泌蛋白在往外運輸時,囊泡膜依次轉變?yōu)閮?nèi)質網(wǎng)膜、高爾基體膜和細胞膜
C.原核細胞中也可以由線粒體來提供囊泡運輸所需的能量
D.囊泡的形成不一定受細胞核的調(diào)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據(jù)報道,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Y.XYY綜合癥患者有暴力傾向,有反社會行為,有人稱多出的這條Y染色體為“犯罪染色體”.下列關于XYY綜合癥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患者為男性,是由母方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產(chǎn)生異常卵細胞所致
B.患者為男性,是由父方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產(chǎn)生異常精子所致
C.患者為女性,是由母方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產(chǎn)生異常卵細胞所致
D.患者為女性,是由父方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產(chǎn)生異常精子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年安徽省2高一暑期返校提能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物質進出細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離子只通過主動轉運方式進出細胞

B.能量供應不足時將影響各種大小分子的進出

C.胰臟腺泡細胞分泌蛋白質不需要載體蛋白也不消耗能量

D.用蛋白酶處理細胞后,主動轉運和協(xié)助擴散都將受到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年安徽省2高一暑期返校提能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是某動物組織的一個細胞,其細胞質內(nèi)含有的糖類和核酸主要是

A.糖原和RNA B.糖原和DNA

C.淀粉和RNA D.淀粉和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某班學生以新鮮菠菜葉為材料,進行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時,由于各組操作不同,出現(xiàn)了下圖所示的四種不同層析結果.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可能將層析液沒及了濾液細線
B.
可能是因為研磨時未加入SiO2
C.
是正確操作得到的理想結果
D.
可能是因為研磨時未加入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中,a、b、c分別表示人體的3種細胞外液,箭頭表示3種液體之間的相互關系.下列各項中不正確的是(  )
A.液體b和c的蛋白質含量遠比a高
B.細胞2中有的種類是制備細胞膜的好材料
C.液體c含有激素和神經(jīng)遞質
D.細胞3的種類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多數(shù)魚類的體色會隨著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而改變,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魚類的眼和松果體能感知光照變化而產(chǎn)生興奮,當興奮到達腎上腺時,其分泌的腎上腺素能使體表黑色素細胞的色素顆粒聚集,使體色變淺;而當興奮到達副交感神經(jīng)時,其神經(jīng)末梢分泌的乙酰膽堿能使體表黑色素細胞的色素顆粒擴散,使體表顏色加深.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體為感受器,其接受刺激產(chǎn)生興奮,興奮部位的膜電位表現(xiàn)為外負內(nèi)正.腎上腺素能被體表黑色素細胞感知,原因是體表黑色素細胞膜上有相應受體.
(2)乙酰膽堿是一種神經(jīng)遞質,由此推測,副交感神經(jīng)末梢與體表黑色素細胞接觸部位類似于突觸(結構),此處信息傳遞的方向是單向(填“雙向”或“單向”)的.
(3)魚體色的調(diào)節(jié)方式是神經(jīng)-體液調(diào)節(jié)..
(4)為驗證腎上腺素和乙酰膽堿對魚體色的影響,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請完善下列實驗內(nèi)容.
實驗對象:體長約10cm左右且體色相近的同種鯽魚若干條.
藥品及用具:魚用生理鹽水、適宜濃度的腎上腺素、乙酰膽堿、注射器等.
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鯽魚平均分成三組,編號為甲、乙、丙,分別放入三個玻璃缸中置于無光處飼養(yǎng)一段時間.
第二步:給甲組鯽魚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膽堿,乙組鯽魚腹腔中注入等量的腎上腺素,而丙組鯽魚腹腔中注入等量的魚用生理鹽水作為對照.
第三步:將裝有上述處理后鯽魚的玻璃缸置于無光(無光/有光)處,約2h后,觀察比較三組鯽魚體表顏色的變化.
預期實驗結果:甲、乙、丙三組魚的體色由淺到深依次是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