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如圖曲線表示某生物(2n=4)的體細胞分裂過程及精子形成過程中染色體數量的變化.a、b、c、d、e分別表示分裂過程中的某幾個時期的細胞中染色體圖.請據圖回答:

(1)曲線中①~③段可表示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染色體數量變化.
(2)圖a~e中與曲線②⑤位置相對應的細胞分別是e、b.
(3)既含有2個染色體組,又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是圖a、d.
(4)與體細胞相比,DNA含量加倍的細胞是圖a、d、e.
(5)就染色體行為來說,b、e時期的共同特點是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變?yōu)槿旧w.

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
圖1曲線表示某種生物的體細胞分裂過程及精子形成過程中每個細胞內染色體數量的變化,其中①表示有絲分裂間期、前期和中期;②表示有絲分裂后期;③表示有絲分裂末期;④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⑤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⑥表示精子.
圖2中:a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體時期);b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c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d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e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解答 解:(1)根據分析可知,曲線中①~③段可表示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染色體數量變化.
(2)曲線②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對應于圖2中的e;曲線⑤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對應于圖2中的b.
(3)圖2中a、d、e細胞具有同源染色體,其中a、d細胞具有2個染色體組,e細胞具有4個染色體組.
(4)與正常體細胞相比,a、d、e細胞核內DNA含量加倍.
(5)就染色體行為來說,b、e時期的共同特點是著絲點分裂,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
故答案為:
(1)有絲   
(2)e、b      
(3)a、d
(4)a、d、e 
(5)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變?yōu)槿旧w

點評 本題結合曲線圖和細胞分裂圖,考查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變化規(guī)律,能準確判斷圖中曲線各區(qū)段代表的時期及各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的時期,再結合所學的知識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棗莊第八中學東校區(qū)高一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表示人體內特異性免疫的過程,圖中數字分別代表相應的生理活動,試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虛線所表示的箭頭是_________________時所引起的免疫反應。

(2)圖中的“某物質”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

(3)下列細胞中,能處理并呈遞抗原的是_________________,不能識別抗原的是______________,具有特異性識別能力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下列代號)

A.吞噬細胞

B.T細胞

C.B細胞

D.記憶細胞

E.效應B細胞

F.效應

T細胞

(4)效應T細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漿細胞產生的免疫物質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 中,在多數情況下,該物質的作用是與 ______結合,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進而被___________ 吞噬消化。

(6)注射從已經康復的SARS患者體內取得的血清,對SARS有治療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關于細胞的流動鑲嵌模型說法正確的是( 。
A.1959年,羅伯特森利用光學顯微鏡提出了“亮-暗-亮”的三明治結構是一種靜態(tài)模型
B.1970年,科學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將小鼠和人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做標記的實驗,證明了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C.細胞膜上絕大多數的蛋白質和磷脂雙分子層都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D.19世紀末歐文頓利用了化學上的“相似相容原理”解決了脂溶性物質為什么更容易進入細胞是因為細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少量的固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當一個人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會導致(  )
A.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B.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C.釋放抗利尿激素減少D.垂體滲透壓感受器興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下面是某同學所做的有關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分解的驗證性實驗.
一、實驗材料和用具:新鮮的質量分數為 20%的肝臟研磨液、體積分數為 3%的過氧化氫溶液、質量分數為 3.5%的 FeCl3 溶液、新鮮的馬鈴薯泥、蒸餾水、酒精燈、溫度計等.
二、實驗步驟
步驟試管編號
abcde
加入試劑3%H2O2
2mL
3%H2O2 2mL3%H2O2
2mL
3%H2O22mLH2O2mL
常溫常溫常溫0℃常溫
設置反應條件蒸餾水FeCl3溶液肝臟研磨液煮熟的肝臟研磨液肝臟研磨液
劑量2滴2滴2滴2滴2滴
觀察氣泡產生
請根據該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上述實驗中,產生氣泡最多的試管是c號,原因是酶在適宜條件下具有高效性.
(2)如果僅將上述實驗條件由常溫改為 90℃水浴,重復實驗,氣泡產生最多的試管是b號.
(3)假如b、c兩試管的實驗現象均不明顯,從所給的實驗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H2O2放置時間過長.該同學設計 e 組的實驗目的是:溶液分解了排除肝臟研磨液中其他物質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4)假若a~d號的實驗都是為了驗證酶的某項特性而設置的對照,那么,實驗組設置的不科學的是d號,主要違背了單一變量原則,應如何改進?將0℃改為常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關于“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基綠和吡羅紅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實驗中應分別加入甲基綠和吡羅紅
B.鹽酸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
C.該實驗用口腔上皮細胞而不用葉肉細胞,是因為葉肉細胞不含RNA
D.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細胞核呈現紅色,說明細胞核中有DNA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分析下列事實,回答有關問題.
事實一:在正常人的血漿中,NaHC03的含量約為H2CO3含量的20倍.當血漿中的NaHCO,含量減少時,會形成酸中毒;當血漿中H2C03含量減少時,則形成堿中毒.
事實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體內,當自由水的比例減小時,機體代謝強度降低,當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時,機體代謝強度升高.
事實三:Mgz+是葉綠素分于必需的成分;Fe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鈣是動物和人體的骨骼和牙齒中妁重要成分.
(1)事實一表明某些無機鹽有維持酸堿平衡的作用.
(2)你對事實二中現象的全面解釋是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劑,是各種代謝反應的介質,并參與某些代謝反應
(3)事實三表明無機鹽是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某同學在觀察成熟葉肉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照片后得出如下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
A.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有雙層膜B.核糖體附著在高爾基體上
C.內質網由膜連接形成網狀結構D.液泡是最大的細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人類紅綠色盲(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遺傳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男、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B.兒子患病,母親一定患病
C.女兒患病,父親一定患病D.子代患病,雙親一定患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