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究大氣CO2濃度上升及紫外線(UV)輻射強度增加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研究人員人工模擬一定量的UV輻射和加倍的CO2 濃度處理番茄幼苗,直至果實成熟,測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關生理指標,結果見下表。請分析回答:

分組及實驗處理

株高(cm)

葉綠素含量

(mg g- 1)

光合速率

15天

30天

45天

15天

30天

45天

A

對照(自然條件)

21.5

35.2

54.5

1.65

2.0

2.0

8.86

B

UV照射

21.1

31.6

48.3

1.5

1.8

1.8

6.52

C

CO2濃度倍增

21.9

38.3

61.2

1.75

2.4

2.45

14.28

D

UV照射和CO2濃度倍增

21.5

35.9

55.7

1.55

1.95

2.25

9.02

(1)光合作用中,CO2在 中與RuBP結合,形成的三碳酸被還原成三碳糖。這樣光能就轉化為糖分子中的

(2)據(jù)表分析,C組光合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 ,加快了碳反應的速率;另一方面是由于 含量增加,使光反應速率也加快。D組光合速率與對照相比大致相等,說明CO2 濃度倍增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可以 UV輻射增強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3)由表可知,CO2 濃度倍增可以促進番茄植株生長。有研究者認為,這可能與CO2參與了促進植物合成生長素的 表達有關。要檢驗此假設,還需要測定A、C組植株中生長素的含量。若檢測結論是 ,則支持假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黑龍江雙鴨山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洋蔥鱗片葉外表皮浸入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中,表皮細胞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一段時間后,表皮細胞的質(zhì)壁分離會自動復原,其原因是( )

A.K+和NO進入細胞,細胞液濃度加大

B.水分子進入細胞,細胞液濃度減小

C.植物細胞能質(zhì)壁分離自動復原

D.一段時間后這些表皮細胞已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檢測酵母菌培養(yǎng)過程中是否產(chǎn)生CO2可判斷其呼吸方式

B.濾紙條上色素帶的寬窄可反映葉綠體中各色素含量的多少

C.用健那綠染液對解離后的細胞染色可觀察其線粒體分布

D.以H2O2溶液作為底物可用于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煙臺高三上學期期末統(tǒng)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H7N9新亞型流感病毒也可引起禽流感,該病毒侵入人體后( )

A.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過程均啟動

B.刺激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與該病毒結合

C.刺激B細胞分裂分化為漿細胞與該病毒結合

D.痊愈者體內(nèi)漿細胞和效應T細胞將長期保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宜賓高中教育質(zhì)量協(xié)同提升責任區(qū)高三一診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起著調(diào)節(jié)作用,請回答相關問題:

(1)植物激素是植物細胞之間傳遞 的分子。每種激素的作用效果除取決于植物的種類、發(fā)育時期、激素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時間外,還與 有關。

(2)某校的生物興趣小組用植物幼莖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下圖。在其它條件適宜時,圖中 點之后,植物幼莖的生長速度與生長素濃度不成正比。據(jù)圖中生長素與乙烯的濃度變化關系分析,其原因是 。

(3)有關研究表明,一定濃度脫落酸能促進玉米幼苗根的生長,乙烯對根的生長有抑制作用。有人提出:脫落酸對根生長所產(chǎn)生的作用,是通過抑制乙烯合成來實現(xiàn)的。為了驗證這種假設,研究者選用 缺陷型突變體幼苗為實驗材料;實驗組需用一定濃度的脫落酸溶液進行處理,對照組 處理;一段時間后,檢測 。若檢測結果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則說明上述假設­____ ____(成立/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天津南開中學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普通棉花中含β-甘露糖苷酶基因(GhMnaA2),能在纖維細胞中特異性表達,產(chǎn)生的β-甘露糖苷酶催化半纖維素降解,棉纖維長度變短。為了培育新的棉花品種,科研人員構建了反義GhMnaA2基因表達載體,利用農(nóng)桿菌轉化法導入棉花細胞,成功獲得轉基因棉花品種,具體過程如下。請分析回答:

(1)①和②過程中所用的限制性內(nèi)切酶分是 。

(2)基因表達載體除了圖示組成外,至少有 等(至少答兩個)。

(3)③過程中用酶切法可鑒定正、反義表達載體。用SmaⅠ酶和NotⅠ酶完全切割正義基因表達載體獲得0.05kb、3.25kb、5.95kb、9.45kb四種長度的DNA片段,則用NotⅠ酶切反義基因表達載體獲得DNA片段的長度應是 。

(4)④過程中利用農(nóng)桿菌介導轉化棉花細胞的過程中,整合到棉花細胞染色體DNA的區(qū)段是 ,轉化后的細胞再通過 形成植物體。

(5)導入細胞內(nèi)的反義GhMnaA2轉錄的mRNA能與細胞內(nèi)的GhMnaA2轉錄的mRNA互補配對,從而 (促進或抑制)基因的表達,其意義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天津南開中學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中,下列哪一項條件是不需要的( )

A.消毒滅菌 B.適宜的溫度 C.充足的光照 D.適宜的養(yǎng)料和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天津南開中學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右面的①②③分別表示生物體內(nèi)的三個生理過程,其中Q分別代表三種物質(zhì),下列有關Q的敘述,錯誤的是( )

A.Q可能位于細胞膜上

B.Q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①不一定發(fā)生在細胞內(nèi)

D.②必須依賴三磷酸腺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第三次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被標記的某動物的睪丸細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別標記為紅、黃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別標記為藍、綠色。①③細胞都處于著絲點分離的時期。不考慮基因突變和交叉互換,下列有關推測合理的是

A.①時期的細胞中向每一極移動都有紅、黃、藍、綠色熒光點,各2個

B.③時期的細胞中向每一極移動都有紅、黃、藍、綠色熒光點,各1個

C.②時期的初級精母細胞中都有紅、黃、藍、綠色熒光點,各2個

D.圖中精細胞產(chǎn)生的原因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或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異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