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表示用胸苷(TdR)雙阻斷法使細胞周期同步化,其中A表示正常的細胞周期,G1 、S 、G2、 M期依次分別為10h、7h、3.5 h、1.5h;B表示經(jīng)第一次阻斷,細胞都停留在S期;C表示洗去TdR恢復正常的細胞周期;D表示經(jīng)第二次阻斷,細胞均停留在G1/S交界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中需要對細胞解離,漂洗,染色,制片,以便于顯微鏡下觀察

B.胸苷(TdR)很可能是通過阻礙核糖體與mRNA結(jié)合發(fā)揮作用的

C.第二次阻斷應(yīng)該在第一次洗去TdR之后的7h到15h之間

D.若改用秋水仙素處理,則細胞會停留在G2/M交界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入學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

細胞工程可分為植物細胞工程和動物細胞工程等,請回答下列關(guān)于細胞工程的問題:

(1)圖1所示為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流程。圖1中“去壁”要使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①過程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學法,物理法包括____________等;③過程和④過程分別表示______________。

(2)圖2所示為制備單克隆抗體的流程。圖中“篩選”包括選擇培養(yǎng)和抗體陽性檢測,其中能在特定的選擇培養(yǎng)基中存活的是_______________,而抗體陽性檢測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圖2中,促進細胞融合的方法中,不同于圖1中促進細胞融合所涉及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篩選中的目標細胞還可以注射到小鼠腹腔內(nèi)增殖,從_______________中提取單克隆抗體。與普通抗體相比,單克隆抗體具有______________等優(yōu)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省鶴壁市高三第四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血紅蛋白分子中含574個氨基酸,共有4條肽鏈。在形成此蛋白質(zhì)分子時,脫下的水分子數(shù)、形成肽鍵數(shù)、至少含有的氨基數(shù)和羧基數(shù)分別是 ( )

A.573、573、573、573 B.570、573、571、571

C.570、573、4、4 D.570、570、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在大面積種植只含一種抗蟲基因的轉(zhuǎn)基因甘藍(2N=18)以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小菜蛾種群對該種甘藍產(chǎn)生的毒蛋白具有更強的抗性。為此研究人員培育了體細胞含有兩種外源抗蟲基因(分別用A和B表示)的轉(zhuǎn)基因甘藍。這兩種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整合位點存在下圖所示的情況(細胞中只有2個抗蟲基因)。請回答下列問題(不考慮染色體的交叉互換):

(1)請根據(jù)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解釋小菜蛾種群抗性增強的原因:_________。

(2)甘藍是雌雄同株植物。體細胞含兩種抗蟲基因的甘藍表現(xiàn)為強抗蟲,含一種抗蟲基因的甘藍表現(xiàn)為弱抗蟲,沒有抗蟲基因的甘藍不抗蟲(普通甘藍)。

①體細胞含兩個抗蟲基因的轉(zhuǎn)基因甘藍與普通甘藍雜交,若F1中表現(xiàn)為強抗蟲的植株所占比例為25%,則該轉(zhuǎn)基因甘藍的兩個抗蟲基因的整合位點屬于上圖________類型。

②可選取上圖________類型的轉(zhuǎn)基因甘藍的花粉培育出單倍體強抗蟲轉(zhuǎn)基因甘藍。利用花粉培養(yǎng)出幼苗的技術(shù)所依據(jù)的原理是___________。

③上圖甲所示類型的植株自交,F(xiàn)1中表現(xiàn)為強抗蟲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3)下面為人工遠緣雜交培育含有4個染色體組的可育蘿卜-甘藍植株的示意圖。

圖中過程①需要做的處理是_____________;圖中的受精卵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時細胞中含有________條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展示了普通小麥的培育過程。據(jù)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普通小麥的一個染色體組中含有14條染色體

B.雜種F1和雜種F2均是一個新的物種

C.二粒小麥和普通小麥通過自交能產(chǎn)生種子,因此都是可育的

D.圖中染色體加倍只能通過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實現(xià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赫爾希與蔡斯分別用含32P和35S的T2噬菌體與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混合,一段時間后經(jīng)過攪拌、離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A.用32P和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需長時間保溫培養(yǎng)

B.32P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沉淀物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C.如果離心前混合時間過長,會導致上清液中32P放射性升高

D.本實驗證明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或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T、t和B、b基因分別位于果蠅的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上,現(xiàn)已知基因tt純合時雌果蠅會性逆轉(zhuǎn)成雄果蠅。為了區(qū)分某雄果蠅是否性逆轉(zhuǎn)形成,研究小組用黃色熒光標記T、t,用綠色熒光標記B、b,在顯微鏡下觀察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細胞中的熒光數(shù)量,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A.若細胞中出現(xiàn)2個黃色熒光點2個綠色熒光點,該雄果蠅為性逆轉(zhuǎn)形成的

B.若細胞中出現(xiàn)4個黃色熒光點2個綠色熒光點,該雄果蠅為性逆轉(zhuǎn)形成的

C.若細胞中出現(xiàn)4個黃色熒光點4個綠色熒光點,該雄果蠅為性逆轉(zhuǎn)形成的

D.若細胞中出現(xiàn)2個黃色熒光點4個綠色熒光點,該雄果蠅為性逆轉(zhuǎn)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學生進行探究10mL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實驗,利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每小格高度為0.1mm,面積為1/400mm2)進行計數(shù)。甲圖是實驗過程中某一天的顯微鏡鏡檢結(jié)果,乙圖是7天內(nèi)根據(jù)鏡檢繪制的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曲線。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圖中酵母菌數(shù)量過多,不需稀釋后再計數(shù)

B.乙圖中第4~7d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相同條件下再次實驗,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K值基本不變

D.酵母菌自身代謝產(chǎn)物如CO2也會影響實驗數(shù)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高二下期末生物一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生物工程實例中,不能說明細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

A.轉(zhuǎn)基因抗蟲棉的培育

B.小鼠雜交瘤細胞產(chǎn)生單克隆抗體

C.“番茄馬鈴薯”植株的培育

D.無病毒馬鈴薯植株的培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