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電離),Cl-、Br-、I-的個數(shù)比為2∶3∶4,向該溶液中通入氯氣使溶液中Cl-和Br-的個數(shù)比為3∶1,則通入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與溶液中剩余Fe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A.7∶4 | B.7∶3 | C.7∶2 | D.7∶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5NH4NO32HNO3+9H2O+4N2↑反應(yīng)中,被還原的氮原子與被氧化的氮原子數(shù)目比為
A.3∶5 | B.5∶3 | C.5∶2 | D.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過程中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是( )
A.由植物油制備人造黃油 |
B.用氯化鐵溶液腐蝕印刷線路板 |
C.用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防止金屬被腐蝕 |
D.在蛋白質(zhì)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析出白色固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等質(zhì)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相等 |
B.等質(zhì)量14NO和13C0氣體中含有的中子數(shù)相等 |
C.10. 6 g Na2CO3固體中含陰陽離子總數(shù)約為1.806 x 1023 |
D.5.6 g鐵和6. 4 g銅分別與0.1mol氯氣完全反應(yīng),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下列實驗事實:
①Cr2O3固體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
②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
③將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變藍。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為+3價 |
B.實驗①證明Cr2O3是兩性氧化物 |
C.實驗②證明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
D.實驗③證明氧化性:Cr2O72- > I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目前工業(yè)上用乙烯制乙醛的過程分為三步進行:
①CH2=CH2+PdCl2+H2O → CH3CHO+2HCl+Pd
②Pd+2CuCl2= PdCl2+2CuCl
③2CuCl+1/2O2+2HCl=2CuCl2+H2O
對于整個生產(chǎn)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CH2=CH2是還原劑,PdCl2是氧化劑 |
B.CuCl是還原劑,O2是氧化劑 |
C.乙烯是還原劑,O2是氧化劑 |
D.Pd和CuCl都是催化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①向KMnO4晶體滴加濃鹽酸,產(chǎn)生黃綠色氣體;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實驗①產(chǎn)生的氣體,溶液變黃色;③取實驗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試紙上,試紙變藍色(淀粉遇I2變藍)。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上述實驗證明氧化性:MnO4->Cl2 > Fe3+ > I2 |
B.實驗①生成的氣體不能使?jié)駶櫟牡矸跭I試紙變藍 |
C.上述實驗中,共有兩個氧化還原反應(yīng) |
D.實驗②證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反應(yīng)3S +6KOH=K2SO3 +2K2S +3H2O 中,作還原劑和作氧化劑的硫原子個數(shù)比為
A.1:2 | B.2:1 | C.1:1 | D.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含金屬元素的離子一定都是陽離子
B.現(xiàn)代化學(xué)分析測試中,常借助一些儀器來分析化學(xué)物質(zhì)組成。例如,可用元素分析儀確定C、H、O等元素,用紅外光譜儀確定物質(zhì)中的有機原子團,用原子吸收光譜確定物質(zhì)中含有哪些非金屬元素
C.某元素從化合態(tài)變?yōu)橛坞x態(tài)時,該元素一定被還原
D.金屬陽離子被還原不一定得到金屬單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下列物質(zhì)間的反應(yīng)中,酸既表現(xiàn)出氧化性又表現(xiàn)出酸性的是
A.濃鹽酸和高錳酸鉀 | B.濃硝酸和銅屑 | C.稀硝酸和SO2 | D.濃硫酸和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