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ā )
A.直徑介于1nm~100nm之間的微粒稱為膠體
B.電泳現(xiàn)象可證明膠體屬電解質(zhì)溶液
C.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qū)別溶液與膠體
D.膠體粒子很小,可以透過半透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
A.熱穩(wěn)定性:H2O>HF>H2S B.原子半徑:Na>Mg>O
C.酸性:HClO4>H3PO4>H2SO4 D.硬度:硅>金剛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常溫常壓下,1.6 g O 2和O 3混合氣體中原子總數(shù)為0.1NA
B.標況下,過氧化鈉與水 反應生成1.12L氧氣時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目為0.2NA
C.0.1 mol·L -1的CH 3COONa溶液中CH 3COOH和CH 3COO -的總數(shù)為0.1NA
D.常溫常壓下,4 g He中,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臭氧是氧氣吸收了太陽的波長小于185nm的紫外線后形成的,不過當波長在 25nm左右的紫外線照射臭氧時,又會使其生成氧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臭氧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與SO2的漂白原理相同
B.臭氧轉(zhuǎn)化為氧氣和氧氣轉(zhuǎn)化為臭氧均需要吸收能量
C.和氧氣比較,臭氧的氧化性較強
D.臭氧和氧氣互為同素異形體,它們之間的轉(zhuǎn)化是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A、B、C、D分別是Na2SO3、HCl、BaCl2、AgNO3四種物質(zhì)的水溶液中的某一種,將它們兩兩混合反應的情況如下:
注:↓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氣體,/表示不反應。
A | B | C | D | |
A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 ↓ |
①寫出A、B、C、D的化學式A B C D
② 寫出A與C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寫出B與D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一無色透明溶液,欲確定是否含有下列離子: K+、Mg2+、A13+、Ba2+、NO3--、SO42-、CI--、Fe2+ HCO3--.取該溶液實驗如下:
實驗步驟 | 實現(xiàn)現(xiàn)象 |
(1)取少量該溶液,加幾滴甲基橙 | 溶液變紅色 |
(2)取少量該溶液加熱濃縮,加Cu片和濃H2SO4,加熱 | 有無色氣體產(chǎn)生,氣體遇空氣中以變成紅棕色 |
(3)取少量該溶液,加BaCI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4)。3)中上層清液,加AgNO3溶液 | 有穩(wěn)定的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HNO3 |
(5)取少量該溶液,加NaOH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當NaOH過量時沉淀部分溶解 |
由此判斷:
(1)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 ,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 。
(2) 寫出(3)中生成沉淀的離子方程式 。
寫出(5)中沉淀部分溶解的離子方程式 。
(3)為進一步確定其他離子.應該補充的實驗及 對應欲檢離子的名稱(如為溶液反應,說明使用試劑的名稱。不必寫詳細操作步驟)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硫酸,溶液立即變藍,這是因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在上述藍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藍色逐漸消失,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從以上實驗可知ClO-、I2、SO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根據(jù)如圖所示儀器回答:
⑴洗氣:除去CO2中的水蒸氣,裝置內(nèi)應放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氣體應從______端通入。⑵檢驗:證明CO中含有CO2,裝置內(nèi)應放_______。
⑶貯氣:排空氣法收集H2時,氣體從______端通入。
⑷量氣:要測量氣體體積,還要用到的一種儀器是_______,測量時瓶內(nèi)先裝滿水,氣體從_______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甲、乙、丙三瓶等體積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若將甲蒸發(fā)掉一半水,在乙中通入少量CO2,丙不變;然后分別滴加指示劑酚酞試液,再用同濃度的H2SO4溶液滴定至完全反應后,所需溶液的體積( )
A.甲=丙>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