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55946  155954  155960  155964  155970  155972  155976  155982  155984  155990  155996  156000  156002  156006  156012  156014  156020  156024  156026  156030  156032  156036  156038  156040  156041  156042  156044  156045  156046  156048  156050  156054  156056  156060  156062  156066  156072  156074  156080  156084  156086  156090  156096  156102  156104  156110  156114  156116  156122  156126  156132  156140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五種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A、B同周期,且A、B原子核外均有兩個未成對電子;A、D同主族,B、E同主族,且C的最外層電子比E的最外層電子少5個.根據(jù)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題:
(1)五種元素原子的電負性由小到大的順序為Na<Si<C<S<O(用元素符號表示);B的氫化物的沸點>E氫化物的沸點(填“>”或“<”),原因是水分子間存在氫鍵.
(2)選取上述五種元素,完成下列問題
①含有非極性鍵的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寫一種);
②含有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的電子式(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歷程,也是化學物質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的歷程,其中鐵、硝酸鉀、青霉素、氨、乙醇、聚乙烯、二氧化硅等17種“分子”改變過人類的世界.
(1)Fe單質為體心立方晶體,晶胞中鐵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8,F(xiàn)e3+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6
(2)硝酸鉀中NO3-的空間構型為平面正三角形,寫出與NO3-互為等電子體的一種非極性分子化學式BF3[SO3( g)、BBr3等].
(3)氨基青霉烷酸的結構如圖所示,其中采用sp3雜化的原子有C、N、O、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為原電池裝置示意圖:
(1)若A為Zn,B為石墨棒,電解質溶液為稀硫酸,則A電極名稱為負極,寫出正極的電極反應式:2H++2e-=H2↑.
(2)若A為銅片,B為鐵片,電解質為FeCl3溶液,則銅片作為正極(填“正”或“負”),寫出電極反應式:正極2Fe3++2e-=2Fe2+,負極Fe-2e-=Fe2+
(3)若A、B均為鉑片,電解質為KOH溶液,分別從A、B兩極通入H2和O2,該電池即為燃料電池,通入氧氣的一極為該電池的正極(填“正”或“負”),該電池的總反應式為:2H2+O2=2H2O.
(4)若A為Pb,B為PbO2,構成鉛蓄電池,其放電時總反應方程式為:PbO2+Pb+2H2SO4$?_{充電}^{放電}$2PbSO4+2H2O,該電池工作時,負極材料是Pb,正極反應式:PbO2+2e-+4H++SO42-=PbSO4+2H2O,若電路中轉移2mol e-,則消耗H2SO4的物質的量為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一個小燒杯里加入約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氫氧化鋇晶體[Ba(OH)2•8H2O],將小燒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燒杯內(nèi)加入約10g氯化銨晶體,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攪拌.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
(2)實驗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攪拌的原因是使反應物充分混合,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3)如果沒有看到“結冰”現(xiàn)象,我們還可以采取哪些方法來說明該反應吸熱?第一種方案:在燒杯中的反應物中插入溫度計,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反應后溫度計的示數(shù)下降,說明反應是吸熱反應;第二種方案:用皮膚感受,感覺燒杯外壁很涼,說明此反應為吸熱反應.(答出兩種方案)
(4)“結冰”現(xiàn)象說明該反應是一個吸收(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反應,即斷開舊化學鍵吸收(填“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填“>”或“<”)形成新化學鍵放出(填“放出”或“吸收”)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應如下:2I-+2Fe3+?2Fe2++I2(水溶液)
(1)在一定溫度下,測得2min內(nèi)生成I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2mol/L,則用Fe3+表示該反應在這2min內(nèi)平均反應速率為0.02mol•L-1•min-1
(2)假設c(I-)由0.1mol/L降到0.07mol/L需15s,那么c(I-)由0.07mol/L降到0.05mol/L,所需反應的時間為大于10s(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上述反應的正反應速率和I-、Fe3+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為:ν=k{c(I-)}m{c(Fe3+)}n(k為常數(shù))
C(I-)/(mol•L-1C(Fe3+)/(mol•L-1ν/(mol•(L•s)-1
0.200.800.032k
0.600.400.144k
0.800.200.128k
通過上表所給的數(shù)據(jù)計算,得知:ν=k{c(I-)}m{c(Fe3+)}n中,m、n的值為C(選填A、B、C、D)
A.m=1,n=1        B.m=1,n=2        C.m=2,n=1         D.m=2,n=2
(4)I-物質的量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e3+物質的量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原電池中陰離子向正極移動
B.原電池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
C.原電池中電子流出的極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D.原電池正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各組的電極材料和電解液,不能組成原電池的是( 。
A.銅片、銀片,F(xiàn)eCl3溶液B.銅片、石墨棒,硝酸銀溶液
C.鋅片、銅片,稀鹽酸D.銅片、石墨棒,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以 VIIA 族的為最大
B.在周期表中零族元素的單質全部是氣體
C.IA、IIA 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徑越大就越容易得電子
D.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價數(shù)都和它的族序數(shù)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依據(jù)氧化還原反應:2Ag+(aq)+Cu(s)═Cu2+(aq)+2Ag(s)設計的原電池如圖所示.
(1)電極X的材料是Cu;電解質溶液Y是AgNO3;(化學式)
(2)銀電極為電池的正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Ag++e-═Ag;
(3)鹽橋中的鉀離子向Ag(填電極材料)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某可逆反應在某體積為5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在從0~3分鐘各物質的量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A,B,C均為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B?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