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各組物質(zhì)發(fā)生狀態(tài)變化時,所克服的微粒間的相互作用,屬于同種類型的是(  )

A. 金剛石和硫的熔化 B. 食鹽和石蠟的熔化

C. 碘和干冰的升華 D. 二氧化硅和氧化鈉的熔化

【答案】C

【解析】金剛石為原子晶體,熔化時破壞共價鍵,硫為分子晶體,熔化時破壞分子間作用力,A錯誤;食鹽為離子晶體熔化時破壞離子鍵,石蠟為分子晶體,熔化時破壞分子間作用力,B錯誤;碘和干冰都屬于分子晶體,升華均克服分子間作用力,C正確;二氧化硅為原子晶體,熔化時破壞共價鍵,氧化鈉為離子化合物,熔化時破壞離子鍵,D錯誤;正確選項C。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300 mL的密閉容器中,放入鎳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氣體,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yīng):Ni(s)+4CO(g) Ni(CO)4(g),已知該反應(yīng)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guān)系如表所示:

溫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數(shù)

5×104

2

1.9×10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上述生成Ni(CO)4(g)的反應(yīng)為吸熱反應(yīng)

B. 25 ℃時反應(yīng)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數(shù)為0.5

C. 80 ℃時,測得某時刻,Ni(CO)4、CO濃度均0.5 mol/L,則此時v>v

D. 80 ℃達(dá)到平衡時,測得n(CO)=0.3 mol,則Ni(CO)4的平衡濃度為2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是可逆反應(yīng)X2+3Y22Z2在反應(yīng)過程中的反應(yīng)速率(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t1時,只有正向進(jìn)行的反應(yīng) B. t1~t2,X2的物質(zhì)的量越來越多

C. t2~t3,反應(yīng)不再發(fā)生 D. t2~t3,各物質(zhì)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以氯酸鈉NaClO3等為原料制備亞氯酸鈉NaClO2的工藝流程如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反應(yīng)1中,每生成1 mol ClO20.5 mol SO2被氧化

B. 從母液中可以提取Na2SO4

C. 反應(yīng)2中,H2O2做氧化劑

D. 采用減壓蒸發(fā)可能是為了防止NaClO2受熱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離子方程式

A

FeCl3溶液和KI溶液反應(yīng)

2Fe3++2I-=2Fe2+ +I2

B

A1C1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

A13++30H- = Al(OH)3

C

氯氣溶于水

Cl2 + H20=2H+ +CI-+CIO-

D

向稀HN03中滴加Na2S03溶液

SO2- + 2H+=SO2 + H2O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屬于堿性氧化物的是

A.COB.Mn2O7C.CaOD.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乙烯利(C2H6ClO3P)能釋放出乙烯從而促進(jìn)果實成熟,可由環(huán)氧乙烷和PCl3為原料合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乙烯利、環(huán)氧乙烷均屬于烴

B. PCl3分子中P原子最外層未滿足8電子結(jié)構(gòu)

C. 環(huán)氧乙烷與乙烷互為同系物

D. 工業(yè)上可以通過石油的裂解獲得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衡體系Ca(OH)2(s)Ca2+ +2OH中,能使c(Ca2+)減小,而使c(OH)增大的是

A. 加入少量MgCl2固體 B. 加入少量Na2CO3固體

C. 加入少量KCl固體 D. 加入少量稀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18g18O2中含有NA個氧原子

B.22.4LCO2含有的共價鍵數(shù)目是4NA

C.1molCl2參加反應(yīng)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一定為2NA

D.NANa+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