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目前國際空間站處理CO2廢氣涉及的反應(yīng)為CO2+4H2CH4+2H2O,該反應(yīng)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達到平衡時,H2與CH4的體積之比為4 : l

B. 升高溫度能減慢該反應(yīng)的速率

C. 當斷裂4molH-H鍵同時斷裂4molO-H鍵,該反應(y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

D. 當4V(H2) = V(CH4) 時,該反應(y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

【答案】C

【解析】A、不知道開始時,CO2H2的量是多少,以及CO2H2的轉(zhuǎn)化率,無法判斷H2CH4的體積比,故A錯誤;B、升高溫度,化學反應(yīng)速率加快,故B錯誤;C、斷裂4molHH鍵,說明有4molH2被消耗,斷裂4molHO鍵,說明有2molH2O被消耗,因此能夠說明反應(yīng)達到平衡,故C正確;D、用不同物質(zhì)的反應(yīng)速率表示達到平衡,要求反應(yīng)方向一正一逆,且反應(yīng)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應(yīng)是V(H2) =4 V(CH4),故D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水
B.一氧化碳
C.氧化鈉
D.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用乙醇、濃硫酸和溴化鈉反應(yīng)來制備溴乙烷,其反應(yīng)原理和實驗的裝置如下(反應(yīng)需要加熱,圖中省去了加熱裝置):


H2SO4(濃)+NaBr NaHSO4+HBr↑

CH3CH2OH+HBrCH3CH2Br+H2O。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見下表:

乙醇

溴乙烷

狀態(tài)

無色液體

無色液體

深紅色液體

密度/(g·cm-3)

0.79

1.44

3.1

沸點/℃

78.5

38.4

59

(1)A裝置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優(yōu)點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給A加熱溫度過高或濃硫酸的濃度過大,均會使C中收集到的粗產(chǎn)品呈橙色,原因是A中發(fā)生了副反應(yīng),寫出此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給A加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xiàn)接橡皮管導(dǎo)入稀NaOH溶液,其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圖中C中的導(dǎo)管E的末端須在水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粗產(chǎn)品洗滌、分液后,再經(jīng)過蒸餾水洗滌、分液,然后加入少量的無水硫酸鎂固體,靜置片刻后過濾,再將所得濾液進行蒸餾,收集到的餾分約10.0 g。從乙醇的角度考慮,本實驗所得溴乙烷的產(chǎn)率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與NO3互為等電子體的是

A. SO32- B. BF3 C. CH4 D. 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源于太陽,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大量吸收CO2以減緩溫室效應(yīng),主要過程可以描述分為下列三步(用“C5”表示C5H10O4,用“C3”表示C3H6O3):

Ⅰ、H2O(l)═2H+(aq)+ O2(g)+2e△H=+284kJ/mol

Ⅱ、CO2(g)+C5(s)+2H+(aq)═2C3+(s)△H=+396kJ/mol

Ⅲ、12C3+(s)+12e═C6H12O6(葡萄糖、s)+6C5(s)+3O2(g)△H=﹣1200kJ/mol

寫出綠色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氣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2)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開發(fā)利用CO2,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來生產(chǎn)燃料甲醇.為探究反應(yīng)原理,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在體積為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yīng):

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

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1所示

①一定溫度下,不能說明該反應(y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a.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

b.體系的密度不再改變

c.各氣體的濃度不再改變

d.各氣體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再改變

e.反應(yīng)速率v(CO2)正∶v(H2)逆=1∶3

②從反應(yīng)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v(H2)=________mol/(Lmin);

③氫氣的轉(zhuǎn)化率=____________;

④該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為K=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⑤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體系中n(CH3OH)/ n(CO2)增大的是________

A.升高溫度 B.充入He(g),使體系壓強增大

C.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出去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⑥當反應(yīng)達到平衡時,H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1,然后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H2,待反應(yīng)再一次達到平衡后,H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2.則c1____c2的關(guān)系(填>、<、=).

(3)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關(guān)鍵是節(jié)能減排,大力開發(fā)利用燃料電池就可以實現(xiàn)這一目標.如圖2所示甲烷燃料電池(在上面).請回答:

①通入甲烷一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為___________;

②隨著電池不斷放電,電解質(zhì)溶液的pH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③通常情況下,甲烷燃料電池的能量利用率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烷燃燒的能量利用率.

④用該燃料電池以石墨電極電解2.0L 0.25 mol·L-1 CuSO4溶液,5min后在一個電極上有6.4gCu析出。則陽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時得到的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L;向電解后的溶液中加入下列哪種物質(zhì)可使電解質(zhì)溶液恢復(fù)原來的濃度:____________

A. CuSO4 B.H2O C.CuO D.Cu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氯化鐵溶液與氫氧化鐵膠體具有的共同性質(zhì)是( )

A能透過濾紙 B都不穩(wěn)定

C分散質(zhì)粒子直徑在1 nm~100 nm之間 D呈紅褐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反應(yīng)中符合下圖圖象的是(  )

A. N2(g) +3H2(g)2NH3(g) ;△H=—Q1kJ·mol—1(Q1>0)

B. 2SO3(g)2SO2(g)+O2(g) △H=+Q2kJ·mol—1(Q2>0)

C. 4NH3(g)+5O2(g)4NO(g)+6H2O(g);△H=—Q3kJ·mol—1(Q3>0)

D. H2(g) +CO(g)C(s)+H2O(g);△H=+Q4kJ·mol—1(Q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保存下列化學試劑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
A.新制氯水放在棕色試劑瓶中,避光保存
B.液溴密封盛放在棕色瓶中,液面上放一層水
C.少量金屬鈉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D.水玻璃保存在帶膠塞的玻璃試劑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K2SO4是制備K2CO3、KAl(SO4)2等鉀鹽的原料,可用于玻璃、染料、香料等工業(yè),在醫(yī)藥上可用作緩瀉劑,在農(nóng)業(yè)上是主要的無氯鉀肥。以下是用氨堿法從明礬石提取硫酸鉀工藝流程圖。明礬石主要成分為K2SO4Al2(SO4)34Al(OH)3 ,通常含有少量SiO2、Fe2O3等。

回答題:

(1)用28%氨水(密度為0.898g/L)配制4%氨水(密度為0.981g/L)500mL,需28%氨水______mL,配制溶液時,應(yīng)選用的儀器是______(選填序號)。

(a)20mL量筒 (b)100 mL量筒 (c)500 mL量筒 (d) 500 mL容量瓶

(2)填寫下列操作名稱:操作Ⅰ_________、操作Ⅱ_________、操作Ⅲ_________。

(3)硅渣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寫化學式),脫硅后的固體為紅泥,可用于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X是__________________。

(5)鉀氮肥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請設(shè)計實驗檢驗鉀氮肥中(除K+以外)的陽離子:(寫出所需試劑、實驗步驟和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

(6)為了測定鉀氮肥中鉀的含量,在試樣完全溶于水后,加入足量氯化鋇溶液,得到白色沉淀a克,若要計算K2SO4的物質(zhì)的量,還需要_____________數(shù)據(jù),列出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