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13?江蘇三模)氨和肼(N2H4)是氮的兩種常見化合物,在科學技術和生產中有重要的應用.
(1)工業(yè)上以甲烷為原料制取氫氣用于合成氨.有關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CH4(g)+2O2(g)=CO2(g)+2H2O(g)△H=-846.3kJ?mol-1
CO(g)+O2(g)=CO2(g)△H=-282kJ?mol-1
H2(g)+O2(g)=H2O(g)△H=-241.8kJ?mol-1
CH4(g)與H2O(g)反應生成CO(g)和H2(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H4(g)+H2O(g)═CO(g)+3H2(g)△H=+161.1kJ?mol-1
CH4(g)+H2O(g)═CO(g)+3H2(g)△H=+161.1kJ?mol-1

(2)氨氣與二氧化碳反應可生成尿素[CO(NH22],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2NH3+CO2?CO(NH22+H2O
2NH3+CO2?CO(NH22+H2O
;反應中的氨碳比和二氧化碳轉化率的關系如圖所示,則氨碳比最好控制在
4.0
4.0
(填“3.0”或“4.0”)附近,理由是
氨碳比小于4.0時,CO2的轉化率太低
氨碳比小于4.0時,CO2的轉化率太低

(3)肼與亞硝酸反應可生成氮的另一種氫化物,在標準狀況下,該氫化物氣體的密度為1.92g?L-1,且其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0.977,該氫化物受撞擊后可完全分解為兩種單質氣體.該氫化物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2HN3?3N2+H2
2HN3?3N2+H2

(4)以肼為原料的堿性燃料電池的電池反應為N2H4+O2=N2+2H2O,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N2H4+4OH--4e-═N2+4H2O
N2H4+4OH--4e-═N2+4H2O

(5)氨氧化法制硝酸工業(yè)尾氣中的NO、NO2氣體可用氨水吸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NO+4NH3=5N2+6H2O;6NO2+8NH3=7N2+12H2O.若尾氣中的NO和NO2共18mol被氨水完全吸收后,產生了15.6mol氮氣,則此尾氣中NO與NO2的體積比為
9:1
9:1
分析:(1)分別根據(jù)已知物質寫出熱化學方程式,然后根據(jù)蓋斯定律來解答;
(2)根據(jù)元素守恒寫出化學方程式;根據(jù)圖象分析;
(3)氮的氫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3.0,其中氮原子的質量分數(shù)為0.977,則氮氫原子個數(shù)比=
43×0.977
14
43×0.023
1
=3:1,所以該氫化物是N3H,N3H分解生成N2,H2;
(4)從作為燃料電池時,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的角度可知N2H4被氧化生成N2;
(5)根據(jù)方程式計算.
解答:解:(1)根據(jù)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①CO(g)+
1
2
O2(g)═CO2(g)△H=-282kJ?mol-1②H2(g)+
1
2
O2(g)═H2O(g)△H=-241.8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g)△H=-846.3kJ?mol-1
由③-(①+②×3)得:CH4(g)+H2O(g)═CO(g)+3H2(g)△H=+161.1kJ?mol-1,
故答案為:CH4(g)+H2O(g)═CO(g)+3H2(g)△H=+161.1kJ?mol-1;
(2)氨氣與二氧化碳反應可生成尿素[CO(NH22],根據(jù)元素守恒寫出化學方程式:2NH3+CO2?CO(NH22+H2O;氨碳比最好控制在4.0,氨碳比a[n(NH3)/n(CO2)]大于4.0時,增大氨氣的物質的量,二氧化碳的轉化率增加不大,增加了生產成本;氨碳比a[n(NH3)/n(CO2)]小于4.0時,二氧化碳的轉化率較小,所以氨碳比最好控制在4.0,
故答案為:2NH3+CO2?CO(NH22+H2O;4.0;氨碳比小于4.0時,CO2的轉化率太低;
(3)氮的氫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3.0,其中氮原子的質量分數(shù)為0.977,則氮氫原子個數(shù)比=
43×0.977
14
43×0.023
1
=3:1,所以該氫化物是N3H,N3H分解生成N2,H2;故分解方程為2HN3?3N2+H2,故答案為:2HN3?3N2+H2
(4)肼一空氣燃料堿性電池中,負極上肼失電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水和氮氣,電極反應式為:N2H4+4OH--4e-=4H2O+N2,故答案為:N2H4+4OH--4e-=N2+4H2O;
(5)設NO物質的量為xmol,NO2為ymol,根據(jù)化學方程式6NO+4NH3=5N2+6H2O;6NO2+8NH3=7N2+12H2O,列方程組,
x+y=18
5
6
x+
7
6
y=15.6
  解得
x
y
=
9
1
,
故答案為:9:1.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電極反應,化學平衡移動、化學計算等,難度不大,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江蘇三模)化學家認為石油、煤作為能源使用時,燃燒了“未來的原始材料”.下列對上述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江蘇三模)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江蘇三模)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江蘇三模)下表為六種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質.
元素代號 X Y Z Q R T
原子半徑/10-10m 0.37 0.74 0.75 0.82 0.99 1.10
主要化合價 +1 -2 +5、-3 +3 +7、-1 +5、-3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江蘇三模)三草酸合鐵(Ⅲ)酸鉀晶體的化學式為K3[Fe(C2O43]?nH2O,常作為有機反應的催化劑.實驗室可用(NH42Fe(SO42?2H2O等為原料制備,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稱取2.5g (NH42Fe(SO42?2H2O放入燒杯中,滴入3滴硫酸后再加水溶解.
步驟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飽和草酸溶液12.5mL,沸水浴加熱,使形成FeC2O4?2H2O黃色沉淀.
步驟3:沉淀經洗滌、除雜后,加入5mL飽和K2C2O4溶液,滴加6% H2O2溶液5mL,再加入飽和草酸溶液4mL.
步驟4:冷卻至室溫,加入10mL 95%乙醇和幾粒硝酸鉀,置于暗處1~2h即可析出三草酸合鐵(Ⅲ)酸鉀晶體.
(1)步驟1中加入少量硫酸的目的是
防止Fe2+水解
防止Fe2+水解
.步驟3中滴加H2O2溶液的目的是
使Fe2+氧化為Fe3+
使Fe2+氧化為Fe3+

(2)步驟4中將析出的晶體通過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減壓過濾.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BC
BC
(填字母).
A.選擇比布氏漏斗內徑略小又能將全部小孔蓋住的濾紙
B.放入濾紙后,直接用傾析法轉移溶液和沉淀,再打開水龍頭抽濾
C.洗滌晶體時,先關閉水龍頭,用蒸餾水緩慢淋洗,再打開水龍頭抽濾
D.抽濾完畢時,應先斷開抽氣泵和吸濾瓶之間的橡皮管,以防倒吸
(3)晶體中所含的結晶水可通過重量分析法測定,主要步驟有:①稱量;②置于烘箱中脫結晶水;③冷卻;④稱量;⑤重復步驟②~④至恒重;⑥計算.步驟③需要在干燥器中進行,理由是
防止吸收空氣中的水
防止吸收空氣中的水
;步驟⑤的目的是
檢驗晶體中的結晶水是否已全部失去
檢驗晶體中的結晶水是否已全部失去

(4)晶體中C2含量的測定可用酸性KMnO4標準溶液滴定.滴定過程中發(fā)現(xiàn),開始時滴入1滴KMnO4溶液,紫紅色褪去很慢,滴入一定量后紫紅色很快褪去,原因是
生成的Mn2+起催化作用
生成的Mn2+起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