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7.下列對該溶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已知溫度T時水的離子積常數為Kw,該溫度下,將濃度為a mol•L-1的一元酸HA與b mol•L-1的一元堿BOH等體積混合,混合溶液中當c(H+)=$\sqrt{{k}_{W}}$ mol•L-1時可判定該溶液呈中性
B.pH=5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釋到500倍,則稀釋后c(H+)與c(SO42-)的比為2:1
C.某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Kw=10-12,該溫度下,將pH=4的H2SO4溶液與pH=9的NaOH溶液混合并保持恒溫,欲使混合溶液的pH=7,則稀硫酸與NaOH溶液的體積比為9:1
D.將pH=1的鹽酸平均分成兩份,一份加入適量水,另一份加入與該鹽酸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適量NaOH溶液,pH都升高了1,則加入的水與NaOH溶液的體積比為11:1

分析 A.溫度T時水的離子積常數為KW,根據c(H+)•c(OH-)=KW,c(H+)=$\frac{{K}_{W}}{c(OH-)}$,當c(H+)=$\sqrt{{K}_{W}}$mol•L-1時,說明c(H+)=c(OH-);
B.由溶液pH=5,計算原溶液中c(H+),原溶液中c(SO42-)=$\frac{1}{2}$c(H+),稀釋500倍,此時溶液接近中性,氫離子濃度不可能小于1×10-7mol/L,只能無限接近1×10-7mol/L,而稀釋過程中硫酸根的物質的量不變,計算出稀釋后溶液中硫酸根的物質的量濃度,最后得出比例關系;
C.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KW=1×10-12,則純水pH=6,pH=4的H2SO4溶液中c(H+)=10-4 mol/L,pH=9的NaOH溶液中c(OH-)=$\frac{1{0}^{-12}}{1{0}^{-9}}$mol/L=10-3 mol/L,混合并保持恒溫,混合溶液的pH=7>6,溶液呈堿性,則混合溶液中c(OH-)=$\frac{1{0}^{-12}}{1{0}^{-7}}$mol/L=10-5 mol/L,據此計算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體積之比;
D.前者根據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pH升高了1,則體積是原鹽酸體積的10倍;后者pH也升高了1,反應后酸過量,可設堿液體積x,計算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

解答 解:A.溫度T時水的離子積常數為KW,根據c(H+)•c(OH-)=KW,c(H+)=$\frac{{K}_{W}}{c(OH-)}$,濃度為a mol•L-1的一元酸HA與b mol•L-1的一元堿BOH等體積混合,混合溶液中當c(H+)=$\sqrt{{k}_{W}}$ mol•L-1時,說明c(H+)=c(OH-),可判定該溶液呈中性,故A正確;
B.pH為5的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為:c(H+)=1×10-5mol/L,硫酸根離子的濃度為:c(SO42-)=$\frac{1}{2}$c(H+)=$\frac{1}{2}$×1×10-5mol/L=5×10-6mol/L,
溶液稀釋500倍后,氫離子濃度不可能小于1×10-7mol/L,只能無限接近1×10-7mol/L,而硫酸根離子濃度為:c(SO42-)=5×10-6mol/L×$\frac{1}{500}$=1×10-8mol/L,
所以稀釋后溶液中c(H+)與c(SO42-)的比值近似為:1×10-7mol/L:1×10-8mol/L=10:1,故B錯誤;
C.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KW=1×10-12,則純水pH=6,pH=4的H2SO4溶液中c(H+)=10-4 mol/L,pH=9的NaOH溶液中c(OH-)=$\frac{1{0}^{-12}}{1{0}^{-9}}$mol/L=10-3 mol/L,混合并保持恒溫,混合溶液的pH=7>6,溶液呈堿性,則混合溶液中c(OH-)=$\frac{1{0}^{-12}}{1{0}^{-7}}$mol/L=10-5 mol/L,設稀硫酸、NaOH溶液體積為xL、yL,
c(OH-)=$\frac{1{0}^{-3}y-1{0}^{-4}x}{x+y}$mol/L=10-5 mol/L,x:y=9:1,故C正確;
D.鹽酸平均分成2份,設每份都為1L,將pH=l的鹽酸加適量的水,pH升高了1,則體積是原鹽酸體積的10倍,說明所加的水的體積是原溶液的9倍,即水的體積為9L;另一份加入與該鹽酸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適量NaOH溶液后,pH也升高了1,反應后酸過量,可設堿液體積x,依題意可列出下列等式:10-1mol/L×1L-10-1mol/L×xL=10-2mol/L×(1+x)L,解之得x=$\frac{9}{11}$L,則加入的水與NaOH溶液的體積比為9:$\frac{9}{11}$=11:1,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pH的計算,綜合性強,涉及溶液的稀釋和酸堿中和后混合液的pH計算,具有一定的難度,解題的關鍵是概念清楚,公式準確,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根據題目的要求,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己二酸  是一種工業(yè)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有機二元酸,在化工生產、有機合成工業(yè)、醫(yī)藥、潤滑劑制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能夠發(fā)生成鹽反應、酯化反應等,并能與二元醇縮聚成高分子聚合物等,己二酸產量居所有二元羧酸中的第二位.實驗室合成己二酸的反應原理和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
 
可能用到的有關數據如下:
物質密度(20℃) 熔點 沸點溶解性相對分子質量
環(huán)己醇 0.962g/cm3 25.9℃ 160.8℃20℃時水中溶解度3.6g,可混溶于乙醇、苯100
己二酸 1.36g/cm3 152℃ 337.5℃ 在水中的溶解度:15℃時1.44g,25℃時2.3g,易溶于乙醇,不溶于苯146
實驗步驟如下;
Ⅰ、在三口燒瓶中加入16mL 50%的硝酸(密度為1.31g/cm3),再加入1~2粒沸石,滴液漏斗中盛放有5.4mL環(huán)己醇.
Ⅱ、水浴加熱三口燒瓶至50℃左右,移去水浴,緩慢滴加5~6滴環(huán)己醇,搖動三口燒瓶,觀察到有紅棕色氣體放出時再慢慢滴加剩下的環(huán)己醇,維持反應溫度在60℃~65℃之間.
Ⅲ、當環(huán)己醇全部加入后,將混合物用80℃~90℃水浴加熱約10min(注意控制溫度),直至無紅棕色氣體生成為止.
IV、趁熱將反應液倒入燒杯中,放入冰水浴中冷卻,析出晶體后過濾、洗滌得粗產品.V、粗產品經提純后稱重為5.7g.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滴液漏斗的細支管a的作用是平衡滴液漏斗與三口燒瓶內的壓強,使環(huán)己醇能夠順利流下,儀器b的名稱為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
(2)已知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時發(fā)生的相關反應方程式為:
2NO2+2NaOH═NaNO2+NaNO3+H2O    NO+NO2+2NaOH═2NaNO2+H2O;如果改用純堿溶液吸收尾氣時也能發(fā)生類似反應,則相關反應方程式為:2NO2+Na2CO3=NaNO2+NaNO3+CO2、NO+NO2+Na2CO3=2NaNO2+CO2
(3)向三口燒瓶中滴加環(huán)己醇時,要控制好環(huán)己醇的滴入速率,防止反應過于劇烈導致溫度迅速上升,否則.可能造成較嚴重的后果,試列舉一條可能產生的后果:反應液暴沸沖出冷凝管;放熱過多可能引起爆炸;產生的NO2氣體來不及被堿液吸收而外逸到空氣中.
(4)為了除去可能的雜質和減少產品損失,可分別用冰水和苯洗滌晶體.
(5)粗產品可用重結晶法提純(填實驗操作名稱).本實驗所得到的己二酸產率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工業(yè)廢水中含有CN-和Cr2O72-等離子,需經污水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污水處理廠擬用下列流程進行處理,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②中,CN-被ClO-氧化為CNO-的離子方程式為:CN-+ClO-═CNO-+Cl-
(2)步驟③的反應為S2O32-+Cr2O72-+H+-→SO42-+Cr3++H2O(未配平),則每消耗0.4mol Cr2O72-轉移2.4mol e-
(3)含Cr3+廢水可以加入熟石灰進一步處理,目的是調節(jié)廢水pH,使其轉化成Cr(OH)3沉淀除去.
(4)在25℃下,將a mol•L-1的NaCN溶液與0.01mol•L-1的鹽酸等體積混合,反應后測得溶液pH=7,則a>0.01(填“>”、“<”或“=”);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HCN的電離常數Ka=(100a-1)×10-7 mol•L-1
(5)取工業(yè)廢水水樣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觀察到有藍色沉淀生成,繼續(xù)加至不再產生藍色沉淀為止,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2S溶液,藍色沉淀轉化成黑色沉淀.該過程中反應的離子方程是:Cu2++2OH-═Cu(OH)2↓,Cu(OH)2(s)+S2-(aq)═CuS(s)+2OH-(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亞硝酸鈉是重要的防腐劑.某化學興趣小組以碳和濃硝酸為起始原料,設計如下裝置利用一氧化氮與過氧化鈉反應制備亞硝酸鈉.(夾持裝置和A中加熱裝置已略,氣密性已檢驗),
查閱資料:
①HNO2為弱酸,室溫下存在反應3HNO2=HNO3+2NO↑+H2O;
②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將MnO4-還原為Mn2+
③NO不與堿反應,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為硝酸

實驗操作:①關閉彈簧夾,打開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濃硝酸,加熱;
②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
③從C中取少量固體,檢驗是否是亞硝酸鈉.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為分液漏斗;D裝置的作用是除去未反應的NO,防止污染空氣.
(2)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C中反應生成NaNO2的化學方程式是2NO+Na2O2=2NaNO2
(3)檢驗C中產物有亞硝酸鈉的正確操作是b
a.取少量生成物溶于水充分振蕩,滴加酚酞試液,若溶液變紅,則含有NaNO2
b.取少量生成物溶于稀硫酸,若產生無色氣體并在液體上方變?yōu)榧t棕色,則含有NaNO2
(4)經檢驗C產物中亞硝酸鈉含量較少.
①甲同學認為C中產物不僅有亞硝酸鈉,還可能有其它固體物質.為排除干擾,甲在B、C裝置間增加裝置E,E中盛放的試劑應是堿石灰(寫名稱).
②乙同學認為除上述干擾因素外,還會有空氣參與反應導致產品不純,所以在實驗操作①前應增加一步操作,該操作是打開彈簧夾,通入N2一段時間.
(5)NaNO2有毒,國家規(guī)定肉制品中NaNO2含量不能超過30mg/kg.從1000g隔夜熟肉中提取NaNO3與NaNO2后,配成溶液,再用0.00500mol/L的高錳酸鉀(酸性)溶液滴定,消耗高錳酸鉀溶液16.00mL,由此計算隔夜熟肉中NaNO2的含量是13.8mg/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氯酸鎂常用作催熟劑、除草劑等,實驗室制備Mg(ClO32•6H2O的流程如圖1

已知:
①鹵塊主要成分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雜質.
②四種化合物的溶解度(S)隨溫度(T)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
(1)過濾所需要的主要玻璃儀器有漏斗、玻璃棒、燒杯.
(2)加MgO后過濾所得濾渣的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Fe(OH)3
(3)加入NaClO3飽和溶液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再進一步制取Mg(ClO32•6H2O的實驗步驟依次為:①蒸發(fā)結晶;②趁熱過濾;洗滌;③將濾液冷卻結晶;④過濾、洗滌.
(4)產品中Mg(ClO32•6H2O含量的測定:(已知Mg(ClO32•6H2O的摩爾質量為299g/mol)
步驟1:準確稱量3.50g產品配成100mL溶液.
步驟2:取10.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10.00mL稀硫酸和20.00mL 1.000mol•L-1的FeSO4溶液,微熱.
步驟3:冷卻至室溫,用0.100mol/L K2Cr2O7溶液滴定剩余的Fe2+至終點.反應的方程式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步驟4:將步驟2、3重復兩次,平均消耗K2Cr2O7溶液15.00mL.
①寫出步驟2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lO3-+6Fe2++6H+=6Fe3++Cl-+3H2O;
②產品中Mg(ClO32•6H2O的質量分數為78.3%.(保留到小數點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維生素C的結構簡式是,分子式為C6H8O6;其中的-OH叫羥基(填官能團名稱).在維生素C溶液中滴入少量藍色的含有淀粉的碘水,可觀察到的現象是藍色褪去,說明維生素C有還原性(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有關糖類物質概念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糖類是具有甜味的物質
B.糖類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素
C.葡萄糖是一種多羥基醛,不具有還原性
D.糖類是具有Cn(H2O)m通式的物質,糖也稱為碳水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是一個化學過程的示意圖.請根據該示意圖完成下列題目:
(1)請問:甲池是原電池裝置,乙池是電解池裝置.
(2)在甲池中:通入C2H4的電極名稱是負極,通入O2的電極的電極反應式是O2+2H2O+4e-=4OH-.甲池中發(fā)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4+2O2+4KOH=2K2CO3+2H2O.
(3)在乙池中:B(石墨)電極的名稱是陽極,A(Fe)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Ag++e-=Ag.
(4)乙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AgNO3+2H2O $\frac{\underline{\;通電\;}}{\;}$4Ag+O2↑+4HNO3
(5)當乙池中A(Fe)極的質量增加5.40g時,甲池中理論上消耗O2280mL(標準狀況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工業(yè)上,向500℃~600℃的鐵屑中通入氯氣生產無水氯化鐵(已知熾熱鐵屑與氯化氫生成氯化亞鐵).現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模擬上述過程進行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盛裝濃鹽酸的儀器名稱為分液漏斗,進行實驗時,應先點燃A(選填A或C)處酒精燈.
(2)制取無水氯化鐵的實驗中,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裝置B中加入的試劑是濃硫酸.
(3)制取的無水氯化鐵中混有少量氯化亞鐵,其原因是Fe+2HCl=FeCl2+H2(化學方程式表示).為除去氯氣中混有的少量HCl,可以在裝置A、B間加入裝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
(4)工業(yè)上常用石灰乳吸收制氯氣的尾氣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填化學式).長期露置于空氣中的漂白粉,加稀鹽酸后產生的氣體是③(填數字代號).
①O2         ②Cl2          ③CO2          ④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