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我國古代青銅器工藝精湛,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但出土的青銅器因受到環(huán)境腐蝕,欲對其進行修復和防護具有重要意義.
(1)原子序數(shù)為29的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2)某青銅器中Sn、Pb的質量分別為119g、20.7g,則該青銅器中Sn和Pb原子數(shù)目之比為10:1.
(3)研究發(fā)現(xiàn),腐蝕嚴重的青銅器表面大都存在CuCl.關于CuCl在青銅器腐蝕過程中的催化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B.
A.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  B.增大了反應的速率
C.降低了反應的焓變    D.增大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4)采用“局部封閉法”可以防止青銅器進一步被腐蝕.如將糊狀Ag2O涂在被腐蝕部位,Ag2O與有害組分CuCl發(fā)生復分解反應,該化學方程式為Ag2O+2CuCl=2AgCl+Cu2O.
(5)如圖為青銅器在潮濕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電化學腐蝕的示意圖.
①腐蝕過程中,負極是c(填圖中字母“a”或“b”或“c”;
②環(huán)境中的Cl-擴散到孔口,并與正極反應產物和負極反應產物作用生成多孔銅銹Cu2(OH)3Cl,其離子方程式為2Cu2++3OH-+Cl-=Cu2(OH)3Cl↓;
③若生成4.29gCu2(OH)3Cl,則理論上耗氧體積為0.448L(標準狀況).

分析 (1)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與其周期數(shù)相等,Cu原子核外有4個電子層;
(2)Sn、Pb的物質的量之比=$\frac{119g}{119g/mol}$:$\frac{20.7g}{207g/mol}$=1mol:0.1mol=10:1,根據(jù)N=nNA知,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其個數(shù)之比;
(3)A.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
B.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活化分子之間的碰撞機會;
C.催化劑改變反應路徑,但焓變不變;
D.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
(4)Ag2O與有害組分CuCl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則二者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的兩種化合物;
(5)①根據(jù)圖知,氧氣得電子生成氫氧根離子、Cu失電子生成銅離子,發(fā)生吸氧腐蝕,則Cu作負極;
②Cl-擴散到孔口,并與正極反應產物和負極反應產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狀銹Cu2(OH)3Cl,負極上生成銅離子、正極上生成氫氧根離子,所以該離子反應為氯離子、銅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Cu2(OH)3Cl沉淀;
③n[Cu2(OH)3Cl]=$\frac{4.29g}{214.5g/mol}$=0.02mol,根據(jù)轉移電子計算氧氣物質的量,再根據(jù)V=nVm計算體積.

解答 解:(1)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與其周期數(shù)相等,Cu原子核外有4個電子層,所以Cu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故答案為:四;
(2)Sn、Pb的物質的量之比=$\frac{119g}{119g/mol}$:$\frac{20.7g}{207g/mol}$=1mol:0.1mol=10:1,根據(jù)N=nNA知,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其個數(shù)之比,所以Sn、Pb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10:1,故答案為:10:1;
(3)A.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故A正確;
B.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活化分子之間的碰撞機會,所以反應速率增大,故B正確;
C.催化劑改變反應路徑,但焓變不變,故C錯誤;
D.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與催化劑無關,故D錯誤;
故選AB;
(4)Ag2O與有害組分CuCl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則二者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的兩種化合物,反應方程式為Ag2O+2CuCl=2AgCl+Cu2O,
故答案為:Ag2O+2CuCl=2AgCl+Cu2O;
(5)①根據(jù)圖知,氧氣得電子生成氫氧根離子、Cu失電子生成銅離子,發(fā)生吸氧腐蝕,則Cu作負極,即c是負極,故答案為:c;
②Cl-擴散到孔口,并與正極反應產物和負極反應產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狀銹Cu2(OH)3Cl,負極上生成銅離子、正極上生成氫氧根離子,所以該離子反應為氯離子、銅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Cu2(OH)3Cl沉淀,離子方程式為2Cu2++3OH-+Cl-=Cu2(OH)3Cl↓,故答案為:2Cu2++3OH-+Cl-=Cu2(OH)3Cl↓;
③n[Cu2(OH)3Cl]]=$\frac{4.29g}{214.5g/mol}$=0.02mol,根據(jù)轉移電子得n(O2)=$\frac{0.02mol×2×2}{4}$=0.02mol,V(O2)=0.02mol×22.4L/mol=0.448L,故答案為:0.448.

點評 本題考查較綜合,側重考查學生自身綜合應用及計算能力,涉及氧化還原反應計算、離子方程式及復分解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原電池原理、催化劑的作用等知識點,利用原電池原理、物質性質及轉移電子守恒進行解答,易錯點是(3)題,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由分子組成的物質中不一定存在共價鍵
B.金剛石、石墨、足球烯均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性質都相似
C.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晶體一定是分子晶體
D.僅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物質不可能含有離子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實驗中,利用了鹽酸的氧化性的是(  )
A.用鹽酸除去銅粉中混有的鐵粉
B.用濃鹽酸和MnO2制氯氣
C.用鹽酸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D.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單質Z是一種帶有金屬光澤的灰黑色固體,可由其氧化物X經(jīng)三步反應制取,X和鎂條在加熱條件下生成兩種原子個數(shù)比分別為1:1和1:2的化合物A和B,B和鹽酸反應生成Z的氫化物Y,再加熱分解Y制得Z,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單質Z的一種工業(yè)用途半導體材料、電腦芯片、太陽能電池板等;
(2)由X制備B的化學方程式為SiO2+4Mg$\frac{\underline{\;\;△\;\;}}{\;}$2MgO+Mg2Si.
(3)由B生成Y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Mg2Si+4HCl=2MgCl2+SiH4↑,Y分子的結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11.2L的水中含有0.5NA個水分子
B.含有1molHCl的鹽酸中離子總數(shù)為NA
C.1molO2和H2的混合氣體中含有NA個分子
D.1mol大米中含有NA個大米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根據(jù)廣東汕頭金山中學高三期末卷改編】有機物G是一種醫(yī)藥中間體,可通過如圖所示路線合成.A是石油化工的重要產品且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H的分子式是C7H8

已知:,請回答以下問題:
(1)A具有官能團的名稱是碳碳雙鍵.
(2)H→I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3)C→D的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I→J的反應類型是氧化反應.
(4)兩分子E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生成環(huán)狀酯的結構簡式為
(5)滿足以下條件的F的同分異構體(含F(xiàn))共有12(填數(shù)字)種.
①能與氯化鐵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②分子中有結構
③苯環(huán)上有兩個取代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某羧酸酯的分子式為C14H26O4,1mol該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乙二酸和2mol某一元醇,則該一元醇的結構可能有(不考慮立體異構)( 。
A.15種B.16種C.17種D.18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Si有良好的半導體性能,可用于制備光導纖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先有沉淀,后沉淀消失
C.2-氯甲苯的結構簡式:
D.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過量的鹽酸,產生無色氣體,說明Na2O2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于化學鍵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構成單質的分子中一定含有共價鍵
B.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離子化合物
C.非極性鍵只存在單質分子里
D.不同元素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學鍵一定是極性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