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寧波市高一下學期學考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埋在地下的輸油鑄鐵管道,在下列各種情況下,被腐蝕速率最慢的是
A.在含鐵較多的酸性土壤中
B.在潮濕疏松透氣的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氣的土壤中
D.在含碳粒較多,潮濕透氣的中性土壤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寧波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圖所示的裝置中,燒瓶中充滿干燥氣體a,將滴管中的液體b擠入燒瓶內,輕輕振蕩燒
瓶,然后打開彈簧夾f,燒杯中的液體b呈噴泉狀噴出,最終幾乎充滿燒瓶。則a和b分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寧波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氮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硝酸應保存在棕色試劑瓶里
B.銨態(tài)氮肥不宜與堿性肥料混合施用
C.常溫下鐵、鋁不與濃硝酸反應
D.NO可用排水法收集,NO2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寧波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自然界中氮循環(huán)(如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業(yè)合成氨屬于人工固氮
C.含氮無機物和含氮有機物可相互轉化
D.碳、氫、氧三種元素也參與了氮循環(hu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符合圖1、圖2的反應是( )
A.X+3Y2Z ΔH>0
B.X+3Y2Z ΔH<0
C.X+2Y3Z ΔH<0
D.5X+3Y4Z Δ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重慶市高三三診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印尼火山噴發(fā)不僅帶來壯觀的美景,還給附近的居民帶來物質財富,有許多居民冒著生命危險在底部的火山口收集純硫磺塊來賺取豐厚收入。硫磺可用于生產化工原料硫酸。某工廠用下圖所示的工藝流程生產硫酸: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充分利用反應放出的熱量,接觸室中應安裝______________(填設備名稱)。吸收塔中填充有許多瓷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使硫磺充分燃燒,經流量計1通入燃燒室的氧氣過量50%,為提高SO2轉化率,經流量計2的氧氣量為接觸室中二氧化硫完全氧化時理論需氧量的2.5倍,則生產過程中流經流量計1和流量計2的空氣體積比應為________。假設接觸室中SO2的轉化率為95%,b管排出的尾氣中二氧化硫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__(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按0.2計),該尾氣的處理方法是________。
(3)與以硫鐵礦為原料的生產工藝相比,該工藝的特點是________(可多選)。
A.耗氧量減少 B.二氧化硫的轉化率提高
C.產生的廢渣減少 D.不需要使用催化劑
(4)硫酸的用途非常廣,可應用于下列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橡膠的硫化 B.表面活性劑“烷基苯磺酸鈉”的合成
C.鉛蓄電池的生產 D.過磷酸鈣的制備
(5)礦物燃料的燃燒是產生大氣中SO2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燃煤中加入適量的石灰石,可有效減少煤燃燒時SO2的排放,請寫出此脫硫過程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高三考前熱身(五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一種高效低毒的農藥“殺滅菊酯”的合成路線如下:
合成1:
合成2:
合成3:
(1)中的官能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稱)。
(2)C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合成3中的有機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_。
(3)在合成2中,第一步和第二步的順序不能顛倒,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寫出滿足下列條件的D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
①含有2個苯環(huán) ②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 ③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5)已知:
有機物E()是合成一種抗旱產藥的重要中間體。根據已有知識并結合相關信息,寫出以CH3Br和為有機原料(無機試劑和反應條件任選)合成E的路線流程圖。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