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質中,屬于電解質且能夠導電的是()

    A.             Cu絲               B. 熔融的NaOH      C. NaCl溶液 D. 液態(tài)氯化氫


考點:  電解質與非電解質;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

分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是電解質,能導電的物質中含有自由電子或離子,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銅絲能導電,但銅絲是單質不是化合物,所以銅絲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故A錯誤;

B、熔融的氫氧化鈉中含有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能導電,氫氧化鈉是能導電的電解質,故B正確;

C、氯化鈉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所以能導電,但氯化鈉溶液是混合物,所以不是電解質,故C錯誤;

D、液態(tài)氯化氫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導電,是電解質,但液態(tài)氯化氫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不能導電,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判斷,難度不大,注意無論電解質還是非電解質都首先必須是化合物,導電實質是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pH的測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pH試紙在使用之前應用蒸餾水潤濕

 

B.

用廣泛pH試紙測得某鹽酸的pH=2.3

 

C.

利用酸堿指示劑可以測溶液的pH

 

D.

pH計是精確測定溶液pH的儀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X、Y、Z、W是短周期元素,原Y、Z、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4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X與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單質既能與鹽酸反應也能與NaOH溶液反應,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X<Z <W

   B.Y的陽離子半徑比W的陰離子半徑小

   C.X、Z、W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的強弱順序為Z<X<W

   D.室溫下,含Y元素的鹽形成的水溶液其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32gO2占有的體積約為22.4L

    B. a L甲烷和乙烷混合氣體中的分子數(shù)約為×6.02×1023

    C. 在標準狀況下,22.4L水的質量約為18g

    D. 22g二氧化碳與標準狀況下的11.2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氫氣還原氧化銅:CuO+H2Cu+H2O,在該反應中()

    A.                                 Cu做還原劑  B. H2做氧化劑

    C.                                 銅元素的化合價降低  D. 銅元素化合價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能正確表示下列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是()

    A. 氫氧化鋇溶液與鹽酸的反應     2OH+2H+=2H2O

    B. 澄清的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  Ca(OH)2+2H+=Ca2++2H2O

    C. 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  Cu+Ag+=Cu2++Ag

    D. 碳酸鈣溶于稀鹽酸中   CaCO3+2H+=Ca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離子,在強堿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Cu2+、Ba2+、Cl、SO42 B. Na+、Ba2+、Cl、NO3

    C.                                 Mg2+、K+、Cl、NO3   D. Na+、K+、NO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標準狀況下,若VL甲烷中含有的氫原子個數(shù)為n,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可表示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條件下,PbO2與Cr3+反應,產(chǎn)物是Cr2O72和Pb2+,則生成1molCr2O72 所需PbO2的物質的量為()

    A.             3.0mol              B. 1.5mol          C. 1.0mol   D. 0.7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