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NA 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  )
A.17g 氨氣含有的原子總數(shù)為NA
B.2.4 g 金屬鎂與氧氣完全反應時失去電子總數(shù)為NA
C.常溫常壓下,6.4 g 二氧化硫氣體所含的氧原子數(shù)為0.2 NA
D.常溫常壓下,11.2 L 氯氣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 NA

分析 A.氨氣分子含有4個原子,1mol氨氣含有4mol原子;
B.鎂為2價金屬,1mol鎂變成鎂離子失去2mol電子;
C.根據(jù)n=$\frac{m}{M}$計算出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再根據(jù)二氧化硫的分子組成計算出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目;
D.常溫常壓下,不能使用標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計算氯氣的物質的量.

解答 解:A.17g氨氣的物質的量為1mol,含有4mol原子,含有的原子總數(shù)為4NA,故A錯誤;
B.2.4g鎂的物質的量為0.1mol,0.1mol鎂變成鎂離子失去0.2mol電子,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0.2NA,故B錯誤;
C.6.4g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為0.1mol,含有0.2mol氧原子,所含的氧原子數(shù)為0.2NA,故C正確;
D.不是標準狀況下,題中條件無法計算11.2L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和判斷,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明確標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的使用條件,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是高考的“熱點”,它既考查了學生對物質的量、粒子數(shù)、質量、體積等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關系的理解,又可以涵蓋多角度的化學知識內(nèi)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在學習了物質及其變化之后,某學習小組認為化學反應反應中的先后順序很重要.他們歸納了下面一些情況,你認為正確的是(  )
A.向濃度為0.1 mol/L 的FeI2溶液中通入Cl2,F(xiàn)e2+先反應
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OH溶液,NH4+先反應
C.向濃度均為0.1 mol/L的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通入CO2氣體,NaOH先反應
D.向等濃度的FeCl3溶液加入質量相等且顆粒大小相同的鐵和銅,銅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2014年10月8日,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三位超高分辨率熒光顯微鏡的貢獻者,這是迄今人類玻璃顯微鏡的最高成就,玻璃屬于( 。
A.純凈物B.混合物C.單質D.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0.1mol鐵在氯氣中完全反應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0.2NA
B.常溫常壓下,1L 0.1mol•L-1氯化鋁溶液中含有0.3 NA個Cl-
C.標準狀況下,22.4L氨水中含有NA個NH3分子
D.常溫常壓下,24g鎂條投入足量稀硫酸中生成22.4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硫酸鎂溶液跟氫氧化鋇溶液反應:SO42-+Ba2+═BaSO4
B.NaHCO3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OH-+HCO3-═CO32-+H2O
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4OH-═AlO2-+2H2O
D.FeCl2溶液跟Cl2反應:2Fe2++Cl2═2Fe3++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學習小組為證明并觀察銅與稀HNO3反應的產(chǎn)物是NO,設計了如圖所示的
實驗裝置.
請你根據(jù)他們的思路,選擇下列藥品完成實驗,填寫實驗步驟并回答相關問題.供選擇的藥品:銅絲、稀硝酸、燒堿溶液、鐵粉、CaCO3顆粒.
(一)實驗步驟
(1)實驗開始時,必須進行的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固體藥品CaCO3顆粒,然后倒入過量的稀硝酸,并迅速塞緊帶銅絲和導管的橡皮塞,其目的是排出試管中的空氣,防止與NO反應;
(3)反應一段時間后,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團置于導管口;
(4)將銅絲向下移動插入試管液體中,使之與稀硝酸反應,化學方程式為3Cu+8HNO3(。=3Cu(NO32+2NO↑+4H2O;
(5)將注射器插入橡膠塞向試管內(nèi)推入空氣,現(xiàn)象是氣體由無色變紅棕色.
(二)問題探究
分別將等質量的銅片與等體積過量的濃、稀硝酸反應,所得溶液前者呈綠色,后者呈藍色.某同學認為可能是Cu2+濃度的差異引起的,你認為是否正確?不正確(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等質量的銅與等體積的濃、稀硝酸反應后,所得溶液中Cu2+的濃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常溫下,下列試劑的保存方法不正確的是( 。
A.氫氟酸保存于棕色玻璃瓶中B.新制的氯水保存于棕色玻璃瓶中
C.實驗室少量的鈉保存于煤油中D.濃硝酸運輸時保存在鋁制容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按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鈉跟水反應的實驗,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打開右端膠塞,將一小塊金屬鈉加入到煤油中,反應前片刻,鈉的位置應在a處
B.開始反應后,能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鈉在b處液面以下的水中反應
C.反應一段時間后,左端液面上升,進入長頸漏斗,a處有無色氣體產(chǎn)生
D.若用苯或酒精來代替煤油,可觀察到相同的實驗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實驗目的操作
A比較水和乙醇中羥基氫的活潑性強弱用金屬鈉分別與水和乙醇反應
B欲證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雙鍵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紅色是否褪去
C確定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與NaOH溶液共熱,再往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觀察是否有淺黃色沉淀生成
D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向混合液中加入濃溴水,充分反應后,過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